请选择 目标期刊

输电工程斜向螺旋锚基础费用计列研究 下载:53 浏览:354

张弘扬 张灿 屠庆波 靳书栋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斜向螺旋锚基础施工技术作为输电线路工程中的一项新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升输电工程建设的效率,但目前对其费用计列还缺乏相应计列标准。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类推法两种方法,对样本工程斜向螺旋锚基础工程施工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单价信息进行收集测算,形成定额形式的施工费用基价,进而完成全费用价格的取定,再通过与样本工程合同费用的对比,合理确定输电工程斜向螺旋锚基础费用计列标准,应用该费用标准分析斜向螺旋锚基础与传统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造价水平差异。

基于DGA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下载:93 浏览:512

杨志越1 牛华宁2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首先介绍变压器的故障种类和监测方法,提出基于DGA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方法,阐述该方法原理及主要的监测和诊断方法,系统组成,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变压器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基于线路保护反时限特性的含光伏发电系统风险备用优化模型 下载:24 浏览:303

杨延勇1 许强1 李竹2 候承昊1 杨秀菊1 余碧凯2 雷霞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光伏并网后容易引起系统的不安全运行,传统的备用配置方法经济性较差的情况,为保证系统在弃光最小化情况下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经济性,引入失负荷及弃光风险指标,建立了光伏并网后不同场景下的备用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发电成本和备用成本为目标函数,功率平衡、机组特性及可中断负荷等为约束条件,利用线路保护反时限特性将线路潮流约束转化为对应时间尺度的热稳定极限值,综合求解含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场景下,线路保护反时限特性所对应的不同响应速度备用优化调度模型。含光伏系统的IEEE 6机30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方法的有效性。

智能电网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 下载:16 浏览:137

陈志勇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基于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智能电网大数据的特征,分析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大数据处理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新一代电缆防外破施工的监控告警系统 下载:15 浏览:154

刘贤伟 单晓禹 于海洋 张锐 李翔宇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设计一种电缆防外破施工告警系统。该系统包含防外破监控及隐患告警两个方面,能对进入监控区域的车辆及行人进行识别,通过广播形式对后台系统发出信息。

一种地下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定位装置设计 下载:14 浏览:162

陈本学1 王晓梅2 马文华2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设计的装置是基于局放技术和网联网技术的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定位装置,采用多点局放、热成像监测的基础手段结合强大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对不同的隐患性质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可准确迅速地确定故障点的精确位置,并确定故障严重程度,为迅速处理故障,从而尽快恢复送电。

计及网损的快速经济调度方法 下载:21 浏览:238

李本新1 韩学山1 蒋哲2 李文博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若网损近似为常数,对机组费用曲线满足凸特性的经济调度可解析求解,而网损实际是随机组功率变动而变动的,使这一解析求解的方法不能直接使用。对此,借助网损与机组功率间存在的线性凸特性的规律,依据潮流方程,提出网损随机组功率变动的快速经济调度算法,该算法将网损变动的经济调度问题转化成网损不变经济调度可解析的序列组合,使其在单调有限次代数计算后获得经济调度最优解。

悬臂现浇梁0号段施工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69 浏览:398

孙中华1 李彩红2 孙冬梅3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从梁体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定位、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大跨度梁施工线形控制、预应力智能张拉及压浆等方面分析悬臂梁0号段的施工缺陷,制订防止缺陷的措施,解决了钢筋绑扎过程中间距偏差大,预应力定位不准确,梁体线形控制不到位不及时,混凝土浇筑不到位振捣不密实等问题,保证了大跨度桥跨结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消除了后期运营中的安全隐患。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含直流落点系统风电与负荷协调恢复优化 下载:76 浏览:497

蔺呈倩1 王洪涛1 赵瑾1 杨冬2 陈彬3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在高风电占比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大停电后快速恢复负荷需要风电与常规电源、直流输电系统共同支撑,但风电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其在恢复中应用。考虑风电与负荷的不确定性,引入风电场出力和负荷恢复量的模糊模型,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风电与负荷协调恢复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在控制频率与备用风险水平基础上,优化风电与负荷接入效益。采用模糊机会约束的清晰等价类方法,将模糊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保证了求解效率,满足在线快速决策的要求。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平衡风电、负荷与常规电源在多阶段恢复过程中的效益与安全,对风电接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基于ADPSS电磁暂态模型库的三相潮流建模与计算方法 下载:88 浏览:492

徐树文1 李亚楼1 李文臣1 徐得超1 齐大勇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实现ADPSS电磁暂态仿真的平稳启动,开展了基于电磁暂态模型库的三相潮流建模和计算方法研究,并在ADPSS中开发了三相潮流计算程序。文中首先把大量电磁暂态模型进行分类建模,研究变压器接法对系统相角的影响,建立兼容多种接法的变压器模型;然后研究了各种三相潮流算法,从前景和实用性考虑选用牛顿法,并设置3类特殊节点满足不对称计算要求;最后,通过前2个算例验证了新程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后两个算例则演示了利用新潮流结果为电磁暂态仿真提供初值的易用性。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与多元化负荷条件下配电网接入标准适应性研究 下载:43 浏览:283

白桦1 吴奎华2 孙充勃3 孔王莺1 邱益林1 《电气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配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逐渐丰富。为顺应能源改革需求,以实现风电、光伏和燃料电池等分布式电源高比例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微电网和电能替代技术对应的多元化负荷接入为目标,通过比较国内外配电网发展现状,横向对比接入规划、设计以及评估环节的国内外标准,基于当前国内政策导向,结合国外分布式电源接入现状,研判新型发用电设施的发展趋势,分析得出现行标准应对的适应性,并提出适应于常规用电负荷与新型发用电设施的标准化工作建议。

基于改进模板匹配与深度稀疏编码网络的文档编号自动识别 下载:76 浏览:490

段磊1 刘涛1 李伟鹏1 张宁1 咸日常2 邹国锋2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7期

摘要:
电力部门涉密文档编号组合方式复杂、书写形式多样,针对现有文档编号自动识别技术无法实现高精度识别的问题,综合分析电力部门涉密文档编号的构成要素,并提出融合改进特征匹配和深度学习的文档编号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扫描文档编号,针对机打文档编号,采用特征匹配算法实现识别;若编号为手写形式,则采用深度学习网络实现编号自动识别。实验数据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电力部门涉密文档编号的自动识别,有效改善编号识别准确度。

基于灵活性提升的电力系统储能装置定容方法 下载:55 浏览:493

孙伟卿1 李臻1 谈一鸣1 吕风磊2 邱文平3 李宏仲4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6期

摘要:
为更好地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针对系统应对短时不确定性的响应能力,定义电力系统灵活性及其评估指标,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分析电源侧的不确定性,定义电力系统灵活性,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定义电源灵活性评估指标。从选址和定容的角度,阐述储能配置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电源灵活性评价,综合考虑系统灵活性需求和新建储能成本,建立储能配置模型并求解。以IEEE-118节点测试系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用于多表合一的通信接口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下载:71 浏览:417

杜艳 王者龙 李琮琮 张志 朱红霞 《电气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研制了一种将不同规约、不同通信接口的表计数据转换成DL/T 645—2007规约的通信接口转换器,主要用于电、水、气和热多表集抄系统。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给出详细方案,硬件设计包含电源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接口、光电耦合和微功率无线等;软件设计充分考虑上行通信、参数及历史冻结数据处理和下行通信三个模块的数据流程处理过程。

基于时间衰减因子熵权法的电力用户信用评估 下载:77 浏览:441

张国庆1 桂纲2 张海静2 杨东亮2 张磊2 《电气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信用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带来的一系列用电风险,各电力公司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对电力用户的信用评估。通常电力用户信用评估过程的主要依赖于评估人员主观决策,从而导致信用评估缺乏客观性。通过对电力用户信用评估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的深度分析,结合不同用户在关键指标上表现差距大的特性,采用一种依赖于指标数据本身的客观评价法,即基于时间衰减因子的熵权法。经过实例分析,该方法确定的随时间影响而变化的指标权重信用评估过程与电力用户的实际状况更相符。

探究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 下载:43 浏览:425

李尊磊 梁桐源 《中国设备》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用电量需求方面也日益增长。如果想要满足用户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且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则要通过建立变电站来满足电能的传送,以此才能确保用户用电的安全与稳定。目前,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是确保电力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对于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工作来说,要准确的了解与分析变电站变电运行中的各类故障,同时也要对设备进行更加科学的维护。

基于库存理论考虑局部不确定性的互联微电网分布式鲁棒调度 下载:81 浏览:481

魏大钧1 孙树敏1 程艳1 管荑2 郝然3 艾芊3 《电力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为实现广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高度自治性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用于互联微电网(interconnected microgrids,IMG)的分布式鲁棒经济调度(distributed robust economic dispatch, DRED)。首先,应用多智能体理论搭建IMG的分层分布式调度框架;其次,为了解决分布式鲁棒优化问题,将原问题分解为多层问题,在上两层进行可行性测试和联络线功率优化。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库存理论对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最后,以一个实际的IMG系统为例,通过对分散和集中式鲁棒方案的比较,验证了该策略的收敛性和可行性。该模型在计算复杂度上也优于传统的DRED模型,利用概率信息实现了某一置信水平下的最优调度。

考虑多种储能的微能源网多时间尺度协同调度 下载:84 浏览:503

卢芳1 王晓梅1 李勇钢1 殷爽睿2 艾芊2 刘祥波1 杨小婷1 《电力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应对含不同类型储能微能源网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在给出考虑储电、储热、储气设备参与的微能源网日前经济调度策略的基础上,以跟踪日前微能源网与外网交互功率及储能设备能量状态优化结果为主要目标,并尽可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微能源网多时间尺度协同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应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与负荷预测误差,在保证各储能设备日运行能量平衡的前提下,提出了可控元件的日内平滑出力策略,并提高了微能源网对风电、光伏的消纳能力。

考虑不确定性的区域能源互联网源-荷-储协调优化 下载:72 浏览:460

李文博1 李华东1 张鹏飞2 赵光锋3 王皓4 艾芊4 《电力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综合能源利用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考虑区域内发电、储能、需求侧多种调度响应资源,采用多场景随机规划方法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源-荷-储两阶段协调优化模型。日前考虑电价制定,以总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确定第二天电价策略、需求侧响应情况及机组运行计划。日内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日前机组运行计划进行修正。算例证明所提出模型及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发电侧与需求侧的响应特性,有效实现区域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协调优化,保证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能源互联网两阶段协同调度 下载:73 浏览:486

殷红旭 刘春秀 赵金勇 耿洪彬 李仟成 《电力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为解决系统内风光可再生能源及冷热电负荷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运行困难,实现机组出力的精确化和平滑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两阶段区域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策略,将优化调度分为日前和日内两个阶段。在日前调度阶段,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系统经济调度机组组合模型;在日内优化阶段,采用自适应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基于各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前一阶段优化调度出力为参考,对未来有限时域内系统各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滚动修正,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