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天光背景下混浊大气中成像质量的分析方法 下载:57 浏览:447

郑鑫1,2 武鹏飞2 饶瑞中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调制传递函数(MTF)定量描述混浊介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它是混浊介质的固有光学特性,利用等效原理可以获得MTF从低频到高频的完整特征.在实际应用中,混浊介质中的图像质量不仅取决于介质的MTF,还与图像的背景辐射密切相关.本文从混浊大气中图像退化机理出发,理论分析了空间频域中天光背景下图像质量的退化过程.参考等效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天光背景的表观MTF,得到了表观MTF与介质MTF和天光背景的定量关系,从而得到了一种分析背景辐射下混浊介质中图像质量的有效便捷方法.针对图像质量优化方法,从空间频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评价原则.

基于推荐应用的盲参考自拍图像质量评价 下载:67 浏览:373

靳佳佳 李福翠 邵枫 《数据与科学》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除了对自拍图像的各种失真进行评价之外还加入了美学元素-布局的评价。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应用的盲参考自拍图像质量评价,结合多重特征将自拍图像分为质量优和质量差两类,并推荐质量差的图像重新拍摄。首先收集了1000张自拍图像,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66张自拍照构建数据库,然后分别针对图像的自然度、局部亮度、结构布局进行主观评价,接着采用多种特征训练质量分数的IL-NIQE评价自然度(清晰度)好坏、基于人脸检测评价局部亮度好坏、基于人脸定位评价结构布局好坏,再根据决策树决策机制得出自拍图像的整体质量。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接收器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提出的算法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AUC达90.83%,特异度达92.79%,灵敏度达86.12%。

基于功率谱的双目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下载:37 浏览:225

张艳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质量评价对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立体图像质量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针对立体图像的双目融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谱的质量评价方法,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评价立体图像的质量,且相对于PSNR方法测试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较高,均方根误差RMSE较小,证明本方法更接近于人眼感知。

生理盐水注射速率对颈部血管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506

徐宏亮1 励杨晟2 沈雯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生理盐水速率对头颈部血管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注射方案改变前后共4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注射方案改变前(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20例作为对照组,注射方案改变后(2019年6月至2019年7月)2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均经右肘正中静脉以5.0 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注药量为(扫描时间+4 s)×注射速率,随后两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50 mL,对照组速率为3.5 mL/s而观察组速率提高至5.0 mL/s。比较两组图像主动脉弓、两侧颈内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静脉(颈内动脉起始段层面)、两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基底动脉起始段及窦汇平均CT值,同时对AB两组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2,P <0.05)。对照组患者右侧锁骨下静脉残留对比剂所致伪影大,重建VR及MPR时右侧颈总动脉显示不清的图像较观察组多;观察组患者右侧锁骨下静脉残留对比剂所致伪影小,重建VR及MPR时图像显示清晰的图像较对照组多。结论提高生理盐水的速率能减少静脉硬束伪影,提高颈部血管CTA图像质量。

视频会议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76 浏览:2961

赵辉 《光电子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视频会议的功能逐渐丰富,各单位对视频会议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视频采集,视频传输,视频显示三个方面分析影响视频质量的因素。然后根据影响因素提出会议保障前、突发情况、发生事故后应当采取的措施。最后给出提高视频质量的意见建议。

基于自动化测试的摄像机图像质量评估与MTF测试技术研究 下载:73 浏览:863

马雷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摄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对画面品质的期待逐渐增高。图像优劣度的量度评估评价摄像机的表现至关重要,其中图像分辨率测试方法发挥核心作用,它是科学评价图像质量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围绕摄像机成像品质评价及调制传递函数测试技术,创造性提出了全面系列自动化测试系统。实验得到证实,该方法有效用于精准测量图像品质,准确计算调制传递函数值,为摄像机性能评估与优化提供了关键性参考依据。

无线可视化移动DR系统的实践应用及注意要点 下载:274 浏览:2771

吴文斌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1年4期

摘要:
无线移动DR作为最前沿的数据成像技术,以其优质的图像、方便操作、诊断高水平、超低的电离辐射、丰富的形态医学诊断水平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型医疗部门中。部分移动DR还具有语音对讲系统,被应用在骨、胸、腹等人体部位,在医院放射科影像设备中占据核心地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