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分析 下载:12 浏览:143

邓阳 《中国经济》 2019年1期

摘要: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也日趋显著。因而本文聚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通过构建划分收入群体的城镇居民跨期收入理论模型,讨论收入差距对二者的影响。同时运用2000-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递进回归的动态面板模型,分区域对财产性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消费水平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替代效应、转移投入能够促进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的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有效提升的相关建议。

中等收入群体的测算与现状研究——基于CHNS与CHIP数据 下载:35 浏览:396

吴鹏1 常远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区间范围在扩大,但整体规模小、比重低、稳定性较差,尚未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且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有加深的趋势。中等收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与职业分布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性,受教育水平城镇以大专以上为主,农村以初中为主;工作类型城镇以国有单位、个体和私营单位为主,农村以个体和私营单位为主;职业类型城镇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农村以技术运用和服务为主。扩大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于提升下中等收入群体,而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于提升上中等收入群体,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最终实现"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也需要居民个人不断提升自己获得高收入的能力。

泉州市城镇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预测方法研究 下载:34 浏览:339

贾香香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采用定额法、趋势分析法、年均增长率法、回归分析法等需水预测常用的方法,对泉州市城镇居民综合生活用水进行预测分析,经多种预测结果比较得出泉州市2030年城镇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量为8.62亿m3。其中定额法、回归分析法预测结果较好,趋势分析法和年均增长率法更常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预测。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推进,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的影响愈加多元化、横向化,建立多元回归预测分析模型来预测用水量是很好的选择,该研究可为其他城市预测规划水平年居民生活用水量提供借鉴。

收入、物价和利率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以我国17个省市地区的数据为例 下载:58 浏览:406

宁戌霞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9期

摘要:
文章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7个省市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收入在所有因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期消费对当期消费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存在较强的"棘轮效应";利率水平对居民消费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来说较小。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各地政府需进一步发展本地区经济,提升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同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新变化 下载:97 浏览:501

朱高林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发生根本性变化。虽然大多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仍以"粮食+鲜菜+动物性食品"为主,但部分省市已经进入"鲜菜+粮食+动物性食品"或"鲜菜+动物性食品+粮食"阶段,食品消费质量不断提高,食品消费社会化程度大大增强,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营养过剩问题严重,饮食习惯亟须改变,饮食安全问题突出。引导广大居民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加大政府食物营养制度化管理,尽快形成多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治理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基于ELES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下载:42 浏览:330

谭清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长江经济带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庞大,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较大。故本文根据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ELES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但是整体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并且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成为其居民消费新热点。

我国城镇居民健康资本的省际差异与空间效应 下载:46 浏览:404

郝枫 张圆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准确测度各省区人均健康资本并识别其空间关联,对把握我国健康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联合国创建的健康资本账户核算方法,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S)及官方劳动力人口统计数据,兼顾个体偏好微观视角与空间关联宏观角度,集中考察近年来我国各省区城镇居民健康资本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人均健康资本存量存在东高西低的省际差异,其增长速度缓慢且逐步降低;随着收入水平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资本的替代效应占据主导作用,且劳动者健康风险偏好与工资的关系随年龄变化,青年时期愿为获取高收入承担高健康风险,中老年时期则更注重控制与降低健康风险;健康资本在邻近地区存在较强的空间效应,其促进本地区收入增加,但对相邻地区收入有抑制效应。

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分析 下载:112 浏览:1808

张可心 《中国城镇》 2024年8期

摘要: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再度跨上两个万亿新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这是四川省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中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继续激发居民消费活力,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要促进居民的消费,就要合理规划消费结构。

城镇居民收入调查研究综述 下载:159 浏览:2751

贾宏博 弓天剑 董子剑 《中国城镇》 2024年3期

摘要:
近几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其消费能力的提高,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升国家消费能力的提升彰显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因此,利用合理的方法以及模型对其进行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载:326 浏览:2938

陈家家 《中国城镇》 2022年9期

摘要: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针对成都市1999-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数据,研讨其人均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通过文献整理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引起成都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变化的原因,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人均收入增长1%,消费就相应增长0.8497%。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影响因素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下载:367 浏览:2991

吴伟 《中国城镇》 2022年4期

摘要:
住房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以温州市1993-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影响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分别成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在消除自相关问题后,该结论依旧成立。

教育财政背景下的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49 浏览:3369

王淘玉 《中国城镇》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我国逐渐加入到强国队列,为了更快地赶上其他国家脚步,近几年我国开始注重软实力建设。人才队伍是打造强盛国家的核心,拥有更多的优质人才才能不断创新、实践,开辟更为创新性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快国家发展速度。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优质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制定教育强国的策略,以创造高水平教育环境为目标,提高教育整体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速度,国家提出了教育财政的政策,国家在教育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然而教育财政背景下也产生了一些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本文介绍教育财政的作用,随后详细阐述教育财政背景下的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0年全国各省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平均薪资的聚类研究 下载:152 浏览:1571

华光辉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2期

摘要:
本文通过不同的聚类方法对2020年全国各省市的GDP和城镇居民的薪资水平通过多个变量进行了聚类分析,分别采用了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动态聚类法,和无需指定类别数的亲和力传播聚类法,通过各种聚类方法进行比较,找到最合适的聚类方法,旨在通过聚类结果研究在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态势,希望通过此结果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有效的参考。在得到聚类结果之后,为了能够清晰地感知聚类结果的实际意义,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把多元变量降低至二维变量,以此方便数据显示。通过对城镇居民的平均薪资水平的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西藏地区的城镇居民平均薪资水平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第一类,与江苏、浙江和广东同属于一个类别,高于同为西部地区的四川和重庆。

认知、态度与行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研究 下载:199 浏览:1924

洛桑朋措 杨扬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摘要: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城镇居民作为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直接决定了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成效。透析数据,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较低;部分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事宜有着消极态度;城镇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参与度较低。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增强主人公意识、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