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肠杆菌异源合成甲羟戊酸的适配性优化 下载:72 浏览:484

杨李阳1 苗莉云1 弓强1 彭晓夏1 郭建全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对甲羟戊酸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进行适配性优化。[方法]将来源于粪肠球菌的甲羟戊酸合成途径基因mvaE和mvaS引入大肠杆菌中,构建大肠杆菌甲羟戊酸合成体系。继而通过比较不同的表达系统和不同的RBS序列探究甲羟戊酸合成的最佳条件。接下来,考虑到乙酰辅酶A是连接大肠杆菌细胞代谢途径和外源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桥梁,通过加强乙酰CoA的代谢通量来继续提高甲羟戊酸的产量。[结果]采用pTrc99A载体,8 000 au的RBS强度下,大肠杆菌甲羟戊酸合成体系的效率最高,产量达到20.5 mmol/L;通过加强乙酰CoA的代谢通量,甲羟戊酸的产量继续提高到26 mmol/L。[结论]获得一株高产甲羟戊酸的大肠杆菌菌株,该菌株可用于合成甲羟戊酸,也可作为一平台菌株用于其他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大肠杆菌UvrB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 下载:72 浏览:490

方佳炜1 张梦2 杨一鸣1 叶依杨1 王中山3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UvrB蛋白,优化其表达和纯化的条件,并初步研究其对抗紫外线伤害的功能。[方法]克隆大肠杆菌MG1655菌株UvrB编码序列,采用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 Waldo-GFP-UvrB,并转入BL21(DE3)表达菌株诱导蛋白质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以及分子筛层析的方法纯化蛋白质,采用紫外光刺激的方法研究其细胞内功能。[结果]成功构建UvrB表达载体,获得UvrB在BL21(DE3)中重组菌株,其表达条件为22℃,0. 2 mmol/L IPTG诱导20 h,UvrB以可溶蛋白的形式存在。SDS-PAGE结果显示UvrB蛋白质分子量约76 k Da与预期相符;经纯化后UvrB蛋白质得率约为0. 6 mg/L培养基,纯度> 85%,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研究克隆并构建了大肠杆菌UvrB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优化了其纯化方案,得到纯度> 85%的可溶UvrB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UvrB蛋白质功能奠定了基础。

尿酸酶在大肠杆菌高密度表达的工艺优化 下载:76 浏览:484

马鲁南 刘忠 张贵民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利用大肠杆菌高密度表达尿酸酶进行发酵培养,预构建一种高效、低成本生产尿酸酶的工艺路线。[方法]构建重组尿酸酶大肠杆菌体系,活化种子液,设计不同的接种量、培养温度,绘制生长曲线;种子液接种至不同p H值的培养基中进行诱导表达;种子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剂。[结果]10%的接种量细胞的OD600为3. 348;菌体在37℃的培养环境下OD600达到3. 8。培养基的初始pH值在7. 5时,尿酸酶的表达量达到25%以上。种子液加入0. 8 mmol/L的IPTG后,尿酸酶的表达量超过40%,持续培养6 h后,菌体OD600为2. 9。[结论]与之前工艺对比,经过工艺优化之后,尿酸酶的表达量增超过25%,大肠杆菌的OD600达到3. 0左右。

大肠杆菌整合宿主因子的表达与纯化 下载:82 浏览:483

梁小珍 余艳红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构建大肠杆菌整合宿主因子两亚基的共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纯化条件进行探索。[方法]PCR扩增himA和hip基因,重叠PCR连接起来后利用重组酶连接到表达载体p ET-duet1中,筛选阳性重组子,转化Rosetta(DE3)表达菌,调整诱导时IPTG的浓度及诱导时间,确定最佳诱导条件,最后通过himA基因C端的6×His标签与镍的结合,进行蛋白纯化。[结果]成功扩增himA和hip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 ET-duet-himAhip经PCR和DNA测序鉴定构建成功; SDS-PAGE检测到大小约为11. 1 k Da和10. 7 k Da的目的蛋白,IHF的表达成功; 37℃,A600=0. 6~0. 8时,在IPTG终浓度分别为0. 2 mmol/L、0. 5 mmol/L条件下诱导2 h、4 h,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区别。[结论]成功构建IHF两个亚基的共表达载体,在37℃诱导条件下简单快速得到等比例的可溶性IHF-α和IHF-β,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重组MBP-SUV39H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纯化 下载:76 浏览:490

李剑 李丕龙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具有甲基转移酶活性的重组MBP-SUV39H1蛋白。[方法]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同时表达异染色质蛋白1(HP1)与重组MBP-SUV39H1蛋白的方法,实现了MBP-SUV39H1的表达,采用his亲和纯化与分子筛Superdex200(SD200)两步分离纯化方案,并利用质谱和ELISA检测MBP-SUV39H1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结果]利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MBP-SUV39H1融合蛋白,经纯化后目的条带单一,并具有良好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结论]纯化的具有甲基转移酶活性的MBP-SUV39H1可用于抑制剂筛选等后续研究。

新型ZnO/BiOI杂化纳米花的合成及可见光驱动抗菌活性 下载:89 浏览:466

刘俊莉1 邵建真1 李军奇1 刘辉1 谢乔2 《新材料》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了新型三维异质结抗菌剂ZnO/BiOI杂化纳米花。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Brunauer-Emmett-Telle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对所得材料进行了表征。此外,研究了ZnO/BiOI杂化纳米花在可见光下对大肠杆菌(E. Coli)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与ZnO(56%)和BiOI(74%)相比,ZnO/BiOI异质结对大肠杆菌(E. Coli)的抗菌活性最强(93%)。这是由于ZnO/BiOI异质结高的比表面积,以及电荷从ZnO表面有效地转移到BiOI表面,有助于形成羟基自由基。研究表明,两种不同半导体之间的异质结构对于其光生载流子的动态特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产光学纯(R,R)-2,3-丁二醇工程菌株构建与发酵优化 下载:85 浏览:506

黄艳燕1 陈先锐1 彭龙云2 叶柳健2 李检秀1 蒙健宗2,3 张云开2 谢能中1,3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构建能够专一性合成光学纯(R,R)-2,3-丁二醇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并进行发酵条件优化。[方法]将来源于多粘芽孢杆菌的(R,R)-2,3-丁二醇脱氢酶基因bdh,来源于阴沟肠杆菌的α-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bud B和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bud A与表达载体p Tr C99A连接,导入大肠杆菌中构建人工合成途径。筛选最适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R,R)-2,3-丁二醇的产量、产率和得率。[结果]获得高效合成(R,R)-2,3-丁二醇的工程菌株GXASB,筛选到最适碳源及其浓度为120 g/L木薯淀粉,最适pH为6.5,最适接种量为10%,在发酵罐中进行同步糖化法发酵,(R,R)-2,3-丁二醇产量达到105.28 g/L,光学纯为99.1%,得率为0.47 g/g,生产强度为1.95 g/(L·h)。[结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基因簇bud B-bud A-bdh能够专一性合成光学纯(R,R)-2,3-丁二醇,经优化发酵条件后,能够显著提高(R,R)-2,3-丁二醇的合成效率。同时工程菌能够利用非粮原料木薯淀粉高效生产(R,R)-2,3-丁二醇,补料发酵产量达到105.28 g/L,为使用廉价原料工业化生产(R,R)-2,3-丁二醇提供参考。

喹乙醇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下载:12 浏览:442

李迅 黄小燕 《当代畜牧兽医》 2018年9期

摘要:
采用药敏试验测定喹乙醇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二倍稀释法测出喹乙醇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喹乙醇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不明显,强弱依次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喹乙醇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ppm。

探索不同培养条件对大肠杆菌表达蛋白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80

​白子上 曹湜欧 吴重玺 范家 齐和渊 《生物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获得表达脱落酸受体蛋白PYL10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后,研究了表达时长、表达温度和诱导剂浓度对蛋白PYL10表达的影响。在22℃时加入200μmol/L IPTG时,设置变量诱导时间分别为0h、1h、2h、4h、8h、16h,结果发现诱导时长为16h时PYL10的表达量最高;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索诱导温度为4℃、15℃、22℃、37℃后发现在22℃下PYL10的表达量最高;同样,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改变IPTG浓度(0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和400μmol/L)发现,在加入200μmol/L IPTG时PYL10的表达量是最高的。

TiO2纳米薄膜杀菌效果 下载:94 浏览:518

​张伟伟 陈玉清 《纳米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以TiCl4的乙醇溶液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用浸渍-提拉法在载玻片表面制成了具有抗菌作用的TiO2薄膜以及铁掺杂TiO2薄膜,考察了原菌液浓度、镀膜次数以及铁掺杂量对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的影响。

抗c-MET纳米抗体原核表达的优化研究 下载:72 浏览:725

​张奉麟1 曾培懿2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c-Met是酪氨酸激酶受体的一种,由MET基因编码产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c-Met唯一的天然配体,与其结合后激活相关下游通路,参与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等方面。
纳米抗体是骆驼科动物中发现的抗体的一个亚类,是由单个多肽链组成的多功能分子结合支架。纳米抗体优越的性能决定了其在生物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原核诱导表达是一种利用细菌表达系统来表达外源蛋白的技术。原核诱导纯化是一种高效、准确、可靠的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医药和农业等领域。本课题探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诱导大肠杆菌表达c-Met纳米抗体蛋白的产量和纯化工艺问题。设置25℃和30℃两个大组,分别在0小时、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取样进行SDS蛋白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观察确定在25℃下24h蛋白表达水平最高,通过初步纯化实现了实验室内的高纯度蛋白的获取。本课题通过将重要外源蛋白基因分子构建到质粒表达系统,然后再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利用大肠杆菌的表达系统实现外源蛋白的表达和纯化,为其应用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例鸡传染性鼻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 下载:117 浏览:1151

刘华平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摘要:
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禽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若有并发症死亡率升高。经过对本病例进行病例诊断等一系列检查后,结果表明,该病例为鸡传染性鼻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研究显示,鸡传染性鼻炎容易并发其他疾病,从而会导致病情的加重,严重威胁通江县养禽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一病例制定了有效地防治方案,以供参考。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 下载:216 浏览:2173

李莹 《当代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摘要:
对于犊牛大肠杆菌病,在诊断上应认真与其他类似疾病相区别。在防治方面,要重点放在预防上,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指导原则。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