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fMRI针刺太白、太冲单穴脑激活区对比研究 下载:46 浏览:337

李晓陵1 关昕1 姚家琪1 纪亚红1 许宇飞1 曹丹娜1 温颖1 曲冰1 王丰1 徐佐宇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析针刺太白(SP3)、太冲(LR3)单穴脑激活效应的差异,验证针刺腧穴在脑中枢效应的特异性。方法:采集15名健康青年志愿者针刺太白、太冲单穴的fMRI数据,利用DPARSF、SPM12及XJVIEW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太白、太冲单穴共同激活脑区为:左侧额上回(BA6)、左侧额下回(BA46)、左侧颞中回(BA37)、左侧丘脑、右侧脑干。针刺太冲与针刺太白穴相比正激活脑区为:左侧颞下回(BA19)、双侧额中回(BA8)、双侧背外侧额上回(BA9)、左侧楔叶及顶上小叶(BA7/31);负激活脑区为左侧岛叶(BA13)。结论:针刺太白、太冲单穴的脑激活区存在明显差异,与腧穴所属经络的循行相关,也与腧穴的临床主治有一定关联。

针刺太冲、太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GLUT1和GLUT3表达及相关能量代谢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64

吴金建 张笑 段玉婷 郭鸿基 汪花 唐纯志 《中国中医药》 2019年3期

摘要:
:观察针刺太冲、太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GLUT1和GLUT3表达及相关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自发性高血压的机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冲溪组,并设置正常组对照,均为12只,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后去检测大鼠下丘脑GLUT1和GLUT3表达水平。结果:4周治疗后,与正常组、冲溪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皮质GLUT1、GLUT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非穴组比较,冲溪组大鼠GLUT1、GLUT3表达水平均升高。结论:针刺太冲、太溪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大鼠下丘脑GLUT1、 GLUT3的表达有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