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兽医类图书出版的发展与浅析 下载:67 浏览:389

石华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中国兽医类图书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而与此相关的图书出版者也应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期读者的不同要求和文化水平积极开发各种兽医类图书选题,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读者的文化自信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

艺术学理论与文化产业的学科互渗现象刍议 下载:25 浏览:316

宗祖盼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艺术学"升门"以来,艺术学理论与文化产业的学科互渗成为一种新的现象。艺术学理论介入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中国语境:艺术理论家以批评的姿态入场,形成了一支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文化产业改变了艺术的存在形态,成为当代艺术学理论拓展的一个分支;文化产业的文化本位原则,唤起艺术学界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艺术学理论视域下,文化产业研究与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由此衍生出文化产业史、论、评的学科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突破"圈地"思维,树立"新文科"观念,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刘思训对中国美术史学科建设的学术贡献 下载:98 浏览:497

陈池瑜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刘思训《中国美术发达史》是20世纪40年代重要的美术史著述之一,在中国现代之美术史学科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该著作在美术史料挖掘、中国美术史的理论框架及编著方法上,均有鲜明的特点。作者对中国美术史中的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新的学术见解,使其成为民国时期一部具有理论新见的中国美术史力作,对推动中国美术史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唇齿相依 水乳交融——吹吹腔及白剧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下载:95 浏览:504

秦思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吹吹腔与白剧均为云南大理白族特有的戏曲样式,二者无论在历史还是声腔和音乐上都有着极为密切的互溶性。这种互溶性也使得二者在概念上一直有趋于模糊的现象。通过对已有文献著作中有关吹吹腔及白剧概念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我们如何去界定吹吹腔与白剧,恰当与否,都与"民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综合民间集体记忆中有关吹吹腔及白剧观念的分析,呈现出了白剧团专家学者与戏班集体记忆中截然不同的观念。因而,在对吹吹腔和白剧进行概念界定之时,应当综合考虑此二者的观念,尽可能地以符合民间的方式对其进行阐释。

朱希祖的历史学科建设思想 下载:80 浏览:441

周文玖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朱希祖主持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长达17年,对中国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欲治史学,必先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诸学;在课程设置上,他重视历史研究的基础课程和工具性课程,把它们提到与专业课程一样重要的位置;他重视学生自主研究能力之培养,强调史学会的重要作用。朱希祖的历史学科建设思想曾在民国时期产生很大的影响。时至当代,犹不乏启示意义。

高校学科建设管理机构设置科学化研究 下载:40 浏览:435

邹志强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学设置高校学科建设管理机构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管理机构设置形式多样化、学科建设管理机构协调能力和人员配备不足、学科管理工作缺乏抓手。因此,高校要明确学科建设管理机构的职能,特别是强调其综合协调属性,并成立专门负责学科工作的职能部门和高配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提高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

教师教育学科的建设逻辑 下载:82 浏览:493

李中国1 黎兴成2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亟需在学科理论、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学科理论方面,追问逻辑起点,构建内发式理论体系;坚守学科阵地,构建开放式理论体系;超越碎片化,构建全景式理论体系。在学科制度方面,推进二级学科建设,巩固学科地位;规范学科实体建设,提升学科内涵;加强学术平台建设,扩大学科影响。在学科文化方面,建立文化共同体,提升学科文化自觉;培育学科气派,增强学科文化自信;坚持学科创新,实现学科文化自为。

中外合作办学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以行业特色高校为例 下载:57 浏览:503

陆静如1 郭强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我国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方案改革任务之一,而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我国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存在中外合作办学对一流学科贡献度偏低、国际化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国际人才资源输出能力有限、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应汇聚国际化人才资源,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跟踪国际前沿趋势,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大力提升科研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国际化一流人才;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科技产业化。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视域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下载:86 浏览:511

刘国瑜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6期

摘要: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肩负着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重要使命,而这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导师水平、研究生的主体性、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和学术氛围等。为使研究生教育成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各学科要通过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突显研究生主体地位、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强化研究生科研训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途径,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能源动力行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的探索 下载:63 浏览:608

高兢 姬铭选 申爱兵 罗金鸣 王春杰 杨小溪 《能源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对能源动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加。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文章探讨了应用型高校在能源动力专业领域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首先,文章分析了能源动力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刻,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其次,文章讨论了应用型高校在能源动力专业领域学科建设的挑战,包括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积极建设能源动力行业优势学科的策略,包括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等措施。总之,应用型高校应加大对能源动力专业领域学科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研究—以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科为例 下载:78 浏览:789

罗小龙 《低碳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至今已有33年,但教育部施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只10年左右,开始由几所“985”高校试点执行,分两年制与三年制,执行过程中发现两年制不受学生欢迎,于是多数高校改为三年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10 多年的实施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科为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不匹配;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研究生课程建设滞后;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双师型队伍建设落实不到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符合校情、院情与系情的切实可行措施:准确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建立多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本文所述问题与采取的措施对其它普通高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载:352 浏览:3682

陆梦格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4期

摘要:
食品卫生与营养这门学科与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增强了对外开放的程度,国内的食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此时关于食品卫生与营养的问题比较少,人们对食品卫生和营养的关注度也不高。但到了21世纪初,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得越来越繁荣,食品种类越来越多,此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吃得好,同时也要求吃得安全、营养、健康。在这一背景下,食品卫生与营养这门学科也逐渐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下载:198 浏览:819

吴燕菁 朱江(通讯作者)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中药学能够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中药学学科建设,希望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需求,具备中医思维和中药学知识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前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中药学学科建设是中药学高校、药科类高校等高等医学院的发展核心。当下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做好中药学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众多院校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药学学科建设思考,文章内将会分析目前中药学学科建设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学科建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期望能为中药学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以促进我国中药学学科建设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医院学科建设研究 下载:190 浏览:1919

涂丹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9期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构建符合现今发展趋势的医院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医院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在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下进行医院学科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新局面中。完善医院学科建设工作,无疑可进一步优化现有医院管理制度,可促进学科团队创新,可促使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效结合,可实现多学科协作诊疗。本文主要阐述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医院学科建设。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