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学校社会家庭育人机制研究 下载:256 浏览:2556

林世超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个最重要的要素,是决定学生能否健康幸福成长的关键。考虑学校社会家庭复杂的教育问题,探索三方教育应用的措施和途径,尝试消除教育形式之间的孤独感,探索三者之间沟通的方式,改变目前学校、家庭、社会的单向教育方式, 建立将三者联系起来的新方式。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家庭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下载:22 浏览:381

周琪楠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强调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参与、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模式下,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础与核心。家庭教育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家庭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基于家校政社共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跨学科​主题活动策略研究 下载:264 浏览:1579

​何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政府多方面协同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文件均指出了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发挥的不同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跨学科主题学习意在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小学音乐课程以其特有的学习方式与学生素养的培养,从其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与其它学科进行跨学科式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慧。

如何践行小学家校社共育之社会实践活动 下载:234 浏览:2435

陈达畅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既要树人更要立德,立德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小学阶段,立德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其实施需要通过开展德育工作来落实。小学德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参与配合。本文以小学德育为研究主题,从家校社共育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小学德育中家校社共育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针对性的家校社共育策略,希望对小学德育效果的提高有所帮助。

家校社联合创新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讨 下载:181 浏览:1753

张秋雨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2年10期

摘要: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部分,是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之一,新课程加强了对劳动教育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要聚焦社会热点,根据当前教育现状,以人为本创新劳动教育,家校社联合构建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互享,从课程开发、活动体验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协同推进,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