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南京市小型水库水质评价和富营养化分析 下载:63 浏览:368

陈美军1 陈非洲2,3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2期

摘要:
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在防洪、灌溉、供水、养殖和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7月(丰水期)和2019年4月(枯水期)对南京市37个小型水库水质进行了调查。丰水期总氮平均浓度1.01 mg/L,显著低于枯水期的1.49 mg/L。丰水期总磷平均浓度0.057 mg/L,枯水期0.055 mg/L,两个时期无显著差异。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丰水期平均浓度4.92 mg/L,不显著高于枯水期的4.58 mg/L。南京市小型水库丰水期以III类水为主(48.7%),V和劣V类占27.0%,影响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枯水期V类水比例较高(41.7%),其次是IV类水(30.5%),影响指标为总氮。两个时期富营养和中营养水库分别占比约55.0%和45.0%。平原型水库水质劣于丘陵型水库。结果表明,与大中型水库相比,小型水库水质更易受氮磷的影响,应重视小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

基于浮游植物的北方景观河流水生态系统评价 下载:68 浏览:364

陆晓晗1,2 曹宸1,2 李叙勇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9期

摘要:
文章通过对2017~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景观河流浮游植物及相应水环境因子春、夏、秋三季的监测,运用生物多样性、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组成、结构、生物多样性评价与水环境质量响应关系。结果显示,房山区景观河流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绿藻门为主;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总密度与叶绿素a(Chl a)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同时房山区景观河流生物多样性指标评价和水环境富营养化程度与水源结构、河流连通性相关,须考虑河流客观属性特征,采取针对性管控与优化措施。

碱蓬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研究 下载:54 浏览:478

潘军标1,2 王栋2 王趁义1 黄添浩1 李锡成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9期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设置5种浓度梯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实验,比较研究了盐生植物碱蓬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海水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和去除能力。结果显示,碱蓬在低富营养化水体中均可生长,在高营养化水体中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适应后才可以良好生长;且碱蓬对水中的氮、磷均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浓度分别由初始的0.68~8.02 mg/L和0.00~3.12 mg/L降至0.37~2.36 mg/L和0.00~1.70 mg/L;对水体盐度的降低也有一定的作用,由初始的3.2%降至2.6%2.9%;实验结果为利用盐生植物修复海水养殖富营养化水体的模式和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4—2018年大连市大沙河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下载:76 浏览:490

原晖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大沙河是大连市重要的供水水源,承担着向大连市城镇居民提供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任务,其水质影响着大连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因此分析其水质状况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大沙河流域2014—201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大沙河流域近年来主要污染物以及富营养化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年来大沙河流域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以及总氮的浓度均呈显著减小趋势,中游浓度偏高;富营养化指数在时间维度上亦呈减小趋势,中游富营养化程度略高于上、下游。研究结果可为大沙河中游的水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阳澄湖氮磷时空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下载:53 浏览:415

金文龙 周维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基于2015年~2017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氮磷在阳澄湖内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规律,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了阳澄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2015~2017年,阳澄湖TN浓度波动不大,但是TP浓度持续升高,特别是中湖和东湖,分别升高了81.7%和113.8%;除2017年外,TN、TP浓度均是西湖最高,东湖最低,2017年中湖TP浓度升至最高;阳澄西、中、东湖每年的TN/TP比较接近,且都逐年下降。②年内变化来看,TN浓度每年1~3月较高,7~9月较低,而TP浓度无明显季节变化规律;TN/TP每年1~4月较高,一般在30以上,每年5~10月较低,一般在7~30之间。③TLI值显示阳澄西湖的富营养化状态有所好转,而中湖、东湖的富营养化状态呈恶化趋势。三年中,西湖、中湖均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东湖2015年为中营养,2016和2017年转变为轻度富营养。

大型浅水湖泊三维水环境数值模拟及关键参数研究 下载:53 浏览:418

王海燕1,2 陈凯麒1,3 祁昌军1,2,4 张贝贝1,3 黄茹1,2 温静雅1,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浅水湖泊也存在水动力垂向分层结构及污染物垂向非均匀分布情况,水力结构对水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需要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数学模型模拟其过程。针对国内外大型浅水湖泊三维水环境数值模拟相关研究及水动力参数取值方案进行了综述,对现有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下一步亟需构建复杂边界条件下的生态动力学模型,探索多条件耦合的富营养化微观响应机制,加强数值模拟精细化及参数规范化研究,为探索浅水湖泊水动力及水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下载:41 浏览:483

林天维 孙子钧 柴清志 严志 宇孙冰 《海洋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对近1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从水体质量、富营养化、赤潮情况等方面对我国海洋水体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我国四大海区水质问题逐年改善,但南海的近岸污染问题、东海和渤海的赤潮问题等仍需加以重视。文章的大量数据分析为我国建立更符合国情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决策提供了参考。

应用有机碳同位素技术研究湛江湾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 下载:47 浏览:264

曹瀚升1,2 张振鹏1 贺文同3 黄鑫1,2 蒲晓强1,2 《海洋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湛江湾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为了解湛江湾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文中利用湛江湾表层柱状沉积物样品中总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稳定同位素、总氮含量(TN)和C/N值的测定,结合端元混合模型,分析了湛江湾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探讨了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湛江湾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为自生藻类,同时也受一定程度陆源输入的影响。沉积序列的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表明,沉积物δ13C值呈现短暂的负偏随后长期正偏的趋势。底部的负偏可能与大气CO2浓度增加有关,随后δ13C主体正偏的趋势主要受控于气候转暖、生产力增加以及富营养化程度增加的共同影响,暗示了人类活动对湛江湾的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加剧。其中,人类活动相关的工业、农业有机污染物排放可能是不断加剧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商业速生林施肥管理与林场环境富营养化的探讨 下载:75 浏览:848

​白帆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1期

摘要:
森林资源的快速开发与利用,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某商业速生林场的三年环境富营养化指标的检测,探讨了如何平衡商业速生林施肥与林场环境富营养化保护的关系,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法去除藻类污染河湖水的研究进展 下载:236 浏览:2890

​何彬 《生物技术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当下的除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但这些传统的除藻方式的成本较高,且容易造成水体污染。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生物膜和水生植物等进行生物除藻的方法逐渐受到了重视。本文将就生物除藻法展开讨论,并说明其生物种类、工作机制和现存问题。作为一种生态修复手段,生物除藻技术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将对其应用现状等进行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完成其生物控藻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