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有效吗?——空间结构与治理模式的联合调节效应 下载:78 浏览:403

叶建木1 张帆1 熊壮1 张权1 张超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具有次区域特点的省际毗邻区,成为提高区域合作发展效率的"洼地"。通过文献梳理,本文界定了省际次区域及次区域合作的内涵并提出了理论假设,以7个典型的中部省际次区域为例,运用2个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假设检验了省际次区域合作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之间互动程度不足,存在一定脱节和"真空地带";(2)省际次区域合作受空间结构、治理模式影响显著,边界效应主要为"屏蔽效应";(3)空间规模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制于"空间交叉结点""中介效应"的强弱;(4)产业异质性与省际次区域合作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5)合作框架协议尚不能有效推进"省际次区域合作区"升级,边界重构效应不显著,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政策有效性。

良性脑膜瘤中IL-1β对NF2基因甲基化调控的作用研究 下载:24 浏览:227

李峰1 张超2 《肿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中炎症因子IL-1β在NF2甲基化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利用2个脑膜瘤患者手术后的标本做原代细胞培养,不同浓度IL-1β(0,0.2,0.4,0.8,1.0,10ng/ml)处理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2、merlin和DNMTs的表达,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NF2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通过共同添加IL-1β和DNMT抑制剂或siRNA,观察IL-1β与NF2甲基化的关系。[结果] IL-1β能促进脑膜瘤细胞的增殖。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能降低脑膜瘤细胞NF2和merlin的表达。IL-1β能诱导脑膜瘤细胞NF2启动子甲基化;同时IL-1β能增加脑膜瘤细胞中DNMT1的表达,而IL-1β诱导脑膜瘤细胞的NF2启动子甲基化可以被DNMT抑制剂和siRNA抑制。[结论 ]IL-1β通过DNMT1诱导NF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这种甲基化可以下调NF2基因的转录。抑制DNMTs可以考虑作为调控NF2表达和和抑制脑膜瘤发展的治疗靶点。

斑马鱼肠道细菌的16SrDNA分子鉴定及PCR-SSCP分析 下载:81 浏览:500

胡秀彩1 吕爱军1 孙敬锋1 石洪玥1 裴超2 张超2 李莉2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解斑马鱼Danio rerio肠道细菌多样性,采用细菌分离纯化、16SrDNA基因分子鉴定技术,对斑马鱼肠道细菌进行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从斑马鱼肠道分离纯化出1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Zf1、Zf2、Zf3、Zf4、Zf5、Zf6、Zf7、Zf8、Zf9、Zf10、Zf11和Zf12,其中对7株分离菌构建p MD18-T/16SrDNA的阳性克隆测序显示,Zf1、Zf11菌株与Aeromonas veronii的16SrDNA序列一致性为99%,Zf4、Zf8菌株与Sphingomonas sp.的一致性为99%,Zf5菌株与Bacillus subtilis的一致性为99%,Zf7菌株与Aeromonas sp.M10的一致性为99%,Zf10菌株与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GI3-M-5-G01的一致性为92%;16SrDNA分子鉴定表明,Zf1、Zf7和Zf11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Zf4、Zf8属于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Zf5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Zf10为一种新菌株;采用PCR-SSCP技术对12株细菌16SrDNA基因V3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斑马鱼肠道细菌16SrDNA基因V3区存在多态性,其中Zf1与Zf11菌株带型一致,Zf4与Zf8菌株带型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鱼类肠道菌群结构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