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对成就动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下载:66 浏览:411

王亚茹1 吴真1 刘邵杰2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5期

摘要: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职生发放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和成就动机问卷(AMS)进行施测。得出中职生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避免失败动机之间起中介效应。结论为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之间关系密切;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家庭支持进一步促进中职生避免失败的动机。

口腔加工对于不同含盐量干腌肉蛋白质组分及味觉特征变化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292

田星1,2 肖淑婷1,3 李宗军1,4 查杰1 徐子悟1 任锐1 王浩东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7期

摘要:
为研究口腔加工对于不同含盐量干腌肉味觉指标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咀嚼前后食团样本不同溶解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变化并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同时使用电子舌技术测定其味觉指标。结果表明,咀嚼前后SDS总可溶性蛋白质差异较小,水溶性蛋白随着食盐含量增高损失量增多,盐溶性蛋白在咀嚼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口腔加工过程也导致不同溶解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蛋白条带发生一定变化。咀嚼前鲜味、丰富度、咸味是有效的味觉指标,而咀嚼后各味觉值接近于无味点。推测在口腔加工过程中,干腌肉制品风味变化与蛋白降解关系较小,干腌肉制品中蛋白质降解产物主要与苦味回味、涩味、涩味回味有关。

古典戏曲中的孙悟空形象演变 下载:58 浏览:359

周固成 《当代艺术》 2020年7期

摘要:
孙悟空属于世代累积型的人物,其性格发轫于元杂剧,定型于吴本《西游记》,延续于宫廷大戏《昇平宝筏》之中,其性格中的情爱之心、叛逆之性、佛法之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转化:其情爱之心既来源于母题故事延续,也有下层民众的世俗欲求;其叛逆之性既受到程朱理学、民族信仰等影响,也有杂剧插科打诨的艺术要求以及宫廷大戏的政治制约;其佛法之悟分别受到《华严经》《心经》《坛经》等影响,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不同主题之下呈现出斑斓多彩的艺术风格。

“十七年”国产电影孙悟空形象建构研究(1949—1966) 下载:36 浏览:372

徐广飞 《当代艺术》 2019年2期

摘要:
"十七年"作为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阶段,其文化属性与艺术形象建构之间相互联动的样态关系,已经成为国产电影孙悟空形象建构的重要依托。文章立足于"十七年"国产电影的文本精读,着重探讨了在"十七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空间下,孙悟空以心理、突破与价值为表现形式的怒者抗争的形象,及其心理源起、抗争精神与抗争主题。

压力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下载:62 浏览:323

沈友田 胡笑羽 叶宝娟 《心理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基于心理应激理论、素质-压力三模式以及社会支持主效果模型考察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与抑郁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使用压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抽取的64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1)领悟社会支持中介了压力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2)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中介了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此,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在压力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计及价格型需求响应及CSP电站参与的风电消纳日前调度 下载:89 浏览:471

崔杨1 张汇泉1 仲悟之2 赵钰婷1 王铮3 许伯阳4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受电网调节能力弱、电力市场价格机制单一等技术与政策因素的综合影响,弃风现象严重,如何提高风电消纳水平是西北风光大省普遍面对的难题。在考虑综合成本的前提下,兼顾风电预测和价格型需求响应二者的不确定性以及系统安全约束,构建了基于光热电站和价格型需求响应参与风电消纳的调度模型。该模型将光热电站和价格型需求响应二者与风电优化调度相结合,通过源荷两侧的协调调度共同提高系统消纳风电的能力。仿真算例首先利用场景削减法将风电场全年出力水平削减为3个典型场景,并与传统调度方法对比说明文中模型的普适性;然后,对不同调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文中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全过程电压稳定故障筛选和排序方法及辅助决策 下载:79 浏览:490

许鹏飞 宋墩文 马世英 陈勇 仲悟之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提出了全过程(机电暂态和中长期)电压稳定故障筛选和排序方法。中长期电压失稳的可能性不可忽视,但是中长期分析难以应对大量故障。为了克服这一困难,通过静态、暂态和中长期三个分析阶段进行严重故障的筛选和排序。首先利用静态和暂态分析手段从预想故障集中筛选出可能导致中长期电压失稳的故障,再利用中长期分析手段针对这一部分故障进行校核。基于实际电网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静态分析阶段有效筛选出了功率裕度较低的故障;暂态分析阶段筛选出了少量导致过励和电压稳定裕度较低的故障;中长期分析阶段从中筛选出了中长期电压失稳故障;针对电压失稳故障,在关键节点制定了辅助决策,实施后能够使系统保持电压稳定。

融入生活化教学,感悟小学语文魅力 下载:30 浏览:396

韦桂凤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实现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的积极转变,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确保其学习能够真正回归生活。即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强调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才能够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最终使学生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魅力。

培养小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下载:96 浏览:384

刘彩英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要求是教师通过教材课文学习锻炼学生独立朗读的能力,引导学生将真实感受表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秉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同时,教师应当摒弃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文章研究探讨了培养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感悟基本图形,提升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下载:53 浏览:494

邓紫琳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当前数学知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解题上,因此解题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思想,面向初中学生,以基本图形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载体,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析 下载:63 浏览:373

孙勇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素质教育改革大力提倡将"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朗读教学优化和提升成为当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改革难题。文章以小学语文为例,基于以读促悟的理念对朗读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探析。

谈音乐课的情感教学艺术 下载:61 浏览:375

雷沁沁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音乐教学重在感悟。音乐课的情感指导应从学生的感悟出发。感知音乐情感,就是通过听、唱、动、感等全身心各器官的协同作用,去感受音乐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形象的美。音乐情感与学生潜在的情感一旦相互融合,就会发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融会贯通地融入乐曲、理解乐曲、高质量地表现乐曲。

新课程理念下校本教研实践探究 下载:52 浏览:414

苏亚利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揭示学校的校本教研现状,分析制约校本教研开展的因素,针对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特点,对学校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可供参考的策略和建议。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六议——2017年河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感悟 下载:76 浏览:483

张瑾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2017年河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的目的是淡化比赛,通过活动平台教学研讨,引领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这次活动的参赛教师都展现了普遍较高的整体素质,但是,对于文言文本的核心价值与教学价值的有效契合、教学案例的设计与教学实际的达成、文本特点的把握与阅读层次的递进、文本细读的深度与拓展延伸的广度、教学预设的高超与教学生成的智慧、问题设计的科学与课堂提问的驾驭等六方面的问题还值得大家思考。

洞中肯綮,体悟散文真谛 下载:58 浏览:366

缪爱云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散文的特点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读出散文的精魂。通过分析字词体会散文语言之精妙;通过感受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波动;通过意境探究体会作品中渗透的人生哲理;通过尝试创作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散文的特点。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散文的真谛。

高中阅读教学语境意识培养的思考 下载:87 浏览:511

​许捷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语境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应注重文本的情与景、意与境的相互交融,体会平淡的语言背后深刻的情感。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境意识的一些感悟。

洞中肯綮,体悟散文真谛 下载:55 浏览:351

缪爱云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散文的特点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读出散文的精魂。通过分析字词体会散文语言之精妙;通过感受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波动;通过意境探究体会作品中渗透的人生哲理;通过尝试创作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散文的特点。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散文的真谛。

读写共生 相得益彰——创设对话式课堂情境,引导读写互促 下载:92 浏览:491

​叶晨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对话式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调动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增强文本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从高考对河西走廊的考查感悟人地协调观 下载:68 浏览:376

吴捷 舒海琴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素养是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以河西走廊这片热点区域为例,阐述如何从中学地理教学的三个角度"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和谐"对区域的典型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梳理归纳,引导学生感悟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谈领悟古典诗词意境的鉴赏方法 下载:62 浏览:349

宋莺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提高兴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鉴赏古典诗词,进而达到使学生领悟古典诗词意境的目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