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启示 下载:65 浏览:351

秦琳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作为文化核心内容的语言及其存在的环境受到了极大挑战。以界定语言生态环境相关概念为基底,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对语言生态学研究有一定普遍意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摒弃异化语言和阶级性话语,强调语言的社会环境、语言的自然环境及语言的人文环境,呈现语言发展的动态性与生态性特征,彰显人们语言交往的和谐状态,使语言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发展,表现了强烈的语言生态环境意识,极具开创性。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对清理当代错误社会思潮的"语言陷阱"和形式主义语言,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语言生态环境,拓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视野有重要启示和价值。

“后真相”时代研究生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 下载:49 浏览:453

林洁1,2 徐卓瑶3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高校研究生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极为重要,面临着社会群体共识的价值取向偏差、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强烈冲击、研究生教育适应"后真相"时代较缓慢等挑战。建构"后真相"时代高校研究生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在构建研究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掌握"后真相"时代网络运行规律和牢牢抓住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等方面用力。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17 浏览:328

徐英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建设一支觉悟够高、理论够精、技术够硬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极端重要。要从增强理论自信、课程自信、课程自觉等方面来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完善学生评教体系、畅通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打造一支坚守教育性标准、不断自我成长、具有人格魅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全面建构 下载:74 浏览:445

司慧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新时期高校在话语环境的营造、话语主体权威性维系以及话语内容的建设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在话语权建构的实践路径上,应从优化话语环境,净化网络空间;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师生话语共同体;加强理论解读,提升议题设置能力等三个方面着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