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行使机制的完善 下载:78 浏览:469

程雪阳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落实来说,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行使机制异常重要且时间紧迫。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行使机制,应当首先将自然资源资产从普通的自然之物与自然资源之中剥离出来,然后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对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以及相关权利进行确权登记。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应按照"所有者与监管者分开"和"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两大原则,分级授权给不同层级的政府特设机构统一代表行使。国有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权则应在区分经营性国有财产和公益性国有财产的基础上,按照混合所有制改革原则组建或委托具体的企业来行使,从而同时实现"政企分开"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两大目标。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改中的引致风险与对策研究 下载:52 浏览:313

康慧强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重要创新举措,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开始在多地试点。对于变职务成果产权纯国有为发明人人格化,变事后被动奖励为前置性股权激励,理论研究的重心不应当是"合法性"、"必要性",而是探索推进中的"引致风险"。从混改将会带来的科研人员行为变化、科研团队稳定性、产业方感知与技术市场环境波动、社会交易与制度成本变化入手识别引致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改中的引致风险与对策研究 下载:55 浏览:318

康慧强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重要创新举措,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开始在多地试点。对于变职务成果产权纯国有为发明人人格化,变事后被动奖励为前置性股权激励,理论研究的重心不应当是"合法性"、"必要性",而是探索推进中的"引致风险"。从混改将会带来的科研人员行为变化、科研团队稳定性、产业方感知与技术市场环境波动、社会交易与制度成本变化入手识别引致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

员工就业偏好与不同所有制企业效率——基于《中国经济学人》调查问卷的分析 下载:79 浏览:486

李景1 李钢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效率比较历年来备受关注,但是仅以企业营业收入等效益指标来判断企业效率有失偏颇,忽略了企业为劳动者带来的非工资效用也是企业效益的一部分。由于劳动者获得的非工资效用难以量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中国经济学人》(China Economist)编辑部在2019年第四季度通过就业者择业参考标准、员工对企业所有制的偏好、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效率与能力、国有企业的工资溢价等视角研究分析了受访者对企业所有制的选择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福利与效率的判断,探究受访者对企业所有制的偏好原因,从而间接刻画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问题。调查发现,福利、薪酬和社会评价是就业者选择就业单位的重要参考标准,国有企业更符合就业者的偏好。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工作能力与效率差距不大,其中国有企业略优;且若员工从国有企业更换至非国有企业存在工资溢价,国有企业为员工带来工资收入以外的效用也是企业效益的一部分,不能简单以经济绩效衡量企业效率。

中美电力行业的技术效率和生产率比较 下载:56 浏览:430

徐丹丹 徐泽龙 赵杨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通过DEA-BCC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42家中国上市电力企业和30家美国上市电力企业分别进行静态的技术效率和动态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静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电力企业的技术效率与美国电力企业均较低;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电力企业的生产率相比于美国电力企业波动较大、增长较快。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大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来继续提高中国电力企业的效率。

“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吗——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下载:75 浏览:479

孙焱林 杨彬 覃飞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基于2011~2016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上市公司作为处理组,将未参与的作为控制组,采用PSM-DID方法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分所有制检验,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经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在整体上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效应;第二,"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非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不明显;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不同,对于公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对外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却不显著。最后,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几点政策建议。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基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 下载:26 浏览:280

张双鹏1 周建2,3 周飞谷4 《当代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的目标之一在于改变国有企业战略的灵活性,而所引起的资本力量对比以及进入公司治理的委托权力改变可能是影响战略变革的重要机制。研究选取了我国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271家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基于代理理论和高阶团队理论,通过区分股权权力和董事会与管理层的结构性权力,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权力适当集中并缩短链条,能促进战略变革程度;结构性权力主要集中在董事会的非均衡性会促进变革程度。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股权权力与董事会结构性权力的交互以及董事会与管理层结构性权力的交互会提高对战略变革的推动作用。研究结论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权力与结构性权力的变动是影响战略变革的主要权力路径,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塑两种主要权力会改变战略变革决策在高管互动中的形成规律。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产业振兴 下载:91 浏览:495

张建刚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枢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没有产业振兴,农业就强不起来;没有产业振兴,农村就美不起来;没有产业振兴,农民就富不起来。乡村振兴要围绕如何实现产业振兴来展开。

控制链长度与国企混合所有制 下载:80 浏览:514

周绍妮1 王中超1 曹群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当前如何增强国企主体活力、推动改革走深走实等问题,利用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控制链长度对国企混合所有制的影响。研究发现:金字塔控制链延长提升了国企混合所有制程度;外部市场发展水平对混合所有制的作用与控制链延长的作用形成互补关系;机制检验表明,控制链延长通过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提高了非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的积极性与预期收益,增强了其进入意愿,进而对改革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后果方面,混合所有制总体上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改革目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更起到了强化作用,但过长控制链层级下的混合所有制对实现保值增值目标无明显作用。本文丰富了国企金字塔控制链与混合所有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非国有股东权益保护对于推进国企混改、实现改革目标方面的经验证据。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多个大股东与风险承担研究 下载:70 浏览:479

王美英1 陈宋生2 曾昌礼3 曹源4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风险承担视角考察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多个大股东有利于加强对内部人的监督和制衡,促进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且其他大股东的监督能力越强,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国企混改中引入国有、民营和外资性质的其他大股东,都能够优化公司治理机制;非国有大股东的相对持股比例越高,越能够促进国有上市公司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在不同类别、层级以及处于不同市场化进程的国企中,多个大股东的治理结构都提升了风险承担水平。研究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多个大股东股权治理领域文献,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非国有大股东对国企超额雇员的影响:成本效应还是激励效应 下载:78 浏览:476

耿云 江马影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竞争理论的国企改革思路强调减少政策性负担摊派,基于产权理论的改革思路侧重于引入非国有资本,以解决产权不清晰与所有者缺位问题。本文尝试融合两种理论,以国企超额雇员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非国有大股东视角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研究发现:非国有大股东能够显著降低国企超额雇员,减弱超额雇员对公司价值的损害作用,且该治理作用会随非国有大股东相对力量的提高而增强;从作用机制来看,该治理作用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尤其是员工薪酬的节约,还表现为内部薪酬差距和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提高,兼具成本效应与激励效应;该作用在地区就业压力较小、劳动密集度较低以及劳动保护水平更低的环境下更为显著。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民营化程度如何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下载:55 浏览:442

陈晓珊1,2 刘洪铎3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在中国深化改革、推进转型的特殊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实际情况的高管薪酬制度改革路径是现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是判断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主要指标,基于此,文章首先构建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寡头市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民营化程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其次选择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经过民营化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总体上,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民营化程度会显著增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股比例小于67%时,提高民营化程度会降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非国有股比例介于67%~75%之间时,提高民营化程度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非国有股比例大于75%时,提高民营化程度会提升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

从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看战略投资者的选择 下载:68 浏览:472

张继德 刘素含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对于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改善公司治理、实现市场化机制和提升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国联通于2017年8月21日到2018年2月11日陆续发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变化显著,自上而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本文以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详细介绍了其有关BATJ等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方式、协同效果以及百度、阿里等民营企业的加入动机,并分析了超额委派董事下民企战略投资者对于中国联通董事会在日常经营决策中起到制衡作用,同时强调了引入民企战略投资者应保持国有资本的控制力。

高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研究 下载:84 浏览:502

罗先锋1 潘懋元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10期

摘要:
高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是指由代表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两种不同所有制的办学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的方式和途径。从兼顾所有制属性和法人属性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所有制属性为公的非营利性混合所有制、所有制属性为私的非营利性混合所有制、所有制属性为私的营利性混合所有制三类办学形式。具体样态包括政府与基金会合作办学、公办高校委托管理办学、公办高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所有权为公的PPP项目、公私共同举办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高校和公共财政经费支持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等多种。

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措施 下载:326 浏览:3233

朱志 《中国经济》 2021年8期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了新的规划,很多国有制企业开始投入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但从国企经济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限制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行的因素。本文就具体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主要意义、改革的现状及暴露出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