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下载:36 浏览:407

余明 龙涛 张仁波 董增 曹稳根 陈红玲 张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高温灼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铜蒙脱土(MMT-CuO),然后用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427)进行蒙脱土的阳离子改性。以聚乙烯醇(PVA)、红薯淀粉为基材,甘油为塑化剂,蒙脱土为抑菌剂和强化剂,制备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结果表明,随着未改性蒙脱土的含量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也逐渐增加,添加量为8%时,膜的抗拉强度为(7.132±0.201)MPa,断裂伸长率为(145.747±5.039)%;季铵盐改性MMT-CuO的添加量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变化不显著,但是断裂伸长率、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均降低,改善了膜的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改性蒙脱土可以提高膜的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复合改性蒙脱土在抗菌包装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负载白藜芦醇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抗菌性能研究 下载:70 浏览:487

赵晨辰 杨睿陶 苏皖 许娜 周俊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制备一种负载白藜芦醇的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并探讨其抗菌性能。[方法]通过自组装制备多肽(FmocFFGGRGD)水凝胶和载有白藜芦醇的多肽水凝胶(Pep/RE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水凝胶的形貌和内部结构;通过流变仪检测水凝胶的流变性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Pep/RES的释放速率;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该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通过抑菌圈实验和活死细菌染色研究Pep/RE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结果]多肽溶液可在30 min内自组装形成稳定的水凝胶,水凝胶内部的三维结构密度随多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0wt%浓度的多肽水凝胶稳定效果最好。白藜芦醇从Pep/RES水凝胶中缓慢释放7 d释放量达到50%,Pep/RES浸泡液对NIH/3T3细胞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ep/RES水凝胶中负载的白藜芦醇浓度为512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即可达到5.41±0.18 mm,但即使白藜芦醇浓度达到1 024μg/m 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仅为4.27±0.22 nm。[结论]Pep/RES结构稳定,安全无毒,能缓释白藜芦醇,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Zn O纳米棒/多孔锌泡沫的制备及其压缩和抗菌性能 下载:82 浏览:451

赵立臣 谢宇 张喆 王铁宝 王新 崔春翔 《新材料》 2019年11期

摘要:
以商业铸态纯锌和NaCl颗粒为原料,采用空气压缩渗流法制备得到表观密度为2. 86 g/cm3、孔隙率为60%的多孔锌泡沫。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相互连通的孔洞均匀地分布于多孔锌泡沫内部。将多孔锌泡沫置于200 g/L的NaCl水溶液中,80℃保温2 h后试样表面原位生成密集的ZnO纳米棒,得到ZnO纳米棒/多孔锌泡沫材料。压缩测试结果表明,ZnO纳米棒/多孔锌泡沫的压缩力学性能与未经NaCl水溶液处理的多孔锌泡沫的压缩力学性能相比没有明显下降。抗菌测试结果表明,ZnO纳米棒/多孔锌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3D打印医用钛合金的抗菌性能和体外生物相容性 下载:62 浏览:427

李改明1,2,3,4 刘思雨1,2,3,4 战德松1,2,3,4 刘蕊5 任玲5 杨柯5 王敬人1,2,3,4 王强1,2,3,4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应用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SLM)制备出3D打印医用钛合金Ti-6Al-4V和Ti-6Al-4V-5Cu,用平板共培养法研究测定其抗菌性能,用CCK8细胞增殖测定法、鬼笔环肽细胞骨架染色法和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研究了这种合金的抗菌性能和对小鼠胚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影响。结果表明,3D打印Ti-6Al-4V-5Cu合金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57.03±1.55)%。在CCK8细胞增殖毒性测定、细胞骨架鬼笔环肽染色实验和Annexin-V/PI双标记法流式分析三种研究中Ti-6Al-4V-5Cu表现的优越,具有更好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纳米SiO2载银抗菌剂的研究 下载:84 浏览:493

​童云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多孔纳米SiO2,采用吸附法在其表面负载银,用载银的粉体抑菌圈直径表征抗菌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硝酸银浓度及吸附温度与负载量的关系,并考查了焙烧温度与抗菌性能的关系.

纳米银纤维织物抗菌性能研究与产品开发 下载:90 浏览:817

​周用民 蔡金为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纳米银织物作为一种功能性面料,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纳米银织物在各个领域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为了更好地促进纳米银织物的研发,系统的研究纳米银含量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新型纱线,本课题主要从纱线性能、织物编织、后整理工艺和服用性能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今后产品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测试结果表明,纳米银织物属于非溶出型抗菌织物。织物染色后抑菌率下降,直接染料染色下降幅度要高于活性染料且染色时温度、浓度、染料种类均会影响染色效果,应综合考虑,选择较优工艺参数。

玻璃离子水门汀加入不同材料后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载:255 浏览:2579

吴琰 朱一超 吴越 《材料科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ionomer cement,GIC),通过玻璃粉与聚丙烯酸反应,生成以离子交联的聚合体为基质的一类水门汀,固化后具有较好的强度、氟释放能力、半透明性及对牙体组织良好的粘接性,是龋洞充填修复治疗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在玻璃离子水门汀中加入不同材料后可使其机械性能、抗菌性能等产生影响。

新型抗菌导热导电纳米石墨烯针灸针研制及性能研究 下载:141 浏览:3549

宋元博 《中国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新型抗菌、导热、导电的纳米石墨烯针灸针,并探讨其在医学应用中的性能表现。纳米石墨烯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潜在的医学应用价值,通过优化针灸针的制备工艺,期望提升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不锈钢针表面包覆纳米石墨烯,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物理化学性能及治疗效果。具体包括预处理不锈钢针、CVD制备石墨烯层、优化工艺参数,以及体内外实验评估等步骤。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导电性和导热性极佳的纳米石墨烯针针,其表面被石墨烯层均匀包裹。在体内实验中,小鼠的关节炎症状明显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较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透射电镜和RT-PCR的结果证实,在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情况下,纳米针灸针在体内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形态和活力。结论:新型纳米石墨烯针灸针在抗菌、导热、导电等方面均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及生物安全性已在小鼠模型中得到验证。这项研究为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研究应以验证其在人体内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为重点。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