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改良剂对河套灌区土壤盐碱指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504

高惠敏1,2 王相平1 屈忠义2 杨劲松1 姚荣江1 《中国土壤》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的生产实际情况和盐碱土特点,设对照(CK)、施用脱硫石膏(S)、施用腐植酸(F)、施用黄腐酸(H)、施用农家肥(J)和施用生物炭(C)6个处理,以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改良剂对向日葵产量及向日葵收获后土壤盐分、pH、总碱度、钠吸附比的影响,探究该区最适盐碱改良材料。结果表明:在表层土壤,施用改良剂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均降低了土壤盐分,且处理间效果差异明显;其中,S处理和F处理效果较好,盐分相对升高率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38.71%和37.41%;H处理降低土壤pH效果最大,比对照处理降低了0.375个单位;H处理、C处理降低土壤总碱度效果较好,而F处理和C处理降低土壤钠吸附比(SAR)效果较好;F处理和C处理向日葵增产效果最好,分别较对照处理增产46.98%、38.14%。综合各改良材料对土壤盐碱指标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腐植酸改良剂是该试验区较适宜改良剂。

湘东地区双季稻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镉活性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03

薛毅1 盛浩1 黄勇1 欧阳凯1 宋达清2 周清1 张杨珠1 《中国土壤》 2020年11期

摘要:
施有机肥对水稻-土壤体系中镉(Cd)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仍不明确。研究选取湘东(长沙、株洲)2个高产双季稻生产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监测施商品有机肥后,双季稻植株Cd含量和土壤Cd、pH的季节动态变化以及双季稻产量变化,探究施用有机肥对双季稻生态系统Cd含量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当年施有机肥分别降低早、晚稻糙米Cd含量25.9%~41.1%、28.7%~55.9%,稻草和稻根Cd含量也分别下降14.1%~71.8%和24.0%~43.8%。双季稻植株体内Cd含量的下降可能主要与水稻生育期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下降有关。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分蘖盛期(13.0%)和孕穗期(12.4%)的降幅最大。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土壤pH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施有机肥提升株洲点水稻土pH值0.2~0.4个单位,但降低长沙点水稻土pH值0.1~0.4个单位。此外,施有机肥还分别提高早、晚稻产量3.8%~7.1%和5.7%~10.3%,具有实现高产双季稻田稻米降Cd、稻谷增产的效果。

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度碱化盐土的改良效果 下载:74 浏览:487

秦萍1,2 张俊华1,2 孙兆军1,2 孙媛1,3 《中国土壤》 2019年10期

摘要:
以宁夏银北重度碱化盐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生化黄腐酸BFA(Biochemical fulvic acid)和聚合硫酸铁铝PAFS(Polymeric aluminum ferric sulfate)与脱硫石膏FGD(Flue gas desulfurization)配合施用对土壤结构改善及其他理化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和结构改良剂后向日葵出苗率、株高、千粒重和产量较对照均有显著增加。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脱硫石膏和改良剂配合施用的处理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了353.48%、298.82%和411.47%。2014年施用脱硫石膏和结构改良剂的处理0~20 cm土壤容重较对照处理平均降低9.07%,其中T3(FGD+BFA+PAFS)降幅最大。各处理土壤孔隙度变化趋势与容重相反。2015年和2016年0~20 cm脱硫石膏和改良剂配合施用的处理<0.25 mm粒级质量分数比2014年显著降低,1~2 mm粒级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整体来讲,改良后T3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状况最佳。脱硫石膏单独施用或与结构改良剂配合施用均会降低土壤pH值和EC,T3降幅最大;施用脱硫石膏和不同结构改良剂处理差异间不显著。施用脱硫石膏和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较对照明显增加,其中T3增幅最大,T4(FGD+BFA)次之。施用脱硫石膏和改良剂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变化情况与有机质相似,但增幅略大于有机质增幅。整体来讲,施用FGD+BFA+PAFS可以显著改善碱化盐土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实现作物显著增产增收。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58 浏览:439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67 浏览:379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45 浏览:368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 下载:57 浏览:370

宋晶1 孙英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内眦赘皮的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不同发病机制及对症治疗的效果。方法 35例(68只眼)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年龄3~15岁。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予以矫正。结果无明显内眦赘皮或合并轻度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下睑内翻者行单纯下睑内翻矫正术10例(18只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逆向型内眦赘皮者行L型切口内眦赘皮矫正+下睑内翻矫正术11例(22只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非逆向型内眦赘皮者行Y-V型切口内眦赘皮矫正+下睑内翻矫正术14例(28只眼)。术后随访2~6个月,100%的患眼下睑内翻得到完全矫正。结论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者根据其临床体征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限速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48 浏览:417

阮建祥1 陈春霞1 钱莉1 张鹏飞2 王伟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限速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来我科室住院行硅油取出术的患者22例(22只眼),随机抽取11例纳入改良组,11例纳入常规组。改良组用保留流速调节阀的一次性输液器,连接20 ml注射器,进行硅油的限速取出。观察并比较两组取油时间、速度、取油前后期的灌注液滴速比、气液交换次数、术后眼压和视力。结果两组患者在取油时间、速度、术后1 d和1周眼压、视力构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滴速比、气液交换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取出术中的应用,可以限制取油末期的抽吸速度,使整个取油过程更平稳,取油更彻底,减少了气液交换的次数,对眼内压的扰动更小,有利于手术安全。

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84 浏览:488

蔡树美1,2,3 徐四新1,2,3 张德闪1,2,3 顾富家4 吕卫光1,2,3 郑宪清1,2,3 诸海焘1,2,3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菜蚓共作和花菜单作2个处理,在原位改良2年后比较了土壤物理指标、基础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性质指标的变化,明确了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质量和花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蚓共作处理较花菜单作处理使0~20 cm土壤容重降低22.8%,有机质和速效氮分别提高9.1%和29.2%,EC值、盐分和碱化度分别下降24.1%、19.0%和19.1%,pH值下降了0.17,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82.7%、0.7%和50.4%,花菜产量提高23.1%。与花菜单作相比,菜蚓共作改变了0~80 cm各土层水盐分布变化特征,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缓解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是提升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有效措施。

改良的硬膜外麻醉管双泪小管置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7 浏览:406

张海涛 刘光明 李淑婷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的硬膜外麻醉管双泪小管置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42例(42只眼)泪小管断裂患者。显微镜下寻找患者的泪小管鼻侧断端,取14 cm长度的硬膜外麻醉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开口端,用酒精灯加热开口端使之形成盲端。扩张上下泪小点后,在探针引导下将硬膜外麻醉管两盲端自上下泪小管插入至鼻泪道,行泪小管吻合后缝合眼睑皮肤裂伤。术后3个月拆除泪道置管。观察术后第6个月患者泪道冲洗通畅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2例患者术后1月脱管;泪小点撕裂者2例。术后第6个月,泪道冲洗通畅者38例,通而不畅者2例,不通者2例。结论改良的硬膜外麻醉管双泪小管置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安全有效,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简便,有效率高,花费少,外观影响小,患者满意度高。

秸秆生物炭对葡萄园土壤改良效应及葡萄品质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03

熊荟菁 张乃明 赵学通 包立 段红平 《中国土壤》 2018年4期

摘要:
云南是我国长江以南重要的酿酒葡萄产地,其以红壤为主的葡萄园土壤粘度高、酸性强、养分含量偏低,制约了其葡萄酒品质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研究以秸秆生物炭为改良材料,设计常规施肥、生物炭+常规施肥2个处理的三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葡萄园土壤改良、葡萄产量、品质三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秸秆生物炭能使葡萄园土壤容重降低9.40%,土壤含水量增加35.37%;(2)葡萄园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秸秆生物炭施用年份延长而逐年增加;(3)施用生物炭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葡萄产量分别增加了11.74%和20.07%;葡萄的总酸含量降低了6.30%和10.34%,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提高了6.29%和10.34%、13.51%和25.04%。可见将秸秆生物质炭应用于南方葡萄园土壤改良效果明显,具有一定推广前景。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13例中重度下颌瞬目综合征 下载:51 浏览:397

朱晓伟 张嘉莹 丁侠 李瑾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下颌瞬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的下颌瞬目综合征患者,收集经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13例(13只眼)患者的病史资料,13例患者术前经上睑下垂及颌动瞬目现象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均表现为中重度,经同一术者手术治疗后对13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观察。结果本组患者疗效良好,术后随访时间为(26.31±18.67)个月(范围:8-63个月);双眼睑缘高度基本一致,睑缘弧度自然,无畸形;颌动瞬目现象基本解除[术前(4.46±1.45)mm至术后(0.92±0.76) mm],睑缘角膜映光1(MRD1)由术前(-0.31±1.11)mm提高至(4.23±1.01)mm,最佳矫正视力(BCVA)由0.43±0.22提高至0.74±0.28。结论该术式较好地矫正了颌动瞬目现象,同时可获得稳定的眼睑高度;患者术后视力获得显著提升;无严重并发症,是用于矫正中重度下颌瞬目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的短期临床观察 下载:56 浏览:404

费孝庆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采用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的36例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回访,观察患者术后内眦角形态、瘢痕及效果等情况。结果 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可见内眦部瘢痕,术后3个月消除。1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内眦角部分回退,术后3个月无加重。其余34例患者在回访的3个时间点,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3个月均无内眦部瘢痕,内眦赘皮改善明显,内眦形态佳,内眦间距明显缩短,睑裂长度增加,重睑美观、自然。结论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方法简单,易于学习和掌握,术后效果美观、稳定,患者满意度高。

两种类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8 浏览:439

王青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比较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2例(42只眼)实施外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外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与鼻黏膜的前瓣后瓣均做吻合。研究组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仅单纯吻合前瓣。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鼻出血情况以及出院时、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71)。两组患者的术中鼻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3)。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953)。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确切,术后早期治愈率较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高,步骤简单,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改良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下载:56 浏览:411

成拾明1 王冠楠2 李欣3 张勇4 杨欣5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锁边缝合的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因角膜溃疡住院并行羊膜移植术的12例(12只眼)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羊膜覆盖持续时间、患者眼部异物感程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研究中1例患者术后失访,11例患者羊膜脱落拆线时间为(15±1. 5) d,其中<2周3例;≥2周8例,其中4例> 3周。术后诉有重度异物感者1例、中度异物感3例及轻度异物感7例。羊膜拆线后溃疡基本愈合5例,6例未愈合患者中2例需再次行羊膜移植术,余4例继续术前药物治疗方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眼部并发症。结论连续锁边缝合的羊膜移植术具有刺激症状轻、羊膜存留时间长、与眼表贴合紧密等优点;同时该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值得在临床基层推广应用。

改良信封式撕囊辅以颞下角膜缘侧切口在成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90

戴巧云 张鹏飞 刘银萍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信封式撕囊辅以颞下角膜缘侧切口法在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16只眼)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采用改良信封式撕囊法撕除前囊膜,同时在颞下角膜缘做一辅助侧切口,其余后续步骤按照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结果 16只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有13只眼采用改良信封式撕囊辅以颞下角膜缘侧切口法顺利完成后续环形撕囊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超声乳化手术顺利实施成功率达81. 25%。结论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信封式撕囊辅以颞下角膜缘侧切口法施行超声乳化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避免了患者因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术式带来的诸多缺点。

马铃薯馒头的研制与品质改良研究 下载:13 浏览:154

姚佳 邓峰 杨佳宁 曹立松 付亭亭 兰向东 陈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期

摘要:
以小麦粉、马铃薯全粉为原料,以比容和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马铃薯全粉品种、全粉添加量、水添加量、改良剂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通过中试及生产试验,确定了20%马铃薯馒头工业化生产(老肥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高比例老肥(干粉75%左右),酵母0.4%,碱0.8%,加水量46%,改良剂400 mg/kg,谷朊粉添加量为1%,Vc添加量为80 mg/kg,搅拌时间为16min,醒发时间为37min,熟制时间为25min,制得的马铃薯馒头形状完整、表面光滑无褶皱,柔软有弹性,松软适口、馒头咀嚼感好,并解决了发酵难、成型难、易开裂等问题。相比较于普通小麦粉馒头,马铃薯馒头膳食纤维提高14.3%,烟酸含量增加69%,钙含量增加11.5%,镁含量增加32.9%,铁含量增加1.37倍。马铃薯馒头的普及将会为健康饮食提供新的食源。

无麸质碎米馒头的品质改良研究 下载:47 浏览:290

吕秋冰1 罗霜1 王敏1 冯友君2 许文丁3 徐小凡3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7期

摘要:
为解决无麸质碎米馒头制作时存在的成型难、易塌陷、口感差等问题,研究了荞麦、乳清蛋白、羟丙甲基纤维素对无麸质碎米馒头的品质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馒头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荞麦、乳清蛋白、羟丙甲基纤维素对无麸质馒头的质构、比容、感官均有改善作用,最佳配方为荞麦添加量30%、乳清蛋白添加量15%、羟丙甲基纤维素添加量3.5%,在此条件下,无麸质碎米馒头的综合评分为(0.91±0.03)分。

糖浸渍处理对脱水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417

马越1 丁真真1,2 赵晓燕1 陈计峦2 张超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0期

摘要:
研究葡萄糖、海藻糖、乳糖浸渍处理对脱水西兰花颜色、叶绿素、褐变度、复水性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浸渍处理后,脱水西兰花中叶绿素稳定性显著提高,达到136.8 mg/g,比对照组提高65.5%;褐变度仅为0.206,比对照降低72.8%;同时,脱水西兰花中Vc保留率达到65.4%,ORAC值达到276μmol/L TE/g。葡萄糖浸渍处理后西兰花的上述品质显著高于海藻糖和乳糖浸渍处理。因此,葡萄糖浸渍处理可以提高脱水西兰花的品质。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59 浏览:261

李碧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2例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治疗)和观察组(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出血状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状况(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4h出血量、输血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可有效降低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康复进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