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网络舆论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探析 下载:56 浏览:393

李文妍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1期

摘要:
网络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信息传递工具。要正确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社会舆论,体现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本文主要总结网络环境下的社会舆论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思想政治学科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下载:69 浏览:380

于沛林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规范学生的政治行为,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使学生认可和赞同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国家体制、政策方针以及政治思想。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并结合教材内容,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其坚定政治信仰与政治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栋梁之材。

“政治认同”素养课堂教学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 下载:172 浏览:1562

赵小明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从知识培养转向为素质培养,高中政治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还能在深入的学习中明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和意义,在有效的教学指导下学生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完成中国梦的转变,能让学生对国家的发展和党的领导有深入的理解,做好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工作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政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板块的教学为例,探究强化学生真知认同素养的有效措施。

基于政治认同视阈的三个历史决议比较研究 下载:124 浏览:1419

黄明辉 《历史研究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政治认同是同一共同体内成员对于政治体系具有高度的支持力度和信服程度的一系列政治行为,包括系统认知、情感表达、权利诉求、客观评价、坚定信仰等内容。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研究对象,在政治认同视角下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三个决议开展研究,从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的向度中深刻感悟历史自信与政治自觉。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研究 下载:261 浏览:2815

刘正全 《历史研究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民族共同体;同时也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历史演进,主要受到了政治认同、文化趋同、民族共融以及经济融合下各民族利益走向一致的重大影响和推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