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旅游地品牌标志参与性设计研究——日本舞鹤红砖公园旅游标志设计策略解读 下载:37 浏览:455

余家琪 《设计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研究日本舞鹤红砖公园"参加型标志"蕴含的设计内涵与策略,旨在对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有所启示。以背景分析法和系统论方法为手段,从标志识别要素挖掘方式、标志使用方式、标志应用特征三个方面解读舞鹤红砖公园旅游标志中运用的参与性设计策略。旅游地"参加型标志"以更自由的使用规则,促进市民能动性参与标志使用,以更灵活的应用方式,将视觉符号动态化的融入进城市地域性叙述之中,成为地域居民共有的地域品牌。

汉字图形化在旅游地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41 浏览:211

朱腾芳 《中国设计》 年期

摘要:
研究汉字图形化在旅游地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从以形传意、以意生形、形意相融等三方面分析了汉字图形化对旅游地标志设计介入的可行性,阐明了汉字图形化应坚持文化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意蕴美与形式美的协调、图形设计加减法的运用等应用策略。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汉字图形化在旅游地标志设计中可以从汉字的解构和重构、视觉元素的萃取与再设计两个维度进行具体应用的方法。为现代汉字图形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促进旅游地视觉形象的传播。

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7 浏览:296

卓丽娜 史玉丁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6期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微课的教学方法融入到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实践中,以提升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分析微课与"中国旅游地理"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三个维度中的应用,提出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实施的策略,为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提供借鉴。

民国时期铁路旅行指南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嬗变——以环渤海区域为中心(1912—1937) 下载:62 浏览:244

闻虹 曲晓范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铁路旅行指南是民国时期铁路大众化以后大量出现的一种新式资讯类书籍。其内容包罗万象,包括铁路各线运行时刻列表,沿线各站风景名胜推介,商旅、时讯及休闲娱乐设施等内容。以环渤海区域为代表的铁路指南既是施政者发展区域经济、拓展旅游客源的媒介,也是平民百姓行旅生活的指南。铁路指南的文本既展现了近代铁路沿线旅游地空间结构的迁移,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旅游模式的转型。

古村落旅游地社区居民感知研究——以碛口古镇为例 下载:75 浏览:368

刘丽娜1 邵秀英1 王利珍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居民态度与幸福指数等五个方面,对古村落旅游地社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碛口古镇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中,居民的正面感知较强,负面感知相对较弱,对旅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社会影响方面的感知差异较大,随着文化程度和在本地居住时间的增加,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强度逐渐增强。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以朝阳市大平房镇景观规划为例 下载:92 浏览:506

程然 李险峰 《中国建筑》 2020年2期

摘要:
全域旅游日益成为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而乡村景观的建设一直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全域旅游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乡村景观发展特征的归纳,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乡村景观应具备差异化、景区化、生活化的特征。结合朝阳市大平房镇规划实践,阐述了规划思路及功能和空间布局,提出依托旅游体系、整合景观资源、引导村民参与是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乡村景观规划的着力点,探索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的规划方式,希望对国内镇域景观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海洋潜水旅游地研究历程、关键领域与展望 下载:52 浏览:385

马仁锋 盛雨婷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海洋旅游日益风靡全球,全球主要滨海国家都非常重视蓝色国土的旅游活动,海洋旅游亦成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柔性战略之一。海洋潜水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新兴业态,集休闲、康养、运动、冒险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已成为全球海洋旅游的重要载体类型之一。1、潜水旅游是以“潜水”作为主要的旅游动机,区别于其他海洋旅游活动;2、海洋潜水旅游地呈现地域综合体发展,依托陆域港口城市与海洋生物旅游资源,凭借综合性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浮潜、水肺潜水、船潜等各种潜水旅游活动(场所),并满足游客海洋体验需求;3、海洋潜水旅游研究较少关注潜水旅游与自然、人文因素间的关系,目的地适宜性分析多停留在中小尺度,未重视潜水旅游地成长特点与一般规律;4、科学诠释潜水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成长,亟待解剖影响其成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尤其应综合旅游区位机制、成长过程生命周期性、多业态群集与空间竞争/协同理论,深度解析海洋潜水旅游地发展的微观过程、宏观格局与典型规律。未来应重点研究海洋潜水旅游地成长的时—空演化,以及核心海洋生物资源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要素的适应性。

《旅游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设计 下载:89 浏览:756

谢燕娜 张文阳 《地理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旅游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探讨、优化培养目标,依据教学内容深挖思政元素,探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浅析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下载:314 浏览:1650

王屏 《地理研究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在中职院校中的旅游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时代性都非常强的实践性专业,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另外,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旅游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为我国输送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关于数字时代职业教育旅游地理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下载:78 浏览:1490

杨灿梅 《中国职业教育》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职业教育旅游地理课堂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分析了数字时代的特点,旅游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课堂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和技术应用探索的策略,旨在提高旅游地理教学质量,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需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