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日本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两大医学机构介绍 下载:24 浏览:213

惠仲阳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2019年12月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日本同样受到波及。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是日本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线力量,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是日本最高水平的医学研究机构,二者在COVID-19疫情出现后发挥各自职能和作用,开展疫情分析、病毒检测、患者救治、防护办法指导、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活动,为日本应对疫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愿景和使命、发展历程、组织结构、人员经费等方面介绍了两大机构的情况,分析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出,保持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建制化医疗队伍、长期稳定地支持传染病基础和应用研究,对于应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所及其计量分析实践简介 下载:14 浏览:247

郑颖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科技政策是科技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许多科技发达国家均已经成立政策智库来协助政府制定科技创新政策。近年来,作为日本政府科技政策制定的重要咨询机构,日本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NISTEP)基于科学数据定期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及系列研究报告已经成为日本各级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参考。本文总结分析了NISTEP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科学活动,探究其重要数据来源及获取方法,揭示其重要研究案例的指标体系构成,以全面展示NISTEP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科研成就与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有适应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的科技情报的强力支撑。而NISTEP的成功经验可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政策情报的研究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政策智库提供参考。

日本生物安全战略规划与法律法规体系简析 下载:14 浏览:250

陈方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生物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公共健康和社会福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在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逐渐凸显。日本对广义生物安全领域课题的关注由来已久,较早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接轨互动,逐渐发展形成了战略规划与法律法规体系,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指南。本文分析了日本生物安全战略规划体系的特色和要点,梳理了日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重点介绍了日本在传染病防控、病原体等安全管理、生物技术安全管理和生物武器防御方面的法律、规章和指导政策等,总结了日本在生物安全战略规划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启示,并从实践操作层面简要分析了其局限与不足。研究发现,在生物安全相关风险识别、管理和应对方面,日本十分强调各级政府、各行政部门的协调合作;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注重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在推动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关注技术的安全性、伦理和环境评价,开展广泛的公众意见咨询;在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防御能力建设方面,重视发展军民两用生物技术,推进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设施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防卫国际合作。最后,结合我国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浅析日本国家创新体系改革新动向 下载:29 浏览:249

王玲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二战后,依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日本科技实力大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简要分析了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梳理和研究了日本政府改革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措施,包括借助应用研究型公共研究机构强化桥梁作用、构建研发型风险投资生态系统、大力推进开放创新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点启示供中国相关部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参考。

大型工程项目对城市承载力影响评价指标研究 下载:60 浏览:354

郑丽霞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对大型工程项目对城市承载力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始识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研究确定了基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包含6个二级评价指标、23个具体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对现有大型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补充,而且能为评价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支持,为我国在国内外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旅游地品牌标志参与性设计研究——日本舞鹤红砖公园旅游标志设计策略解读 下载:37 浏览:452

余家琪 《设计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研究日本舞鹤红砖公园"参加型标志"蕴含的设计内涵与策略,旨在对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有所启示。以背景分析法和系统论方法为手段,从标志识别要素挖掘方式、标志使用方式、标志应用特征三个方面解读舞鹤红砖公园旅游标志中运用的参与性设计策略。旅游地"参加型标志"以更自由的使用规则,促进市民能动性参与标志使用,以更灵活的应用方式,将视觉符号动态化的融入进城市地域性叙述之中,成为地域居民共有的地域品牌。

赋予设计以灵魂的日本设计大师喜多俊之作品探析 下载:42 浏览:341

王真 吴卫 《设计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对日本设计大师喜多俊之作品的分析与研究,来探求现代设计除形式与功能之外的第三个关注点,为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提供一个可遵循的道路。从喜多俊之的设计作品入手,通过传统材质、传统工艺与以人为本等三个方面的作品特征,结合其实际案例来解读喜多俊之的设计理念,分析他是如何赋予设计以灵魂的。设计中要赋予产品以精神内涵。设计中除形式与功能外,还需要在传统与现代设计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为其注入灵魂。这样的产品才能够使人感觉到亲近,感受到人性化所在。

日本藤幼儿园环境设施细节设计的启示 下载:62 浏览:359

韩凌菊 张蔚 《设计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日本藤幼儿园位于东京都立川市,是日本规模第三大、第一有名的幼儿园。文章通过对藤幼儿园中部分环境设施的分析,探讨幼儿园环境设施设计与教育理念的关系及设计的尺度,为幼儿园环境设施设计的思路提供一般方法。

可持续设计中的简素美学研究——以日本无印良品设计为例 下载:36 浏览:302

聂茜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摘要:
获取一种现代产品设计的美学规律和设计方法。以无印良品这一代表日式禅意美学的世界品牌为例,分析了在可持续设计中地简素美学,其审美理念的渊源,简素美学的研究意义,结合无印良品的设计,分析总结简素美学对当代设计的借鉴意义。总结出通过造物材质的简约之美和衬托质感之美的简素色彩运用,以及强调材质的质感和肌理之美的运用,来设计具有简素之美的产品。这些方法可运用于可持续设计中,以体现产品设计的简素之美。

日本化肥减量增效实现途径及启示 下载:78 浏览:480

王晨珲 李婷玉 马林 贾小红 张卫峰 张福锁 《中国土壤》 2020年1期

摘要: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生产和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但日本通过科技和政策的带动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农业生产和环境协调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在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也同样由于过度追求产量,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而后出台的一系列农业环境政策极大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如日本政府于1992年提出了"环境保全型农业"理念,并颁布许多法案和措施来推动其发展进程,成立了"环境保全型农业对策室"专门负责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政策的实施和相关技术的试验与论证。此后颁布的环境三法,《家畜排泄物法》、《肥料管理法》以及《持续农业法》,使化肥及有机肥的合理安全生产、管理及施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下来,为日本的节肥增效奠定了法律基础。技术层面,日本通过推广优质品种,采用土壤复壮、机械深施和缓控释肥料等技术实现了农产品高品质和低投入,其中日本农协对技术传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有机食品和生态农户的认证制度使得环保型农业生产模式得到大规模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和日本存在相似之处,解决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可以借鉴日本在节肥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经验,如化肥和有机肥的规范化管理,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以及环保生产认证制度等。

日本女子传统服饰的设计特点——以解读《日本国志》中女子服饰为中心 下载:35 浏览:363

林莹莹 宋云鹤 《中国设计》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挖掘传统文献中的传统服饰并分析其设计特点,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灵感。以解读黄遵宪《日本国志》中关于日本女子传统服饰的相关资料为中心,搜集整理其他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运用论述法、图片展示法来呈现日本女子传统服饰的设计特点。根据《日本国志》的相关资料,结合服饰实物的观察,可以发现日本女性传统的"服"与"饰"在设计上有这样几个特征:"服"根据社会阶层而量体打造,具有浓重汉唐风格;"饰"具有较强的修饰性、实用性、独立性和兼容性。

晚明版画《水浒》的兴衰及其在日本浮世绘中的“嫁接” 下载:93 浏览:500

程国栋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中日两国的《水浒》版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且具有接续性。通过对晚明时期的中国《水浒》版画和江户时期的日本《水浒》版画的整理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制作语境和美学思想方面的差异:中国成熟型的水浒图作品和本民族传统的白描艺术表现出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显得优美洗练,"柔"大于"刚";而日本代表性的水浒画作以豪纵为美,手法铺张、情感激烈,雄肆有力。前者对后者的产生有直接影响,而后者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的是一种对前者的"嫁接",而非简单传承。且日本浮世绘在对晚明《水浒》文本的接受过程中兼收其木刻版画的艺术滋养,总体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936年澳日贸易争端探析 下载:18 浏览:181

王小欧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1936年5月22日,澳大利亚实行"贸易转移政策",旨在"平衡"与所有"客户"的商品贸易,实则给予英国以极大的优惠,对日本的棉制品和人造丝制品进口实行苛刻的关税条件,从而引发两国长达7个月的贸易争端,最终以各退一步而不了了之。此次贸易争端因涉及英国的利益而通常被理解为是澳大利亚"讨好"英国的产物,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对这场贸易争端进行探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而且对认识今天的贸易争端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彩管部队”:侵华战争时期日本随军画家研究 下载:50 浏览:261

李亚航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内阁发起了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以纠集全国力量支援战争。在此过程中,大批画家经日本陆海军组织派遣,随军前往中国进行侵略战争"记录画"的创作,并美其名曰"彩管报国"。他们虽目睹了日军侵略的暴行,但绝大多数接受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洗脑,创作了一系列绘画,弘扬日军"辉煌战绩",捏造日军占领地"祥和"景象,鼓吹"大东亚共荣",宣扬"为国牺牲",成为当时日本美术界的主流。

试论日本的两次“交通战争” 下载:37 浏览:243

孙雪梅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日本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增加。1959年至1960年间,日本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超过2万,令其深感"车祸猛于战争",遂将此种状态称之为"交通战争"。日本的"交通战争"前后发生了两次,本文在追溯其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探究其所采取的对策与取得的经验,进而对其为避免"交通战争"再度出现而做的努力予以评介,以期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生长的墓志——从范仲淹撰《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看后人的改易 下载:56 浏览:207

王瑞来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记录墓主一生业绩的墓志,作为个人传记,其史料价值颇受重视。墓志文本在刻石入土之前常常出于某种原因被改动,入土之后便已固化。不过,也有超出常识的特例,为好友滕宗谅写过《岳阳楼记》的范仲淹,还为其撰写过墓志铭。对照收录在范仲淹文集中的文本,令人惊讶地发现,县志中收录的署名范仲淹的墓志,有了极大的改变,出现了撰写之后几十年"未来世界"的事实。这例石刻史料被改写的个案警示我们,貌似可靠的"地下史料",也不可尽信,需要审慎辨析。

作为“文明”输出的明治维新——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几个事例为中心 下载:67 浏览:273

刘岳兵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东亚第一个近代"文明"国家。在明治时代,日本为了证明自己是文明国家,一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方面向世界输出其"文明"。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将明治维新作为"文明"输出到中国,既有学界的作用,也有官方的背景;既有输出方面的动力,也有接受方面的需要。重野安绎的《大日本维新史》和大隈重信的《开国五十年史》就是很好的例证。只要以文明的手段输出"文明",客观上还是能够起到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作用。从"文明"输出的视角来看明治维新,可以加深对明治维新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理解。

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舆情分析——以对日本核心报刊社论的考察为例 下载:47 浏览:391

李轶豪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日本三大报纸社论的梳理,分析总结随着新冠疫情变化日本舆情关注点的转移趋势。在疫情初期,由于对新冠病毒缺乏了解,以呼吁提高警惕为主。随着疫情严重的中心从中国向欧美等地转移,舆情关注点也呈现出中国-欧美-发展中国家的移动趋势。从日本报纸针对中国的社论中可以看出,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并没有改变对中国的固有印象和评论视角。为主动塑造在国际抗疫活动中的形象,中国媒体应主动出击、引导舆论、掌握话语权,善用"借力打力",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日本选择性记忆的酿成环境 下载:59 浏览:364

周颂伦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关于战争认识,日本某些政治活动家以选择性记忆应付,已是有目共睹。在作出彻底悔罪认错之前,这种局面还会延续。致使日本长期以来一贯持以该立场的原因,有诸说评论。自日本战败投降以来,其所处国际政治之冷战背景,虽有讨论,但未及细节,仍有深入研究必要。美国对细菌战事实的隐匿、对细菌战战犯的包庇,分割占领计划的无疾而终,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向适应冷战需要倾斜乃至转变,构成了日本选择性记忆的酿成环境。

基于日本广告创意的中国本土化广告创意发展探析 下载:54 浏览:363

曹文迪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摘要:
面对当今中国眼花缭乱的广告市场,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创意审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将会是中国当今以及未来几年内持续探讨的话题。在亚洲文化中,日本设计一直作为一股独特的力量影响着这个世界,并受到来自全世界的青睐。因此,中国广告想要在世界舞台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就不可或缺对于日本广告设计的深入研究。文章将浅析日本广告设计的精髓,及其创意形成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思维模式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并由此给出针对中国本土化广告创意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