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活饮用水中六六六、滴滴涕、六氯苯测定方法的优化 下载:59 浏览:454

王佳1 王珊1 郭爽1 高勤叶1 赵彩会2 李宏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6期

摘要:
文章综合现有国标中关于六六六(BHC)、滴滴涕(DDT)和六氯苯(HCB)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取样量、萃取剂量、分离程序等进行方法优化和验证,采用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InertCap 5石英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在0.025~0.5μg/L添加水平下,六六六、滴滴涕、六氯苯9种物质的平均回收率为92.5%~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0.9%~4.5%,方法检出限为0.01~0.04μg/L。优化后的方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具有实用价值。

场地土壤有机氯污染物暴露途径贡献率分析 下载:53 浏览:369

苏燕1,2 程卫国1,2 李亚斌1,2 王坚1,2 梁坤3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0期

摘要:
场地污染物的暴露途径对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评估结果具有显著影响,选择化工、制药等场地中常见有机氯污染物作为研究重点,探究场地土壤中常见有机氯污染物经不同暴露途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挥发性有机氯污染物(氯苯类、氯代烃类)主要的致癌风险与非致癌危害熵的主要暴露途径为室内空气入侵或经口摄入,通过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挥发性气体的贡献率大于75%,经口摄入土壤中污染物的贡献率大于20%(1,2,3-三氯丙烷除外,其经口摄入土壤中污染物的贡献率达98%)。半挥发性有机氯污染物(有机氯农药类、多氯联苯类)的主要致癌与非致癌风险暴露途径为经口摄入及皮肤接触,通过经口摄入土壤中污染物的贡献率大于70%,通过皮肤接触吸收土壤中污染物的贡献率均大于25%。

提高氯电解池的利用率 下载:89 浏览:489

魏玲艳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原油开采难度增大,采油助剂的使用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其中含有有机氯的采油助剂的使用导致原油中有机氯含量增加,进而影响炼化生产。检测原油有机氯使用的仪器是"ZWK-2001型微机硫氯分析仪",氯电解池是其核心部件,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大约每2个月报废1个氯电解池。为降低检测成本,延长电解池的使用寿命,贯彻节能减排的理念,研究出了在氯电解池中补加醋酸银的方法,提高了氯电解池的利用率,验证了补加醋酸银后的氯电解池与新购入的电解池对原油有机氯检测结果无影响。

油井缓蚀剂缓蚀率检测方法的改进探讨 下载:41 浏览:256

刘淑娟 高胜华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7期

摘要:
采油用油井缓蚀剂产品检测标准是Q/SH 1025 0389—2005《缓蚀剂技术条件》,其中分析了缓蚀率的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钢片腐蚀失重值超出标准要求值的10%~40%,导致缓蚀率检测结果失准等情况。分析了影响缓蚀率检测结果的N80钢片、溶解氧、有机氯含量、实验水样等因素,通过改进水样处理方法、增加有机氯离子含量的检测项目等技术措施,优化了缓蚀率的检测方法,检测质量提高了26%。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 下载:46 浏览:398

张洋阳 邵娟 杨存满 孟静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MS)对水中34种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检测的方法。探究萃取头类型、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离子强度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纤维头、萃取时间为20min、萃取温度70℃、氯化钠(Na Cl)加入量2. 0g时,萃取效果较好。使用弱极性HP-5MS (固定相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柱分离,三重四级杆全扫模式定性,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 MRM)联合内标法定量,方法线性范围4~400ng/L,相关系数(R2)大于0. 99,方法检出限为3. 5~8. 5n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0. 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98%~15. 8%。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 下载:53 浏览:366

张洋阳 邵娟 杨存满 孟静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MS)对水中34种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检测的方法。探究萃取头类型、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离子强度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纤维头、萃取时间为20min、萃取温度70℃、氯化钠(Na Cl)加入量2. 0g时,萃取效果较好。使用弱极性HP-5MS (固定相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柱分离,三重四级杆全扫模式定性,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 MRM)联合内标法定量,方法线性范围4~400ng/L,相关系数(R2)大于0. 99,方法检出限为3. 5~8. 5n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0. 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98%~15. 8%

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 下载:364 浏览:3830

韩军文 《土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的效果,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即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通过对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研究背景进行分析,明确其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随后介绍了实验材料设备,并着重对实验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着较低的检出浓度与较高的精密度,同时回收效果也非常好,检测结果准确,能够满足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和8种有机氯农药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下载:378 浏览:3871

于建飞 《土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为了给土壤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的前处理过程提供一些参考,文章利用实验探究法,介绍了超声波处理法、酸性硅胶柱净化法在土壤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前处理环节的应用。得出:超声处理后的16种多环芳烃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5.9%~101.8%之间,超声处理后8种有机氯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6.9%~109.5%之间;酸性硅胶柱净化后的16种多环芳烃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1.2%~111.5%之间,酸性硅胶柱净化后8种有机氯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8.6%~112.3%之间。表明前处理方法对土壤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的检测回收率具有较大影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