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IFML对富互联网应用的扩展 下载:79 浏览:265

曹荣凯 刘晓燕 李丹丹 《数据与科学》 2019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富互联网应用程序为Web应用程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早期标准的WebML(Web建模语言)已不能满足富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交互流建模语言(IFML)与早期的建模语言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性,首先对IFML满足到富互联网(RIA)应用结构进行了分析,其次对IFML不支持的结构进行扩展。

基于IFML和UML生成语义Web用户界面 下载:61 浏览:325

李丹丹 刘晓燕 曹荣凯 《数据与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语义Web应用程序的广泛应用,市场上对语义Web用户界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带注释的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流建模语言(IFML)的语义Web用户界面模型驱动开发方法。首先利用对象管理组织(OMG)最近采用的新的用户界面建模标准IFML,完成应用程序需求分析的建模设计;然后,分别设计了转换规则,将IFML模型转换到HTML5平台,UML模型转换到ODM模型,并通过转换工具ATL实现规则转换。最后,结合HTML5模型和ODM模型,作为Acceleo工具的输入,生成带注释的语义Web应用。

基于IFML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下载:64 浏览:324

曹荣凯 刘晓燕 朱汇龙 乐婷婷 李丹丹 惠子青 《数据与科学》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满足公司对Web应用程序的广泛需求,以及具有相关技术的IT人员的长期短缺。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交互流建模语言(IFML)模型驱动转换的方法来生成用户界面。该建模语言是在一种名为WebRatio的开发工具下进行模型与界面交互。该工具具有代码生成功能,可生成即时发布的Web和跨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

异步联网条件下内蒙古电网的短路电流问题 下载:95 浏览:502

李丹丹1 武海燕1 张爱军1 陈湘2 刘石川1 刘会强1 《电力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内蒙古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运行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以2023年内蒙古电网规划网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内蒙古电网和华北电网的背靠背直流输电异步联网模型。采用PSD-SCCP短路电流计算程序对内蒙古电网异步联网工程接入前后的220kV、500 kV母线进行全网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扫描可知,异步联网工程投运后,能一定程度降低内蒙古电网的整体短路电流水平,尤其对临近换流站的母线短路电流水平的限制效果非常明显;但对于短路电流超标严重且距离换流站较远的地区,限制效果不明显,从而验证了异步联网方案对短路电流限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因此,2023年内蒙古电网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可以采取异步联网方案与其他传统限制短路电流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来应对。

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策略研究 下载:138 浏览:1406

李丹丹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题材的绘本从传统文化节日中汲取资源,运用绘本特有的文学叙事功能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体现着特有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幼儿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绘本阅读中,既可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又能够体味民族文化之美。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与绘本阅读相结合的幼儿教育价值,再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与绘本阅读相结合的策略进行了相关探讨和研究。

新版初中化学教材科工整合内容设计特征分析 下载:67 浏览:405

曾涛1 李丹丹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0期

摘要:
通过研究科工整合的理念,梳理、归纳初中化学教材中科工整合内容的类型、整合方式和呈现方式上的新特点,并对新教材中科工整合的内容设计进行特征研究,由此了解教材设计的情况,进而为优化教材设计和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菌藻协同对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58

曾天宇 1陈曦2 徐慧敏2 孟顺龙1,2,3 金渝钦3 胡庚东2 李丹丹2 裘丽萍2 宋超2,3 范立民2,3 徐跑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为探索添加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水环境、生长性能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1 000L聚乙烯桶中进行试验,共设置空白组(饲喂基础饲料)、小球藻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和菌藻混合组(水体中同时添加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菌)4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50尾体质量为(11.71±0.90)g的大口黑鲈,进行60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与空白组相比,加藻/菌试验组水体中所测理化指标总体上均有所优化,各试验组总氮、总磷和溶解氧含量差异较小,而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相差较大,尤其是菌藻混合组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在多数时间点均达到了最低水平(P<0.05);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的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空白组有所增加,但仅菌藻混合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过程中,与空白组相比,加藻/菌试验组鱼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溶菌酶(LZM)活力总体上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菌藻混合组的抗氧化效果更好。研究表明,在水环境中添加小球藻或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以改善水质环境,促进大口黑鲈生长,提高其抗氧化和免疫能力,藻菌协同效果更优。

春秋两季西大洋水库生态修复示范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下载:52 浏览:333

郭楠楠1,2 李丹丹2,3 陈曦2,3 齐延凯2,3 宋超2,3 范立民2,3 裘丽萍2,3 孟顺龙1,2,3 陈家长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解西大洋水库示范区内春秋两季浮游植物种类、丰度和生物量变化,分别于2018年10月秋季及2019年5月春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秋季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3属93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30.34mg/L,浮游植物密度为4745.39×10~4cells/L;春季共鉴定出8门52属82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1.19mg/L,浮游植物密度为367.52×10~4cells/L;春秋两季优势种更替较为明显,相似度仅为11.7%;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春、秋两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87、4.19,为典型的蓝-绿藻为主的群落结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春秋季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与NH+4-N、SD和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水温(T)、Chl-a、CODMn、NO-3-N、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西大洋水库示范区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群落结构较稳定,修复工程对示范区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积极作用。

浅谈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 下载:263 浏览:1654

​李丹丹 《电路系统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区块链技术被视为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之后的又一项颠覆性技术,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信任最小化的特性已经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在区块链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中,电子档案管理备受人们关注。通过在电子档案管理中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对电子档案的获取、归档等都有明显的助益。本文从区块链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现状入手,对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 下载:336 浏览:2994

李丹丹 《数据与科学》 2021年5期

摘要:
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下,大数据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呈现出了日趋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此,需要依托于大数据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展开探索,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加快档案管理效率,保障档案资源的更好利用。为此,文章首先对大数据时代对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进行阐述,而后进一步探索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的可行性策略。

“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食品加工安全控制》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258 浏览:2577

任媛媛 韩俊华 李丹丹 饶欢 赵丹丹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5期

摘要:
《食品加工安全控制》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学位课,针对本门课程的传统教学现状,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慕课平台开展讨论式并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对食品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 下载:423 浏览:3256

李丹丹 《数学应用》 2023年12期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数学教学理念的约束,不再是“灌溉式”课堂。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小组成员之间彼此相互启发、互动,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独立研究与探索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协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既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