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块链与区块链技术
1、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由最小单位区块构成,包含两部分:区块头用来链接到前一个区块;区块体用来记录事件更新的数据,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及自治性特点。
2、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一种创新型技术,而是将许多已有的学科整合形成的,一种实现数据公开、透明、可追溯的产品架构设计方法,其核心技术有以下几种。
⑴分布式账本。分布式账本展现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特点。所有数据存储于系统的所有节点中,系统中的任意节点都有可能完成一笔新的交易,每笔新交易由完成节点采用分布式结构广播至全网其他所有节点中。系统通过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记账、分布式传播的方式,保证每个节点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的合法性。
⑵非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保障了区块链匿名性特点。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可公开的,而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为了保障节点隐私,非对称加密技术需要密钥——公钥和密钥私钥成对出现。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易时,无需公开身份,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保证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⑶共识机制。共识机制给予了区块链不可篡改性特点。它主要解决系统节点之间如何对记录的有效性达成共识。目前区块链共识机制主要有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股份授权证明。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据分析,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4.智能合约——自治性。智能合约显示了区块链自治性特点。系统可以不依赖于任何“人”或机构,自动地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区块链带来的去信任、不可篡改、不可逆特性避免了恶意行为对合约正常执行的干扰。将智能合约以编码形式写入区块链中,
由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保障存储、读取、执行的整个过程,透明可跟踪。
二、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防止档案被恶意删改
在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确保档案信息真实性与安全性。档案信息代表的是真实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因而必须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防止档案被恶意删改。而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电子档案的存储结构,即变为分布式存储,可以协同各个部门,包括档案行政主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保管机构等;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构建档案信息网络,加强网络节点获得档案副本的唯一性设置,同时确保获取的档案副本真实有效。对于每一个网络节点,要设置公钥、私钥以及签名等权限,确保档案信息访问安全得到保障。每一个网络节点都要加强防删改设置,一旦其中一个节点出现删改行为,其他的节点也会立即收到信息反馈,在这种系统状态下,若想实现对其中一个节点信息的删改,则要征求其他节点的同意,由此来避免出现随意删改档案信息的行为。
2、去中心化与安全存贮优势
中心式管理模式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即对中心节点的过分依赖,而这种依赖极可能会成为中心式管理模式的一个致命弱点。在中心式管理模式下,档案只存储在相应的档案保管机构内,我们只有通过档案保管机构才能够获取到档案。这样一来,当档案保管机构发
生突发事件、重大变故或自然灾害的时候,由此机构保管的档案就可能会遭到破坏甚至是消失。因此,对于采用中心式管理模式的档案管理系统来说,中心节点的安全是保证整个系统
正常运作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中心点故障的发生。当我们采用中心式管理模式来管理纸质档案的时候,中心点故障一般是由地震、火灾等因素引起的,为了避免此类中心点故障带来的麻烦,一般采用异地保管机制,即将档案复制保存在另一个地方,当档案保管机构出现意外时,还可以从另一个地方获得这些档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中心点故障的问题。而我们在采用中心式管理模式来管理电子档案的时候,除了突发事件、重大变故或自然灾害能引起中心点故障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为因素也可能会导致中心点故障,那就是非法入侵。而这个因素对纸质档案的影响较小,这是因为纸质档案的载体比较特殊,在对其进行非法入侵的时候会受到档案保存地点的限制。但是电子档案储存在一个电子设备中,只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对这些电子档案进行破坏,而不受保存地点的限制。因此,我们在采用中心式管理模式来管理电子档案的时候,发生中心点故障的可能性就要比纸质档案大,我们也就需要建立更加强大的保护机制来确保中心节点的安全,但是这种保护机制不仅需要基本的技术支持还需要特定的监控系统来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这样一来,就会给档案保管带来巨大的开销。而区块链技术则是将档案储存由原来的中心式变成了分布式,实现了去中心化,在每个节点中都保存一份完整的档案,当一个节点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到其余节点的正常工作,通过其他的节点依然可以获取到完整的电子档案,从而保证了电子档案的存贮安全。
3、可追溯性应用
档案数据溯源区块链溯源,指加入到区块链中的记录被永久存储,区块链中的每一笔交易记录中均绑定了交易者信息,被完整记录和追溯。区块链中的数据信息全部存储在带有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里,具有极强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区块链中任意两个区块间都通过密码学方法相关联,可以追溯到任何一个区块的数据信息。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文件管理平台中,区块链中保存的是所有区块的完整数据,并且由于时间戳与哈希指针的存在,可以实现对所有数据的追溯[3]。比如对于档案部门来说,利用区块链+人事档案追溯,人事档案转递的流程可以做到完全透明、可追溯,从人事档案链条的任一点都可以快速定位到源头,方便其管理、追责。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如果人事档案出了问题,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在短短几分钟之内立即就可以查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区块链溯源将给其带来便利,用人单位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很方便地获取个人人事档案信息,诸如高中档案、大学中的学习档案、派遣证或三方协议等数据。
三、结束语
区块链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系统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实现信息化技术,而是为了实现档案管理自身的价值。档案管理关系到企业及员工的未来发展,并且会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只有真实、有效、可靠的档案数据才能真正服务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毛路,陆静怡.区块链技术及其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政务,2018(2):2-14.
[2]吴博艺.区块链技术在人事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档案时空,2019(04).
[3]林昕,黄少华,聂云霞.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SWOT分析[J].山西档案,2019(04):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