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温度花生壳生物炭孔隙特征及其差异 下载:36 浏览:368

付仲毅1 于晓娜1 张晓帆1 李志鹏1 凌天孝1 周涵君1 孟琦1 张胜2 叶协锋1 《土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评价花生壳生物炭农业与环境领域应用价值与潜力,该研究分别在100~800℃条件下制备花生壳生物炭,测定其孔隙参数,以期了解花生壳生物炭在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的孔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00~500℃条件下制备的花生壳生物炭以中孔和大孔为主,其吸附解析等温线为Ⅱ类吸附等温线,迟滞回线属于H3型,孔隙结构主要由狭缝孔构成;600~8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以微孔为主,其吸附解析等温线为Ⅰ类吸附等温线,迟滞回线属于H4型,孔隙结构主要是锥形孔。当热解温度从100℃上升至600℃过程中,BET比表面积、比孔容均呈上升趋势,同时t-Plot微孔比表面积、t-Plot微孔孔容、中孔比表面积、中孔孔容也均在600℃时基本达到最高水平。花生壳生物炭的孔径分布随温度的变化非常明显,孔峰主要在3~5 nm处,100~600℃条件下峰值表现为升高趋势,600~800℃条件下峰值逐渐降低,与比表面积分布图结果相一致。花生壳生物炭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1和体积分形维数D2均在600~800℃条件下水平较高,高热解温度导致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有所增加,生物炭表面更加粗糙。根据花生壳生物炭在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的孔结构变化规律,为花生壳生物炭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实现花生壳综合高效利用。

基建矿山大水矿床排水系统优化研究 下载:44 浏览:384

焦永富 程中平 李志鹏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司家营南区第四系含水量丰富,基岩裂隙含水丰富,局部沟通联系导致断层破碎带含水量大,施工极易造成突水淹井。针对该地区井下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遇到大型断层破碎带,进行了设计施工优化,降低了破碎带注浆治水支护成本。

司家营南区采矿方法优化研究 下载:69 浏览:324

李志鹏 程中平 郑璐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司家营南区设计年产铁矿石2 000万吨,目前已完成竖井掘砌施工,平巷施工已揭露矿体。结合现场揭露情况及初步设计,对采矿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从矿房布置、损失贫化率、矿房底部结构、出矿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适合司家营南区的采矿方法及布置参数。

止浆墙注浆治水在复杂地质条件巷道掘进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88 浏览:355

刘辉 李志鹏 吴迪 鲁爱辉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构造裂隙发育的大水矿床,在断层影响带区域掘进时,通常会遇到围岩极其破碎并伴有大量涌水的情况。由于工作面围岩破碎、承压能力差,在工作面上直接打钻无法成孔,更加无法进行探水注浆。采用止浆墙注浆治水,先施工止浆墙对工作面进行封堵,再对工作面与止浆墙之间的空隙进行注浆填充,填充完毕后可实现对工作面前方巷道注浆治水。

基于A-100钢激光直接沉积成形技术的前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 下载:608 浏览:3646

王华明1 李志鹏2 王岩1 《光电子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介绍了A-100钢激光直接沉积成形工艺在起落架上应用的研制流程,开展基于A-100钢激光直接沉积成形技术的前起落架典型元件(耳片、螺栓和圆筒)静力和疲劳试验、全尺寸典型接头静力和疲劳试验、全尺寸前起落架静力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进行前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为结构减重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土地储备相关问题的研究 下载:176 浏览:2500

李志鹏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1年9期

摘要:
土地储备可以满足各地区建设用地需求,为各类建设项目提供合适的土地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目前土地储备工作在实际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对土地储备的作用和价值没有一个正确认知,工作开展时存在运作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要想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则需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根据各地区项目建设需要进行针对性土地储备,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土地储备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地下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技术分析 下载:210 浏览:2144

李志鹏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3年10期

摘要:
地下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技术是一种在地下矿山中利用尾矿或其他填充物将采空区域填充的方法。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对于矿山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地下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现状、优势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该技术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推动充填采矿技术在金属矿山中的应用。

发展智能化矿山应与采矿工艺技术深度融合 下载:234 浏览:2475

李志鹏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2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的发展与建设,当前各行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都越来越强,这也是促进采矿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采矿工艺在应用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此外,设备、操作程序等也有待提升,应根据不同环境、地质条件,合理的选择并应用先进技术。如何在采矿工艺方面进行完善,在提升资源开采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是有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智能化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发展智能化矿山应与采矿工艺技术深度融合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