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54 浏览:388

李飞1,2 陈力1 郝晓军1 陶雁亭1 曹怡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悬韧带长度,研究晶状体悬韧带的长度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度轴性近视眼组和正视眼组各30例,均接受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植入同一类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用UBM测量两组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前房深度、IOL偏心量、IOL倾斜度。结果两组内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悬韧带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4个钟点位悬韧带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轴性近视眼组眼轴长度及平均悬韧带长度长于正视眼组(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眼轴长度与平均悬韧带长度呈正相关(r=0.897,P<0.05)。正视眼组及高度轴性近视眼组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较术后1个月上升,组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眼组及高度轴性近视眼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IOL偏心量、IOL倾斜度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悬韧带的长度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且悬韧带长度的增长可表现为IOL不稳定性增加。

面向对象智能电能表远程费控应用情况分析及优化 下载:33 浏览:324

高波1 高媛2 李飞1 武超飞1 唐如意3 付超4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面向对象智能电能表现场应用过程中远程费控成功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数据统计分析及实验室、现场测试,并就分析出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流程优化及通信模块响应配置优化建议,同时提出依托计量现场作业终端及采集运维闭环管理机制,有效弥补远程费控失败造成的不利影响。

采集终端时钟错乱问题分析及处理 下载:89 浏览:514

李飞1 王达2 马志恩3 杨鹏1 张琳1 王鸿玺1 李羽中1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在运采集终端时钟错乱现象,造成无法正常抄读电能表数据问题,通过对故障终端时钟电路功耗测试和其时钟电路设计原理的分析,认为时钟供电电池欠压是导致采集终端时钟错乱的主要原因,提出利用无线公网基站GPS时钟实现采集终端自对时的处理措施,该措施可有效避免由于时钟电池欠压引起的时钟错乱问题。

储能系统在区域电网一次调频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0 浏览:450

李飞1 肖仕武1 徐歌1 宋瑞华2 张媛媛2 《电力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储能系统具有响应迅速、跟踪精确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区域电网的一次调频时,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电网暂态频率特性。为了实现储能系统与区域电网中常规机组一次调频的配合,基于区域电网的一次调频理论模型,分析了常规机组独立参与一次调频时及与储能系统配合参与一次调频时的各自特性及相互配合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常规机组作为一次调频主体,储能系统承担功率缓冲的配合原则;并提出了包含改进下垂控制、调频退出控制及能量管理控制的完整的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ATHLET程序低压下过冷沸腾模型评价和修正 下载:83 浏览:377

李飞1 刘晓晶2 沈峰1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低压下过冷沸腾流动提出一种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一维热工水力模型程序中对空泡份额影响较大的本构关系,如壁面蒸发模型和漂移流模型。将新模型应用于ATHLET/MOD2.1A版本,新修改的程序与公开发表的一系列低压过冷沸腾实验数据和ATHLET原程序进行对比验证,对比结果显示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水相中微波辅助合成喹唑啉-4(3H)-酮类衍生物的研究 下载:42 浏览:432

李震1 刘圣亚2 李飞1 孔迎春1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6期

摘要:
开展了2-卤代苯甲酰胺与腈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喹唑啉-4(3H)-酮类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辅助条件下,生成的喹唑啉-4(3H)-酮类衍生物的速率均较常规加热条件下增大,并且2-碘代苯甲酰胺比2-溴苯甲酰胺活性更高。一系列的喹唑啉-4(3H)-酮衍生物被高效地合成出来,最高产率达到89%。

基于abaqus仿真的钛合金切削稳定性分析 下载:62 浏览:401

李飞1 骆骏德1 李楠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钛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其难切削加工的特性一直制约其广泛应用,而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对钛合金加工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仿真钛合金材料TI6AL4V的高速切削过程,并进行分析,通过不同速度下的热流向向量、温度分量、力分析,得出刀具振动跟切削速度有关,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

垫板装配尺寸对铝蜂窝切割机精度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445

李飞1 苏泽盛2 肖雨1 马文朝1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铝蜂窝夹层板在航天航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芯子材料是铝蜂窝叠层块经切割并展开后得到的蜂窝铝芯,因此,蜂窝叠层块的切割尺寸精度直接影响蜂窝夹层结构的尺寸精度。本课题组设计了一台铝蜂窝叠层块切割机,本文通过调整铝蜂窝叠层块切割机前后垫板的装配尺寸,并进行铝蜂窝叠层块切割实验,得到调整前后切割铝蜂窝叠层块的宽度尺寸公差。实验表明,铝蜂窝宽度尺寸精度受前后垫板装配尺寸影响。

垫板装配尺寸对铝蜂窝切割机精度的影响 下载:17 浏览:182

李飞1 苏泽盛2 肖雨1 马文朝1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铝蜂窝夹层板在航天航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芯子材料是铝蜂窝叠层块经切割并展开后得到的蜂窝铝芯,因此,蜂窝叠层块的切割尺寸精度直接影响蜂窝夹层结构的尺寸精度。本课题组设计了一台铝蜂窝叠层块切割机,本文通过调整铝蜂窝叠层块切割机前后垫板的装配尺寸,并进行铝蜂窝叠层块切割实验,得到调整前后切割铝蜂窝叠层块的宽度尺寸公差。实验表明,铝蜂窝宽度尺寸精度受前后垫板装配尺寸影响。

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94 浏览:517

​张志强1 代秋声2 李飞1 高飞2 荆亚新2 毕偌男1 王振方2 陈蓉蓉1 许利达2 殷代强2 于中华1 张强1 徐如祥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探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6月13日应用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扫描地点为急诊室13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56例、手术室69例、救护车35例,疾病分类为脑外伤68例、脑出血122例、脑梗死120例、脑肿瘤59例及面肌痉挛等22例。从391例受检者中随机抽取35例同时行美国进口8层移动CT头部扫描,其中脑外伤12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脑肿瘤3例、面肌痉挛等2例。比较16层移动CT与8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分辨率及成像质量、辐射剂量、个人功耗及性能稳定性。结果16层与8层移动CT脑组织图像分辨率分别为91 p/cm、71 p/cm。2种移动CT头部扫描断层成像均符合诊断要求。8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82.52 mGy,而16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40.43 mGy,较8层移动CT下降51.01%。8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47 kW·h,16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29 kW·h,较8层移动CT下降38.30%。16层移动CT性能稳定,在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故障,而8层移动CT同期发生2次停机故障。结论16层移动CT的成像质量达标,且图像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功耗低,性能稳定。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