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密云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81 浏览:514

王世雷1 王奋忠1 周宁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6期

摘要:
自2015年被水利部列为北京市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唯一试点单位以来,密云区结合自身实际,与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和区委党校密切配合,开展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活动,共开设水土保持培训班8期,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新招录公务员915人次。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进党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强化了学员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意识,为密云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总结了密云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的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对策。

浅析水土保持新理念新领域 下载:82 浏览:469

潘永安 王巧利 何文虹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推进,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土生态学、景观水保学、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等新理念,生态清洁小流域、城市水土保持、立体绿化、生态边坡等新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在梳理和总结水土保持新理论和新领域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要积极适应和吸纳这些新变化,以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美国东部黑核桃的水土保持应用研究 下载:84 浏览:475

​贾立海1 侯克1 李新旺1 贾永国2 徐淑贞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期

摘要:
对美国东部黑核桃的枯落物持水性、林冠截留雨水能力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8年生以上成龄具美国东部黑核桃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14%,每公顷枯落物约有6.13 t,每次降雨最多可吸收19.25 t雨水;黑核桃林下0~20 cm土层含水率平均为13.79%,对照空地为10.69%,比对照提高3.10百分点;美国东部黑核桃林冠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变化可分为快变期、渐变期和稳定期,在日降雨量0~20 mm范围内,林冠截留量随着日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可达到最大值6 mm。美国东部黑核桃林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入渗、截留降水、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可在水土流失治理区示范推广。

宝鸡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与思考 下载:87 浏览:495

吴建锋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7期

摘要:
近年来,宝鸡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生态修复为目标,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给全市水土资源利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实施江河治理工程、涝池修复整治、水生态工程、城市水土保持、水保示范园建设、水保动态监测等,以推进宝鸡市水保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湖州市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与思考 下载:76 浏览:439

丁新新1 魏阜森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6期

摘要:
浙江省湖州市作为"两山"理论诞生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主要实践经验是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综合消减山区水土流失;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防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进入新时代,对照高标准,湖州市积极推进水土保持改革试点,将在建设项目承诺报备制、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积极有益的探索。

GPS RTK测量系统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76 浏览:472

郑梅强 何彦立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5期

摘要:
按照水利部关于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为推进水土保持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会宁县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总站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对GPS RTK测量系统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明确了GPS RTK测量系统在项目管理中的技术要求,并针对GPS RTK测量系统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为今后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会宁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做法和成效 下载:79 浏览:484

郑梅强 何彦立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2期

摘要:
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是水利部为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监管着力推行的重点工作。根据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会宁县从抓数据入库、破解资金短板、提升工作能力,抓规范设计、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抓信息监管、强化组织管理、靠实工作责任等方面,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认真摸索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初步掌握了信息系统服务基层工作的技巧,并对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思考,对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提出了建议,初步实现了以信息化建设引领、监督和服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论新时期乡镇水土保持工作强化途径 下载:83 浏览:469

陈裕民 陈新保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2期

摘要:
乡镇水土保持位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最前沿,搞好乡镇水土保持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更是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乡镇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党政领导不够重视、群众水土保持意识不强、水土保持队伍力量薄弱、经费没有保障、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乡镇党政重视到位、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不懈抓"国策"教育、聘请村级水土保持巡查员、保障工作经费等具体建议。

强化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首都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下载:82 浏览:464

周嵘 陈芳孝 赵宇 杨元辉 杨坤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探索"天地一体化"监管模式,不断完善监测网络体系,出台地方性标准规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平台组成的北京市水土保持信息化体系,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监测提供了支撑。

从法院角度看行政执法工作 下载:91 浏览:476

陈芳孝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和非诉执行案件时,重点审查其合法性这一特点,列举出了法院合法性审查的相关内容及对应的问题,并指出了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案件和非诉案件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法院开庭程序,提出了应诉中需要注意的相关环节和事项,介绍了法院可能的判决方式,希望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对行政管理者与执法者有所帮助。

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76 浏览:488

杨坤1 叶芝菡2 钟莉1 张超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监测网络、监测技术和管理体系、监测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以及新时期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要求,探讨了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包括: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完善与运行管理,全面加强年度水土流失监测,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着力强化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管理与应用等。

遥感技术在北京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86 浏览:495

赵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生产建设项目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着"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监督生产建设单位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高全民参与水土保持的意识,减少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和秀美山川,是法律法规授权给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以北京市为例,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探索通过遥感技术等高新手段开展扰动土地信息的提取、水土保持方案的上图,通过地理信息的叠加和分析,实现疑似违法生产建设项目的判别和前期筛查;通过信息手段辅助人工核查,对生产建设项目中"疑似未批先建""疑似超出防治责任范围""疑似建设地点变更"情况进行有效监察,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定位监管和事后核查,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

遥感技术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应用与探索 下载:84 浏览:504

颜婷燕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0期

摘要:
北京市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前期引入高分遥感影像技术,用于辅助判断小流域措施布局是否合理、实际工程量与设计是否一致等问题,形成了"第三方"辅助专家进行设计评审的工作方式,有效提高了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为避免审查中出现问题,并实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北京市拟将此技术全面应用于小流域勘察设计、进度监测、督查验收、效果评价等全过程,为各个阶段的工作提供信息支撑,以真正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精细化管理。

无人机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下载:46 浏览:525

刘桂平 刘淋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2期

摘要:
根据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提出,以生态文明的为理念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好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传统的水土保持工作方法在精度、效率和全面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无人机技术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水土保持工作的不足,本文对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在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48 浏览:527

吕胜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2期

摘要: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先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做出简单说明,之后介绍技术应用暴露的优势,明确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原因,操作简单便捷提高工作效率,分辨率较高采集精准信息,最后以治理设计、验收评估、监督执法等不同角度作为出发点,深究该技术实际应用。希望以下论述能起到借鉴作用,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54 浏览:561

肖自幸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1期

摘要:
无人机遥感技术逐渐成为水土保持监测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利用无人机从多个角度采集监测区域影像数据,并实施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预处理,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壤可蚀性因子、土地利用因子、植被覆盖监测因子、坡度因子,通过计算获取水土保持系数并划分等级。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对有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应用探讨 下载:51 浏览:541

李军 向太付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然而,水利工程建设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土壤肥力的下降,还会引发洪涝灾害、影响水质安全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从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随后探讨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期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及控制点 下载:330 浏览:3148

王阿蒙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自始至终都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整个社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笔者也将以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为切入点,立足于工程的测量,分析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因素,并探讨控制测量误差的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工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于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下载:331 浏览:1453

施永超 孙武明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7期

摘要: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步扩大,这就导致各种资源正在面临消耗的问题,对生态环境也造成较大的破坏,特别是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因此,这就需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合理科学使用科学资源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全面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助于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入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期提供参考。

浅析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892

常超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方法,在我国水土保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对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措施布置及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从无人机、卫星图像以及遥感影像资料等方面,对遥感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所扮演的多种作用进行了讨论。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