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船舶动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51 浏览:385

姚兴杰 《中国设备》 2019年12期

摘要: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由于船舶动力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与经济赔偿案件数量较多,因此,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船舶动力故障诊断和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船舶动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硬件及软件,故障诊断原理和数据采集技术,指出未来船舶动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于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研究和思考 下载:55 浏览:372

张刚 《中国设备》 2019年10期

摘要: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是集发电、输电、配电、变电、推进、监控等于一身的系统。电力推进系统组成,电力推进系统的优势和不足,探讨未来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发展

随钻测井用涡轮发电机叶轮型面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88 浏览:409

李碧柳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利用三维扫描仪对涡轮进行扫描,对比扫描点云生成的网格模型与设计模型,得出检测结果偏差数据。在涡轮上规划测量点,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对涡轮测量点进行检测,得出三坐标检测偏差结果。再对两种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出有关涡轮制造质量的结论。最后将两种检测方式结果互相印证,总结了两种检测方式的优缺点,得出两种方式各自的实用范围。

渤海油田K井射孔枪断爆事故分析 下载:33 浏览:236

王帅1 宋瑞河2 谭伟雄1 李欣1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7期

摘要:
射孔作业事故多种多样,射孔枪断爆是射孔作业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作业事故之一。以渤海油田K井断爆事故为例,按照作业工序,对射孔枪管串逐一进行排查,筛选出潜在的问题点,通过模拟试验,对问题仪器的作业及故障状态进行还原,通过数据分析和事故状态的再现,得出了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该试验方法可以根据断爆事故的不同表现,反推出操作工序和设备状态的潜在问题,以指导现场作业和设备管控,从源头避免事故发生,提高作业成功率。

加强油气行业“一带一路”战略 实施相关标准建设的思考 下载:57 浏览:348

董锦1 周浩玮2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2期

摘要:
以宏观能源形势和油气行业热点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油气行业标准建设的意义、当前需重点关注的领域和加快推动相关标准建设的主要思路。研究表明,加强"一带一路"油气行业标准建设对推动油气产能互补、提高油企国际竞争力、提升重点领域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要重点关注液化天然气(LNG)、碳排放、油田服务和非常规油气4个领域的相关标准建设,可以通过多方面分层次推动工作,聚焦企业、鼓励参与国际重大项目建设,联盟推广、建立油气行业专属朋友圈等方式,尽快提高我国油气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在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响应特征研究 下载:63 浏览:404

李鹏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砂泥岩薄互层、缝洞型地层以及泥页岩储层等非常规油气藏中,地层普遍存在各项异性。在水平井测量环境下,仪器响应方式与直井不同,同时受到地层各向异性影响,电阻率测井响应更加复杂,增加了储层评价难度。使用数值正演方法模拟了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分析了各向异性地层对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各向异性系数增大,方位相位差电阻率和方位幅度比电阻率均增大,而方位幅度电阻率随各向异性系数增大分离程度比方位相位差电阻率分离程度小。最后,对电磁波电阻率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各向异性地层往往会导致水平井电阻率与直井电阻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泥岩层会出现曲线分离现象。

涠西南凹陷复杂构造区海底电缆观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下载:87 浏览:481

焦叙明 张鹏 陈磅 刘旭明 唐进 张兴岩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0期

摘要:
涠洲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主力勘探层系为流三段,油藏类型为构造背景下断层切割形成的断块油气藏。受流二段厚层泥岩和底部油页岩影响,现有拖揽采集地震资料落实复杂断块和油藏描述非常困难,无法满足勘探和开发需求。海底电缆采集技术是改善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针对涠西南凹陷典型构造,从地质模型出发,结合实际海底电缆地震采集资料,对观测系统进行了优化,重点针对面元尺寸、接收缆距、最大偏移距以及空气枪震源进行了优化论证。靶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涠西南地震资料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复杂断块成像精度,保证了后续地震解释研究的可靠性,促进了该区域后续勘探开发,为涠西南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频谱替换无拉伸动校正及其应用 下载:64 浏览:479

董水利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3期

摘要:
传统动校正通常应用于叠加前的共中心点道集(CMP),是地震资料处理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动校正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叠加及其他处理。在浅层和大偏移距情况下,传统动校正引起的子波拉伸、波形畸变尤为明显,其直接导致频带向低频方向移动,严重影响了叠加效果。解决动校正拉伸的问题通常选择的方法是外切除,然而,对于浅层地震同相轴而言,数据量本身就少且动校拉伸严重,使用外切除必然影响浅层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保真度。基于此阐述了一种无拉伸动校正的方法,即将CMP道集变换到频率域,取零偏移距道的相位谱替换其他偏移距道的相位谱,并保持振幅谱不变,之后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动校正后的CMP道集。该方法自动避免了传统动校正中的拉伸现象及其导致的大偏移距数据切除效应,产生了更好的叠加效果,且可以有效保持地震数据的AVO现象;同时,不需要地下介质的速度信息。合成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合成低分子胺类抑制剂的评价与应用 下载:77 浏览:511

薛新房 刘磊 黄侠 郭宏峰 张博 李翔 刘光普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以环氧氯丙烷与二甲胺为原料合成了抑制剂,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膨润土膨胀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到反应条件为:反应物物质的量比1∶1,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80℃。3%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产物16 h的线性膨胀率为27.48%,岩屑回收率为86.81%。粒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产物的抑制性明显优于防膨剂FP-1及KCl。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将低分子胺类抑制剂应用于渤海油田转注预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转注后的吸水能力,延长注水井的周期,起到良好的增注效果。

海洋平台设备定期智能检测与维保探讨 下载:37 浏览:1445

郝凤杰 《海洋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在海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海洋平台的规模不断扩大,设备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确保海洋平台的稳定运行和石油开采效率,对平台设备进行定期智能检测及维护保养变得至关重要。智能检测技术能够对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这不仅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能够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因此,对于海洋平台而言,设备的智能检测及维护保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本文以海洋平台设备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如何采用智能检测技术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与检测,以期为推进海洋平台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BP神经网络在海洋平台桩基轴向承载力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2 浏览:490

陈磊 《海洋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前海洋石油导管架平台桩基础的轴向极限承载力常用的设计方法为API RP2A(美国石油协会)和静力触探(CPT)的方法。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桩的轴向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的思路,能够有效地预测桩的轴向极限承载力。根据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功能的特点,通过对影响单桩极限承载力因素的分析,依据静力触探资料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单桩轴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通过利用API RP2A方法分析成果对该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预测检验,证明了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收敛速度快等特点,验证了神经网络方法的可行性,预测结果能够指导桩基础设计,缩短周期。因而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关键电学参数分析 下载:119 浏览:1880

徐竞赟 《光电子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本研究深入分析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关键电学参数,揭示其在现代通信和能源传输中的核心作用及潜在挑战。研究内容涵盖了有限元分析法基本思想,构建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有限元模型,针对电缆的电容特性、每相充电电流计算,以及缆芯交流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着眼于我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研发进程和“四网融合”技术发展方向,从而为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生产与发展奠定基础。

石油钻井高压泥浆管线焊接中焊工操作技能与质量管理研究 下载:22 浏览:428

陈伟盛 《石油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选择恰当的焊接设备并设定正确的焊接参数,对焊接工件进行适当的预热和后续的热处理,建立一套流程化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指标,可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降低事故发生。

海洋工程建造项目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 下载:84 浏览:845

瞿攀 《中国海洋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海洋工程建造项目作为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项目类型之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在能源、交通、通信、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海洋工程建造项目具有复杂的施工环境使得其管理与控制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本文就海洋工程建造项目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展开论述,旨在提高海洋工程建造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海洋工程建造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定向井LW13-2-1d钻井液完井技术分析 下载:365 浏览:1579

汪国辉 《天然气进展》 2022年4期

摘要:
定向井LW13-2-1d位于南海海域属于荔湾区块LW13-2构造,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白云28鼻状构造带荔湾13-2构造,设计井深4559.00m,目的层珠海组,完钻层文昌组,整体为中厚层砂岩与厚层泥岩互层。在1524.00 – 1602.70 m钻井液为海水/预水化般土浆/瓜胶浆,1602.70- 2498.00 m海水/预水化般土浆/瓜胶浆,2498.00 - 3507.00 m HEM,3507.00 - 4483.00 m PDF-THERM,实践证明:该钻井完井液可以满足钻井技术要求,完井作业顺利,固井质量良好,说明该钻井液体系能够满足区块工程需要。 

一种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通断绝缘测试盒的研究 下载:148 浏览:2581

宋彬 梅少良 《中国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简称EFDT)用于在井下不同层位测量压力和流体取样,本文概述测量仪器短节通断绝缘的一种方案,经过探讨此方案,构建一套测通断绝缘的装置。由于仪器测量空间小,仪器支撑凳子低,母针插孔分布密集等缺点给现场操作人员和车间维保人员测量通断绝缘带来诸多不便,所以研制一种便捷高效并准确测量线路通断绝缘情况的测试盒至关重要。

基于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 下载:155 浏览:2578

益辉 《中国科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近几年在我国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的环境中,石油已经成为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石油勘探工作与开发工作也成为重要的项目,测井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着石油生产的水平。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大力研究测井技术的先进模式,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测井的局限性的问题,为应对问题在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单一性的测井技术会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测井采集也会呈现出集成化的趋势,不仅能够增强测井工作水平,还能发挥技术的作用与价值。

一种海洋环境下柴油机散热系统的升级方案 下载:134 浏览:1509

​宋彬 《中国环境保护》 2023年2期

摘要:
本文介绍的康明斯柴油机在海洋环境下使用,由于海洋环境潮气大,水汽呈盐碱性,会腐蚀康明斯柴油机的金属部件,对金属部件进行防腐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柴油机更好地适应海洋环境,保障设备安全运行,需要对它的散热系统进行改造,满足设备长时间作业需求。

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技术探讨 下载:210 浏览:1269

陈为行 《石油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我国一直十分注重推进海洋石油领域的发展,致力于优化深水钻完井技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相关技术仍处于研究初始阶段。石油开采本身就是一件较为复杂的工作,海洋石油开采更是加大了难度。为进一步推进海洋石油领域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对深水钻完井技术进行分析,阐述深水钻井的相关特点,并分析深水钻井与深水钻完井技术的应用。寄希望于通过本次研究为相关技术的优化创新提供相关参考。

海洋石油勘探四分量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下载:165 浏览:1727

韩鹏 《中国石油工业》 2023年9期

摘要:
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地震采集方法是获取地下油气信息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海洋环境下的石油勘探需求,研究了四分量地震采集方法。首先介绍了四分量地震采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接着,分析了四分量地震采集方法在提高勘探分辨率、解决勘探难题、优化油气勘探流程等方面的作用。最后,对四分量地震采集方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