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考虑电–气混合储能的海上微能系统标准化矩阵建模与联合优化调度 下载:73 浏览:425

李茜1 毛雅铃1 赵达维2 张安安1 杨威1 曲广龙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考虑电-气混合储能的海上微能系统(offshoremicro integratedenergysystem,OMIES)是一个涉及多能源多时空尺度的复杂系统,由供能系统(energysupplysystem,ESS)和石油生产系统(oil production system,OPS)两大部分构成,采用伴生气和电能协调储能。基于能源集线器(energy hub,EH)以及憥分析法,针对海上微能系统中的伴生气储库(associated gas storage, AGS)以及OPS中的特殊元件,提出了能量物质转换矩阵用以描述其输入输出的关系。进一步,对海上微能系统进行了标准化矩阵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其供能系统和石油生产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标准化矩阵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基于该模型的优化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考虑氢能-天然气混合储能的电-气综合能源微网日前经济调度优化 下载:63 浏览:470

刘继春 周春燕 高红均 郭焱林 朱雨薇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快速增长背景下,构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传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对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过程处理过于简化,且环保效益考虑不充分。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提出带有中间缓冲环节的P2G实现系统—氢能-天然气混合储能系统(hydrogen-gas energy storage system,HGESS),将P2G过程细分为电转氢和电转天然气,并分别与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机形成高效型和能量型两阶段电-气-电的能量闭环流动圈。然后将HGESS与微网结合,提出计及P2G过程能量转换损失和环境成本的日前经济调度优化模型。算法中分别采用分段线性化和二阶锥松弛方法,对电网潮流和天然气网络潮流非线性边界做线性化处理。最后在算例中采用高、低风电并网渗透率两种场景,结果证明所提HGESS在高、低渗透率下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都具很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计及电热混合储能的风电消纳低碳经济调度模型研究 下载:68 浏览:478

李敏超1 杨俊友1 韩子娇2 王海鑫1 王硕玉1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为降低"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弃风率及减少发电过程中碳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一种计及电热混合储能的风电消纳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提出电热混合储能系统运行策略,所提策略将弃风与电、热两种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结合起来,构建电热混合储能系统数学模型。其次,在考虑碳交易机制基础上,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低碳性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包含风电、常规火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以及电热混合储能的热电联合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不同储能方式下储能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对4种储能方式下系统的风电消纳效果、碳排放以及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在电热混合储能方式下的系统风电消纳能力最优且碳排放最低。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混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下载:61 浏览:361

曲春辉1 孙文文1 陶思钰2 徐青山2 《电气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正>重点研究将混合储能系统应用于平滑可再生能源系统输出波动场景下的优化配置问题。首先,建立可再生能源输出波动的平滑目标并选取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以平抑多种新能源的出力。继而,分析功率型储能和能量型储能各自的特点,论证混合储能的互补性。然后,建立混合。

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81 浏览:490

潘丰 程凡华 骆聪 简好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考虑到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有利于稳定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和优化充放电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为控制目标,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外部功率平衡,结合超级电容的快充能力和蓄电池的续充能力,以超级电容电压和蓄电池的荷电状态为判断条件,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内部功率平衡。在Matlab/Simulink环境构建孤岛模式下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模型,分析了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在负荷功率波动时的运行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同时降低了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

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91 浏览:491

张茜 《电气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蓄电池与超级电容不同的储能特点,采用适合混合储能交流应用模式系统结构及控制方式,利用高通滤波器将负载功率高频波动分量作为超级电容储能的有功指令,剩余功率作为蓄电池储能的有功功率,保证了超级电容与蓄电池之间的协同控制,并利用Matlab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面向储能充电桩应用的双输入变换装置 下载:93 浏览:489

郭青龙1 廉世军2 《电气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阐述了一种面向户外储能式汽车直流充电桩供电技术下的风光互补发电双路输入直流变换装置的设计与实现。基于新能源联合供电技术考虑并借鉴既有直流变换器技术,设计了一种共地反极性串联双输入直流转换器电路,并将其应用在户外可移动式储能充电桩技术中。装置采用双输入非对称桥式电路拓扑结构,使得风电、光伏两路电源既可同时工作也可独立供电,有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稳定性。这一优化技术措施为储能式充电桩在能量补充充电技术设计时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多路输入电能的应用技术方案,对户外储能式中小型风光互补共用发电系统而言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一定的技术参考意义。

含混合储能的独立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策略 下载:81 浏览:482

张弛1 曾杰1 张威1 徐琪1 彭嘉俊2 郭敏铧2 《电力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含混合储能的独立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采用"日前优化+日内滚动+实时控制"的方式,对各发电机组的启停和出力计划、负荷投切计划和储能系统的控制进行决策,并且不断修正。该策略可以有效地减轻预测误差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含混合储能的独立微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带混合储能的光伏并网系统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72 浏览:492

杨少帅 罗萍萍 《电力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输出随机性强、波动性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光伏-超级电容-蓄电池-电解槽混合发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分析并建立了光伏、超级电容、蓄电池及电解槽的数学模型,构建了一种将系统各单元通过变换器汇集于直流母线的混合系统结构。该控制策略将超级电容和蓄电池两者的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均考虑在内,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系统各单元出力的协调控制,在实现直流微电网有功功率平衡的前提下,达到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和平抑系统并网功率的目的,提高了光伏利用率。利用PSCAD/EMTDC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考虑负载变化率的混合储能分频控制优化策略 下载:73 浏览:446

王艾萌 黄浦东 《电力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传统混合储能多采用直流母线响应高频负载,超级电容响应中频负载,蓄电池响应低频负载的分频控制,并未考虑负载变化率问题,本文首次提出考虑负载变化率的混合储能优化分频控制。首先根据储能元件Ragone曲线,选择能够覆盖负载频率变化范围最大的超级电容和铅酸电池作为混合储能元件。然后进行混合储能优化分频控制策略的设计,该控制策略采用基于分段函数的功率一次分配和基于分频控制的功率二次分配,且能够提高混合储能响应负载的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将所搭建模型应用于居民区微电网负荷削峰,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考虑蓄电池SOC安全范围的混合储能平抑风光功率波动策略 下载:71 浏览:458

李卿1 杨国华1,2 唐浩1 王鹏珍1 王岳1 董晓宁1 杨涌涛2 《电力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会对局部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考虑蓄电池SOC安全运行范围的混合储能平抑功率波动策略,分析了不同滤波器参数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提出了滤波器参数选取原则,给出了带有滤波器时间常数在线调整的功率参考值生成图。最终,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风光-混合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对SOC在不同阶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考虑微电网联络线利用率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 下载:86 浏览:482

孟明 吴亚帆 苏亚慧 《电力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对并网型微电网中的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储能容量的优化,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微电网中的净负荷功率进行分解,得到满足联络线功率波动要求的联络线功率分配,以及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功率分配。考虑联络线利用率的提升,引入联络线功率平移调整量为优化变量参与混合储能容量的优化。建立以经济成本和联络线利用率综合目标为优化目标的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即满足经济性要求同时有效提高了微电网的联络线利用率。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分析。

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现状与分析 下载:85 浏览:862

黄若磊 《低碳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新能源电力系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想自身持续不断地优化,确保现阶段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缓解越来越紧张的用电压力,在实际运转环节需要合理应用储能技术。借助储能技术可有效调节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资源,实现有效应用,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自身价值,为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稳定性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新能源风光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95 浏览:1045

郑井阶 《能源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面对新世纪中期全球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预警,各国都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时代的挑战.储能技术是新能源领域能否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解决新能源对环境污染小但受气候环境影响大,应用效能难以持续平稳问题的关键技术.本文对储能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储能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应用的有效对策和建议.此次研究旨在找到储能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应有的清晰路径和方向,促进新能源快速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