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60 优质稻黄变过程中氨基酸组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下载:44 浏览:247

任芳1 黄亚伟1 安超南2 王若兰1 胡玉兰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2期

摘要:
为研究优质稻黄变过程中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黄变过程中氨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疏水性氨基酸、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并通过计算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评价黄变过程中优质稻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优质稻黄变过程中,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随着黄度指数的增大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可能是参与美拉德反应导致黄变的主要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损失严重,影响稻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将疏水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黄变较为严重时,疏水性氨基酸变化较明显,可能会使稻谷的蒸煮食味品质变差。另外呈味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尤其是鲜味及甜味,在黄变初期含量就下降较多,呈味氨基酸含量的下降可能会对蒸煮的米饭、熬制米汤的滋味产生不良影响。

玉米储藏结露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下载:56 浏览:468

悦燕飞 王若兰 渠琛玲 胡志荟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2期

摘要:
在模拟仓内对偏高水分玉米(14.8%±0.5%)在温差40℃(冷热源为0、40℃)和高水分玉米(15.5%±0.5%)在温差25℃(冷热源为5、30℃)2种方式下进行密闭储藏,研究了玉米储藏结露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偏高水分玉米和高水分玉米在储藏第2天和第5天分别发生结露现象,继续储藏3 d和8 d监测玉米品质变化,发现结露会导致玉米品质发生明显劣变,结露引起的水分上升是导致品质变化的根本原因,结露过程中水分上升幅度超过5%,发芽率下降超过40%,带菌量上升为初始的4倍,脂肪酸值变化较小,这是由于脂肪分解成游离脂肪酸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相对于水分对脂肪酸值影响更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