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以琵琶演奏为例 下载:27 浏览:315

潘晨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在音乐演奏中,音乐情绪的表达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演奏质量,而在影响音乐情绪表达的诸多因素中,呼吸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音乐演奏中的呼吸有生理呼吸和音乐呼吸的分别,而这两种呼吸类型在琵琶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探究琵琶演奏中呼吸对于音乐情绪表达的重要性时,需要对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而后再对两者的具体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论李卓吾《琵琶记》评点之伦理观念 下载:65 浏览:395

王玲玲 《当代艺术》 2020年3期

摘要:
李卓吾《琵琶记》评点之伦理观念体现在忠孝和情性两方面。其"乃人常情"之忠孝观,以百姓利益为重,将侍亲置于忠君之上。其情性观对男女之情欲予以肯定,将夫妇之人伦与"行吾孝"并提。李卓吾之"孝"与"情"皆发于"率性之真",肯定了晚明百姓对私欲的追求。

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究 下载:425 浏览:2505

柏成芝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教学任务。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感知到愉悦的学习体验,对其内在修养进行感染和熏陶,强化其综合审美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往往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只重视乐理以及唱歌技巧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只会演唱技巧,却体会不到其音乐的内在美妙,音乐教学质量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强化对初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势在必行。

琵琶曲《虚籁》的意境及演奏技巧 下载:85 浏览:477

史楠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此曲创作于1929年2月,是刘天华三首琵琶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虚是空虚、虚无。籁,原为古代的一种箫,声音从孔穴发出,后人泛指声音。虚籁,字面理解为无声或空虚的声音。在创作此曲时,刘天华正受聘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教授琵琶。他曾经建议,合并位于北平的各高校当中的音乐系,并根据当时需要,组建体系更加完善的北平音乐学院,但是这个建议一经提出,便受到各方势力的强烈阻挠,最终未能得到执行与实现;由于这一畅想未能达成,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他感触颇多,思绪繁杂,心情激动而又惆怅,久久未能平复。乐曲三个部分的速度和旋律的变化描绘出此曲的意境。曲中运用大量的打音、带音、绰注等演奏技巧,同时融入传统说唱、古琴艺术的元素,使之飘逸,挥洒自如。

论琵琶曲《春雨》的创作风格与演奏特点 下载:78 浏览:416

赵雅琪1 汪岷1,2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琵琶曲《春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碰撞之下产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琵琶独奏曲。这首琵琶曲中最值得探究的是其以苏州评弹风格作为主题素材,以西方古典吉他中的指法为原型,与琵琶本有的指法相结合,使得乐曲将各种雨势描写得惟妙惟肖,将灵气十足的水乡雨景在人们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旨在从创作风格和演奏特点两部分向大家细致地描述并解析这首琵琶独奏曲。

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艺术风格赏析 下载:92 浏览:407

肖安然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狼牙山五壮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它是一首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这首作品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吕绍恩先生采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手法创作而成的,并运用了琵琶传统武曲的作曲形式,结合了琵琶所特有的演奏技法,借鉴了西方奏鸣曲式结构。这种中西合璧的创作方式丰润了乐曲《狼牙山五壮士》的内涵,同时也成为了二十世纪我国琵琶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方锦龙恢复五弦琵琶的意义 下载:72 浏览:387

王雪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现在被收藏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中的琵琶,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一把唐代流传下来的五弦琵琶。五弦琵琶在中国的历史已经传习很久了,特别在唐朝时期,更是盛极一时,但已经失传很久。现在方锦龙先生在仿古的基础上,创新改造制作出来了新型的五弦琵琶。因此,现在提到新型五弦琵琶的挖掘、研究,不得不提到的是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大师方锦龙。方锦龙大师,在中国传统乐器的表演技巧的挖掘、创新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他认为对于中国的民乐,首先是学习过去的艺术,然后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因此,方锦龙根据史料记载挖掘、制作出来了新型的五弦琵琶。方锦龙更被誉为"当代五弦琵琶的代表人物"。正因方锦龙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非凡的艺术天赋,才使得五弦琵琶能有重新挖掘、发展的机会。

情态 变化 交融——简析《琵琶行》摹写音乐之美 下载:91 浏览:503

方小凤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琵琶行》是一首描写音乐美的绝作,在当时备受推崇。全诗极尽细腻地描摹了感情丰厚的情态美、乐曲纷繁的变化美以及情景人物的交融美。情态美体现为情随曲移、情伴人生、情声动人。乐曲的变化美表现为乐曲的高低声音、快慢速度、粗细感受都不同。而乐曲的交融美则是音乐、背景、人物的高度交融。正是三者的有机结合,赋予《琵琶行》以音乐魔力,使作品能穿越时空打动人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