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共生理念在小型犬陪伴类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62 浏览:416

王香琴 陈晓华 《设计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文章目的是研究共生理念在人与小型犬陪伴产品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类比法、对比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及产品族设计的DNA方法,分别得出共生理念加入人与宠物犬陪伴因素的产品设计方法、人与宠物陪伴产品的设计方法;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最终总结出共生理念在人与小型犬陪伴产品中的五个设计方法。

中华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生态建构 下载:31 浏览:304

吴衍发1 王廷信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中华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就是从组织层面来考察其当代传承的基本问题。新时期文化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为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但传承生态欠佳的问题现状又使其面临许多传承危机。传统艺术的传承生态问题系统全面解决的关键在于为其创设与国家关键领域相关联的共生机制,使其在相互关联和支撑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共生理论立足系统论,揭示一种非均衡、多样态的资源依赖、生存依靠和结构依存的共生进化规则和发展机制,为传统艺术的传承生态建构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围绕传统艺术传承实践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联性,从教育、保护、产业、传播、消费等领域探寻其组织传承问题,可为传统艺术融入当代社会国民生活体系找到可靠路径。

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冬训训练生理监控 下载:15 浏览:230

马秦 邹雲鹏 《体育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对我国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冬训生理期尿比重、肌酸激酶(CK)、主观感觉疲劳程度(RPE)、心率负荷、运动总负荷,以及步态平衡进行数据分析与测量。除了依靠我国高水平运动员通过长期训练及比赛掌握一些技战术以外,还可以运用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机能状态进行评定,减少运动的损伤,保证运动员良好精神状态。结果:心率负荷与总负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负荷与尿比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负荷与步态平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尿比重与肌酸激酶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尿比重与总负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负荷与肌酸激酶之间存在正度低度相关,尿比重与肌酸激酶之间存在正度低度相关。

优秀女子越野滑雪运动员技术特异性生理决定因素分析 下载:82 浏览:474

李慧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优秀运动员在国际10km越野滑雪时间试验中,尝试滑雪者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装置连续测量。在比赛前一个月,在跑步机上进行了5min的次极速和3min的自步频性能测试。上坡时间和平坦时间赛段与10km整体成绩的相关性,大约56%的比赛时间是上坡的,通过分析上坡时间解释了95.5%的总体表现差异。在3min滑雪场测试中所覆盖的距离和身体质量归一化峰值吸氧量在这两项测试中的作用。总体试验成绩的相关性最强,容量对平地的影响最大,在上坡地形上的能力影响最大。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上坡时间对经典的时间测试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而运动员之间的表现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的表现。国家滑雪者可以通过技术专项有氧能力的变化来解释。

BKca蛋白通过调节SR-B1的表达介导胆固醇转运 下载:94 浏览:500

黄涛1 李光2 李妙龄2 毕红亲1 董亚辉1 杨探1 于风旭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BKca通道蛋白对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表达和调控胆固醇转运的影响。[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传代培养2~5代,分为对照组、过表达BKca组和基因干扰BKc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BKca的α及β亚基、SR-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胆固醇流出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Kca过表达后SR-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和基因干扰BKca后SR-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BKca过表达后胆固醇流出水平明显升高,而基因干扰BKca后的胆固醇流出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BKca通道蛋白上调SR-B1的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

地域元素再生理念下的辽宁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 下载:69 浏览:374

苗力 耿钱政 李娜 孙琦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在已公布的两批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名单中,辽宁省共有13个小镇入选,数量居北方省份前列。本文在实地调研和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这些特色小城镇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归纳和整理,总结其发展特点与突出问题;同时,指出基于地域元素概念的小镇建设是突出"特色"的本质要求,并提出13个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基于各自地域元素的不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最后,从产业、功能、文化、空间四个维度,总结辽宁特色小城镇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这些小镇建设提供实际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的教学设计 下载:71 浏览:487

殷跃 《生物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部分。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将教材上抽象的概念转换成感性的认识,再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理性分析,最终阐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概念并用以分析生产实践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重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思维,逐渐形成稳态和平衡观。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盐胁迫下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451

于建1,2 宋以玲1,2 丁方军1,2,3 张娟4 黄剑5 李巧玉1,2 洪丕征1,2 马学文1,2,3 李明远1,2 苏本玉4 《土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NaCl浓度(0、20 m M、50 m M和100 m M)胁迫下,添加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番茄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低盐胁迫(20 m M NaCl)促进了番茄幼苗的生长,但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生物量逐渐降低,同时降低了根系活力同时下降;不同盐浓度胁迫均提高了番茄叶片内光合色素含量、根系和叶片内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添加复合微生物肥料显著提高了盐胁迫番茄幼苗生物量、根系活力,、进一步提高了叶片内光合色素含量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此外,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添加使番茄叶片和根系内MAD含量和O2.-产生速率均显著低于盐胁迫处理,使但是提高了叶片和根系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可通过调节番茄叶片渗透势、提高根系活力和、光合色素含量以及番茄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来增强番茄幼苗的抗盐性,通过促进光合制造、贮存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来,最终提高番茄幼苗生物量的累积。

盐胁迫对紫苏叶片光合特性及离子平衡的影响 下载:23 浏览:218

易家宁 王康才 董雨青 张琪绮 毛晓敏 邓艳婷 《土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以紫苏实生苗为材料,以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盐胁迫程度对紫苏叶片光合特性及离子平衡的影响,以期为紫苏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紫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光合参数(Pn、Gs、Ci、Tr)则均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强而下降;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光合色素含量则在NaCl浓度为25 mmol L-1时达到最大值,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则在Na Cl浓度为40 mmol L-1时达到最大值。紫苏叶片中Na+、K+、Ca2+含量在低盐浓度条件下变化缓慢,在高盐浓度下Na+含量显著增加而K+、Ca2+含量则显著下降。本试验结果说明紫苏能够忍耐一定程度的盐胁迫伤害,对盐有一定的适应性。

人参菜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下载:85 浏览:355

仰路希 谢永东 贺忠群 《土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人参菜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物酶活性、根系活力、渗透调节物质、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参菜对镉有一定的积累能力,且人参菜中镉的分布是根>叶>茎。(2)低镉浓度(0~10 mg kg-1)对人参菜株高、根长、干重、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物酶含量有促进作用,中、高镉浓度(10~20 mg kg-1)会抑制其生长。(3)随着镉浓度的增加,人参菜叶片的Fo、ΦPSⅡ呈降低趋势,Fm、Fv/Fm、q P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随着镉浓度升高,人参菜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综上所述,镉胁迫下人参菜的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这为揭示镉胁迫下人参菜的生理响应奠定了基础。

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理化特性分析 下载:93 浏览:391

徐亮1 王豹祥2 汪健2 卢剑3 于晓娜1 伍德洋4 叶协锋1 刘晓涵1 李雪利5 《土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以不同热解温度(100~800℃)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成的生物炭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100~300℃制成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呈弱酸性,400℃以上时呈碱性;水稻秸秆生物炭表面碱性含氧官能团数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酸性含氧官能团则减少;水稻秸秆生物炭中的官能团C=C、C-O-C、-OH和-C=O在较高的热解温度下发生缔合或消除,促进了芳香基团的形成;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水稻秸秆生物炭的阳离子交换量(CEC)、比表面积、孔径、比孔容、氮气吸附量和颗粒表面的分型维数(D1)均先增加后降低,阳离子交换量(CEC)在300~500℃时、其它性状在400~600℃之间达到最大值;以不同热解温度制成的水稻秸秆生物炭颗粒的孔隙结构均以孔隙宽度2~50 nm的中孔为主。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水稻秸秆生物炭的产率逐渐降低;400~500℃炭化2 h,生物炭产率最高,其孔隙结构最为复杂,所以可以认为400~500℃是水稻秸秆炭化的最佳温度。

喷施脱落酸对树番茄幼苗生理特性及镉吸收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07

黄科文1 李嘉宇1 李祉钰1 刘宇佳1 卢玥阳1 张潇2 廖明安1 林立金3 《土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条件下对树番茄幼苗地上部分喷施不同浓度(0、1、5、10、20μmol L-1)脱落酸后对其生理特性及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番茄幼苗各部位的生物量及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均随喷施脱落酸浓度的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喷施脱落酸在提高树番茄幼苗叶片POD及CAT活性的同时降低了其SOD活性。随着喷施脱落酸浓度的升高,树番茄幼苗根际土壤的pH及有效态镉含量分别表现出上升和下降的趋势。另外,喷施脱落酸后,树番茄幼苗各部位的镉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并随喷施脱落酸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其根系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在喷施20μmol L-1脱落酸后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6.44%及41.60%。喷施20μmol L-1脱落酸不仅使树番茄幼苗的生物量达到最大,还使其根、茎、叶的镉含量及转运系数均低于其他处理。综上,在镉条件下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以在促进树番茄幼苗生长的同时抑制其对镉的吸收。

Cu污染对弹尾目跳虫超显微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下载:40 浏览:374

李晓勇1 柯欣2,3 廖剑宇1 《土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土壤重金属生态毒理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土壤弹尾目跳虫作为土壤模式生物,在土壤生态毒理学和生态环境评估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研究通过跳虫(F. candida)的标准土壤实验,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初步观察到暴露于土壤中高Cu浓度(1000,3000μg g-1)下的跳虫细胞微绒毛变形、部分线粒体扩大变形并出现囊泡化现象,这可能会导致细胞组织新陈代谢功能减弱进而影响跳虫的生理行为;同时,在高Cu暴露浓度下跳虫细胞内A型颗粒物大量存在,且其环边逐渐减少、变得模糊,这说明Cu的存在可能使A型颗粒物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并变为储存Cu的重要细胞器。

细胞如何适应外界变化的氧环境——解读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载:77 浏览:473

陈子砚1 王予涵2 刘可可3 王月丹3 《生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人的生命活动时刻离不开氧气,在低氧环境或者高氧环境中,机体不断对代谢过程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缺氧条件下,机体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美国塞门扎教授发现了可对EPO基因转录进行调控的缺氧诱导因子(HIF)。但在正常氧气条件下,HIF1-α在细胞中几乎不存在,威廉·凯林发现了VHL蛋白通过给HIF-1α泛素化以调控其降解和代谢。凯林和拉特克利夫进而在HIF-1α的分子结构中发现了一个氧依赖性降解区(ODD),当氧气浓度较高时,这个部位可被VHL结合。有关此通路的研究临床价值极大,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PEG模拟的水分胁迫条件下2种辣椒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下载:84 浏览:496

吕书仪 胡薇 《生物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聚乙二醇(PEG)作为渗透调节剂可用于进行水分胁迫实验。研究了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PEG溶液中,博辣6号和甜杂1号辣椒苗的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究水分胁迫对这2种辣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博辣6号的脯氨酸含量、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的幅度大于甜杂1号,而根系活力下降幅度小于甜杂1号。

不同温度花生壳生物炭孔隙特征及其差异 下载:36 浏览:359

付仲毅1 于晓娜1 张晓帆1 李志鹏1 凌天孝1 周涵君1 孟琦1 张胜2 叶协锋1 《土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评价花生壳生物炭农业与环境领域应用价值与潜力,该研究分别在100~800℃条件下制备花生壳生物炭,测定其孔隙参数,以期了解花生壳生物炭在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的孔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00~500℃条件下制备的花生壳生物炭以中孔和大孔为主,其吸附解析等温线为Ⅱ类吸附等温线,迟滞回线属于H3型,孔隙结构主要由狭缝孔构成;600~8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以微孔为主,其吸附解析等温线为Ⅰ类吸附等温线,迟滞回线属于H4型,孔隙结构主要是锥形孔。当热解温度从100℃上升至600℃过程中,BET比表面积、比孔容均呈上升趋势,同时t-Plot微孔比表面积、t-Plot微孔孔容、中孔比表面积、中孔孔容也均在600℃时基本达到最高水平。花生壳生物炭的孔径分布随温度的变化非常明显,孔峰主要在3~5 nm处,100~600℃条件下峰值表现为升高趋势,600~800℃条件下峰值逐渐降低,与比表面积分布图结果相一致。花生壳生物炭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1和体积分形维数D2均在600~800℃条件下水平较高,高热解温度导致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有所增加,生物炭表面更加粗糙。根据花生壳生物炭在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的孔结构变化规律,为花生壳生物炭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实现花生壳综合高效利用。

品种演替和土壤肥力对小麦产量和磷生理效率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254

宋晓1 黄绍敏1 郭斗斗1 张水清1 张珂珂1 宋阿琳2 岳克1 张玉亭1 《土壤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以25年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构建不同土壤肥力梯度为平台,研究品种演替过程中籽粒产量和磷效率对土壤肥力的响应。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随品种演替小麦籽粒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郑麦0856的产量最高(8 157. 3kg·hm-2),郑麦7698次之,豫麦13的产量最低(5 915. 39 kg·hm-2);不施肥处理(CK)则下降。无论施肥或不施肥处理,100 kg小麦籽粒对磷素的需求量均随品种的演替呈上升趋势。此外,随品种演替,磷的生理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郑麦941 (172. 48 kg·kg-1)的磷生理效率最高,郑麦9023 (145. 79 kg·kg-1)、郑麦7698 (130. 51kg·kg-1)和郑麦0856 (147. 65 kg·kg-1)次之,三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豫麦13 (66. 71 kg·kg-1)的磷生理效率最低;同一品种,单施化肥处理(NPK)小麦磷生理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MNPK、1. 5MNPK和SNPK)(豫麦13除外)。同时,品种演变明显提高了磷农学效率;但在施肥条件下,继续增施肥料和养分投入使豫麦13、郑麦941、郑麦7698和郑麦9023的磷农学效率降低;而郑麦0856的农学效率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而增加,与籽粒产量协同提升。因此,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演替在土壤肥力养分充足时籽粒产量显著提高,磷效率也呈增加的趋势。

不同干燥方式对黄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366

刘怡菲 《林业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采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5种方法对黄精厚片进行干燥处理,并以新鲜黄精厚片为对照,比较测定了不同干燥方式获得的黄精厚片的Vc、总酚、还原糖、总糖、SOD活性、DPPH清除率等生理生化数值,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在色泽保护、Vc含量、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SOD活性及DPPH清除率等方面均优于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处理的黄精厚片。

淹水胁迫对花楸树苗生理指标及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 下载:51 浏览:370

梁启1 王泽军1 林宝庆2 李成铭3 《林业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2年生花楸树苗为研究对象,在正常管理的盆栽条件下采用"双套盆法"模拟淹水胁迫,研究淹水条件下花楸树苗抗氧化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年生花楸树苗叶片抗氧化生理指标和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受淹水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淹水胁迫加深,花楸树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淹水胁迫加深,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叶片初始荧光(F_o)呈上升趋势,最大荧光(Fm)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_o)均呈下降变化趋势。

基于数学建模理论,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理解能力 下载:34 浏览:351

芦玉玲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发展小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奠基阶段。小学数学建模能力是小学生基本素质之一,注重发展小学生数学建模思想,是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顺应当前应用数学大发展的国际潮流的需要。结合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和对于新教材的解读,新授课的数学建模教学往往需要经历导模、找模、建模、用模四个环节。构建基于建模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堂内容的理解。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