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半绝缘半导体电阻率无接触测试设备的研究 下载:55 浏览:393

王昕 李俊生 田蕾 叶灿明 《中国仪器》 2018年9期

摘要:
半绝缘半导体包含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它们在微波、光电子、新能源及微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电阻率一般在10~5Ω·cm1012Ω·cm之间。要研究此类新材料的电阻率分布状况已无法用现有的探针法、霍尔法、I-V法实现。因此,参照德国din标准及我国电子行业标准,用TDCM法研发了"半绝缘半导体电阻率分布测绘仪",设计并研制了电容性探头、高精度三维测试台,开发了以拟合曲线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及绘图软件,实现了对直径6英寸以下SiC、GaAs、CdZnTe等晶片的无接触电阻率扫描测绘,给出了彩色分布图。

物探技术在固废填埋区域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67 浏览:379

周美春1 李加鹏1 李嘉义1 范秀娟1 张斌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8期

摘要:
为快速、准确锁定违法固废填埋区域,本研究应用物探方法中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常州市某疑似固废填埋区域进行勘探,现场共布设6条测线采集数据,运用RES2DINV进行数据反演、地形校正等,得出高密度电阻率反演结果和剖面反演解释图,最终绘制固废填埋区域推断图,并在实地进行挖掘验证,结果表明物探推断疑似固废填埋区域平面位置正确。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快速锁定固废违法填埋案件证据中具有推广价值。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西藏朗久地热田上的应用效果 下载:67 浏览:456

黄力军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西藏朗久地热田经历过多次地质调查工作,目前仍未达所需储量。为了开发西藏地朗久地热田地热资源,在朗久地热田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查。根据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查结果推断,区内存在一条岩浆岩穹隆(地垒),岩浆岩地垒长度超过1 000 m,推测热储分布在岩浆岩地垒两侧海拔h=3 500 m深部低阻带中,根据实际勘查结果,建议的探采钻孔已经揭露出高温高压热水,完成了区内地热资源增储工作。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在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响应特征研究 下载:63 浏览:407

李鹏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砂泥岩薄互层、缝洞型地层以及泥页岩储层等非常规油气藏中,地层普遍存在各项异性。在水平井测量环境下,仪器响应方式与直井不同,同时受到地层各向异性影响,电阻率测井响应更加复杂,增加了储层评价难度。使用数值正演方法模拟了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分析了各向异性地层对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各向异性系数增大,方位相位差电阻率和方位幅度比电阻率均增大,而方位幅度电阻率随各向异性系数增大分离程度比方位相位差电阻率分离程度小。最后,对电磁波电阻率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各向异性地层往往会导致水平井电阻率与直井电阻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泥岩层会出现曲线分离现象。

高密度电法立体显示技术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下载:55 浏览:238

陈亚乾 李天 普新凯 李凯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9期

摘要:
岩溶给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为直观分析岩溶分布规律,引入基于Matlab三维可视化功能的高密度电法立体成图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在某高速路和建筑物场地的岩溶探测项目中,获得了电阻率剖面的立体成果。同时通过对立体成果中视电阻率的异常形态、数值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该区域的岩溶分布规律和范围。对比地质资料和现场情况,此次应用研究表明,高密度电法剖面的立体显示能够准确地反映岩溶等地质情况。

花岗岩差异性风化层的大地电磁法EH-4勘察效果研究 下载:97 浏览:497

周波帆 李永铭 文豪军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6期

摘要:
花岗岩地区的高速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因岩体特有的差异性风化导致全、强风化层向下深切,这些岩体完整性差,裂隙发育、富水性强,存在施工安全隐患,深切的全、强风化层底界面起伏范围大且无规律,勘察难度较大。结合隧道工程勘察案例总结大地电磁法EH-4在探测花岗岩差异性风化形成的全、强风化层下切界面的效果,探索了利用物探解释划分围岩级别的可行性。最终经过工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相似地质条件地区,值得推广。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贵州岩溶地区塌陷测量效果探讨 下载:42 浏览:388

张德实1,2 杨炳南1,2 沈小庆1,2 何帅1,2 张德全1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5期

摘要:
贵州岩溶地区多见由隐伏溶洞诱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密度电法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灾害地质调查及工程勘查中。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贵州岩溶地区一个地面塌陷勘查项目应用为例,建立了无物质填充、全物质填充、半物质填充三个不同岩溶模型进行反演分析,并用实测数据进行正演、反演计算,分析异常性质、规模等,最后与已知钻孔控制的地层与塌陷位置实地情况综合对比分析,利用半物质填充模型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发现地面塌陷下方隐伏溶洞位置。结果显示,该法能够为岩溶地区分析、治理塌陷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跨孔超高密度电阻率CT法在建筑物旧有桩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6 浏览:326

赵家福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4期

摘要:
目前,地铁隧道下穿已有建筑物桩基础的工程越来越多,探测和确定桩基参数是隧道施工的首要任务。针对建筑物旧有桩基及障碍物探测,常规地面物探技术很难保证探测的精确性,且物探方法应用较少,本文采用跨孔超高密度电阻率CT法研究建筑桩基的人工直流电场分布规律与特征。首先简述了超高密度电阻率CT法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对不同尺寸的单桩、多桩桩基进行地电模型的数值模拟。然后将跨孔超高密度电阻率CT法应用在深圳市地铁9号线泥红区间下穿九明大厦桩基探测中,把观测结果进行数值滤波和反演计算,求解出桩基础的介电特性探测剖面,并与桩基地电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校核,最终确认了旧有桩基的直径和埋深,为地下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与以往常用的CT法工作不同,本次研究综合运用了现场CT勘测与理论有限元分析手段,将理论解析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验证了桩基地电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同时解决了工程中桩基尺寸与埋深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盾构区间施工提供详细的桩基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建筑物旧有桩基探测及障碍物探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瞬变电磁法在山西余吾煤矿水害因素识别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361

白锦琳1.2 宋嗣麒2 郭晓东2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根据山西余吾煤矿地质水文背景,以瞬变电磁法在余吾地区勘探效果的应用为例,通过与已知地质资料的分析对比,解释区内含水层富水情况。结合区内构造情况,通过分析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上构造的电阻率特征来识别构造的富水性特征,从而进一步评价含水层及构造的水力联系情况。

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预测及治理 下载:73 浏览:472

杨娜1 陈煜1 潘卓洪2 文习山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研究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入后对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分析了直流偏磁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评估模型,提炼土壤电阻率、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影响直流偏磁电流的关键因素,多方法实测并运用嵌入局部共轭梯度搜索的人工蜂群全局优化反演方法,开展大地电阻率水平多层分布的参数反演,进一步考虑淮南—溧阳地质廊带连续介质二维反演电性结构,建立适用于受端电网直流偏磁电流分布计算的大地等效模型,最后仿真对比电容隔直法、阻容结合法等多种抑制措施,提出直流偏磁综合治理策略,为安徽电网及其他±1100kV特高压直流落点后的电网直流偏磁影响研究及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高电导率低热膨胀系数针状焦的制备 下载:64 浏览:428

秦斌 王群 王富 孟靳利 娥解小 玲曹青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将不同量的中间相炭微球(MCMB)引入煤沥青后经过二次生长、融并和中间相重排,制备出层状结构良好和性能优异的针状焦(NCs)。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所得中间相和半焦组织的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NCs的微观结构;用高精度电阻率测试仪测试了电阻率;用热机械分析仪测定了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MCMB有利于提高焦的有序性,促进针状焦石墨片层结构的形成,显著降低针状焦的电阻率和热膨胀系数值;MCMB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低于50%时,NCs结构有序性随着添加量的提高而提高;MCMB的添加量超过50%,则焦的质量下降。MCMB的添加量为50%时电阻率和热膨胀系数值(0°~100℃)分别降低27.9%和45.7%,石墨化度提高46.2%。

磷酸酯抗燃油油质劣化原因分析及治理 下载:73 浏览:488

田芳1 刘健1 陆莉霞2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磷酸酯抗燃油作为汽轮机调速系统介质,当前存在油质酸值、体积电阻率因油质劣化而超标的情况。通过4个发电企业磷酸酯抗燃油的运行状况,分析了引起抗燃油酸值、体积电阻率超标的原因:水分、氧化和温度,并分析水分、氧化、温度对抗燃油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磷酸酯抗燃油油质超标问题的建议及其运行过程的注意事项。

汕尾高新区土壤电阻率测试方法与常见问题分析 下载:321 浏览:3372

刘锦熠1 张丽燕1 陈桂华2 《土壤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本文针对影响土壤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导电离子浓度、土壤温度、土壤密度等因素,以及土壤电阻率水平对装置接地电阻的直接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实验工作,实际表明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为了实现土壤电阻率的有效降低,可以采用降压法、土壤转化法、四极法等方法。

试论双感应仪器故障诊断与处理对策 下载:263 浏览:2640

常利军 李伟东 《中国仪器》 2021年7期

摘要:
双感应仪器是大满贯电缆传输数据测井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测井仪器,能够同时测量裸眼井径向深、中地层电阻率和自然电位三种曲线,能提供评价原状地层电阻率、侵入带电阻率及侵入带直径所需的必要资料,是唯一能在油基泥浆或干井中测量电阻率的仪器,更适于低电阻率地层的测量,有助于评价储层,确定原油可驱动能力。

风电场高土壤电阻率接地解决方案 下载:173 浏览:2472

徐潜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风电行业的大力发展,工程可利用土地逐日递减,一些高土壤电阻率的地区,例如山包、山脊,成为风电场布置的主要地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网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降阻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