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健脾活瘀方抑制IL-6/JAK1/STAT3信号通路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 下载:33 浏览:256

郭敏1 王晓鸽1 杨国红1 曾震军1 刘香丽1 彭小利2 张樾亚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活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白介素6介导的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1/STAT3)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及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替普瑞酮组和健脾活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单功能烷化剂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乙醇、雷尼替丁、0.9%氯化钠造模,造模时间为30周,各组采用相应药物治疗10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观察胃窦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黏膜JAK1、STAT3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JAK1、STAT3、生存素(Survivin)、原癌基因(cancer-myc,c-Myc)、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及异型增生改变,且JAK1 mRNA及STAT3 mRNA水平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活瘀方高剂量组未见萎缩及异型增生,中剂量组及替普瑞酮组未见异型增生但有萎缩,低剂量组有轻度异型增生及萎缩,且各组的JAK1 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健脾活瘀方高、中剂量及替普瑞酮组的STAT3 mRNA水平降低(P<0.05);与替普瑞酮组比较,健脾活瘀方高剂量组的JAK1 mRNA及STAT3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JAK1、STAT3、Survivin、c-Myc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但SOCS3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活瘀方高、中、低剂量组的JAK1、STAT3、Survivin、c-Myc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SOCS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替普瑞酮组相比,健脾活瘀方高、中剂量组JAK1、STAT3、Survivin、c-Myc、SOCS3蛋白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健脾活瘀方能够干预胃癌前病变,具有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IL-6/JAK1/STAT3通路有关。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对体内细胞及肺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81 浏览:505

胡彦辉 于卫 江耿良 《中国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对治疗后患者体内肺纤维及患者体内细胞的影响分析。方法:17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5例、对照组肺癌患者85例,两组患者均通过医院诊断确诊符合本次试验。试验组肺癌患者采用6mv(X射线放射治疗)患者注射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及放射部位在20%30%的肺肿瘤位置,计量控制为56~64Gy;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除不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外,其它治疗方法与试验组相同。对照组肺癌患者与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在3周治疗后有无出现放射性损伤,观察患者白介素-6(IL-6)、血清转化因子(TGF-β)、血浆血管紧张转换酶(ACE)的机制水平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放疗后均出现肺炎等情况的发生,试验组经放疗发现肺纤维发生率为24.7%及22.4%,数据显示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放射性治疗后发生肺炎症状的时间与肺纤维化的时间为4~6周,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肺炎及肺纤维时间为3~5周天,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2、4、6周的血清指标,试验组血清水平TGF-β显示(0.21±0.08)、(0.12±0.03)、(0.15±0.07)ρ/(mg/L)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血清指标数据。对照组血清TGF-β水平显示(0.36±0.11)、(0.39±0.10)、(0.37±0.12)ρ/(mg/L),试验组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对比白介素-6显示试验组患者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36.05±9.78)、(36.05±9.78)、(36.05±9.78)ρ/(mg/L);对照组肺炎患者数据差异与试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均在2、4、6周左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ACE水平的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结果显示,注射痰热清可降低患者化疗的白介素-6及血液、血清方面的指标,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肺纤维发病率逐渐下降,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血清NSE、S100β、IL-6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率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39 浏览:443

李康 刘博 段颖 张怡 伏晓琳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白介素-6(IL-6)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率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患者设为发生组,将未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患者设为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血清NSE、S100β、IL-6水平,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血清因子水平。结果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率为21.54%,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1.54%。发生组患者血清NSE、S100β、IL-6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预后不良患者血清NSE、S100β、IL-6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者血清NSE、S100β和IL-6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者,预后不良患者血清NSE、S100β和IL-6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建议动态监测3项指标变化以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