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半量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下载:47 浏览:416

李白冰 袁青 李晓霞 卢艳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半量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的疗效,并评估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对抑制睫状体光凝术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2~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眼科接受半量睫状体光凝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1. 0 mg)。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和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视力、眼压、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7例(20只眼),平均随访时间为(22. 36±19. 72)周。术后第1天大多数患者为轻度前房反应,无严重角膜水肿。末次随访时术后视力改善者5只眼(25. 0%),视力保持不变者11只眼(55. 0%),视力下降者4只眼(20. 0%),无视力严重下降。眼压由术前平均眼压(33. 47±6. 04) mm Hg降至末次随访时(17. 34±9. 86) mm Hg(P <0. 05)。20只眼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半量睫状体光凝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曲安奈德对抑制睫状体光凝术后炎症反应有较好效果。

分离装置中导爆索与削弱槽对中度射线检测技术 下载:52 浏览:264

刘伟 黄绍宇 白冰 刘大亮 胡文刚 罗京敏 张琳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概述了导爆索与削弱槽对中度的检测方法,详细论述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改进控制方法,并介绍了实现透照过程的量化控制方法,为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方法和参考。

手性方酰胺-N-酰基吡咯烷的合成及其催化作用 下载:44 浏览:469

白冰1 钟闻英1 王宁2 杨静1 毛多斌1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4期

摘要:
以方酸二甲酯及N-酰基-L-脯氨醛为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方酰胺-N-酰基吡咯烷双功能手性催化剂,利用1H NMR,13CNMR,HR-MS,IR对催化剂结构进了表征。将该类催化剂应用于2,4-戊二酮对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考察了溶剂、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甲苯为溶剂,催化剂用量为0.5 mol%,室温下反应。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以3a为催化剂,合成了12个具有光学活性的3位取代的2,4-戊二酮,最高产率达到97%,最高ee值达到95%。该催化体系能够适合含有吸电子和供电子基团的各种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加成。

铅防护用具的设计及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复合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4 浏览:359

白冰 张增梅 赵海运 孙立群 魏薇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铅防护系列用具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铅防护系列用具,收集64例行复合手术使用的照射剂量参数,采用热释光元件测定患者非投照部位(甲状腺、乳腺)的防护效果。结果 64例平均照射时间为6.4 s,受照部位皮肤表面累积剂量面积乘积平均值为12.7 Gycm2,介入参考点处的皮肤表面入射剂量值为37.47 mGy,其中有12例(18.75%)的受照部位皮肤表面累积剂量面积乘积超过1 Gycm2。乳腺、左侧甲状腺、右侧甲状腺皮肤表面接受散射剂量平均值分别为1.954 mSV、0.418 mSV、1.235 mSV。结论遵循防护最优化原则,使用铅防护系列用具对患者进行有效防护,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低的照射参数。

城市环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载:461 浏览:3484

白冰 《当代管理》 2021年2期

摘要:
城市环作为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城市文明的规划布局起到决定性作用,城市环卫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又可以推动城市旅游行业的发展,为市容市貌的改造提供经济效益保障,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城市经济文明建设指标。本文针对城市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加强城市环卫管理的有效对策,建设精神文明城市发展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分类监管研究 下载:98 浏览:1049

白冰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4期

摘要: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食品生产企业作为食品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负有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然而,由于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一些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这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因此,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监管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以下对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分类监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