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麸炒白芍工艺 下载:82 浏览:507

孟冉 张振凌 王胜超 刘爽 韩宁宁 《中国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优选麸炒白芍的炮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麸炒过程中的锅底温度、炒制时间、麦麸用量为考察因素,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设计,以麸炒白芍的外观性状、浸出物、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为响应值,优选麸炒白芍的工艺参数。结果:麸炒白芍的最佳工艺为350℃撒入麦麸,控制锅底温度330℃炒制4 min,出锅,筛去焦麸。白芍饮片与麦麸用量比为100∶20。结论:本试验优选的麸炒白芍工艺稳定可行,为麸炒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白芍总苷辅助治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辅助性T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389

王海燕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白芍总苷辅助治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辅助性T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白芍总苷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辅助性T细胞(IL-7、IL-10以及TGF-β)、炎症因子(HMGB-1、IL-8、IL-14、IL-33)、疗效和复发率。结果:在辅助性T细胞指标方面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IL-17水平显著下降(P <0. 05),而IL-10、TGF-β水平显著升高(P <0. 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观察组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 072,P <0. 05),而IL-10、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 295、3. 364,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HMGB-1及其他炎症因子均显著下降(均P <0. 05);治疗后的两组比较,观察组在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4. 618、2. 618、3. 056、3. 049,P <0. 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 11%(31/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 89%(23/36)(χ2=4. 741,P <0. 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总复发率为11. 11%(4/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 56%(11/36)(χ2=4. 126,P <0. 05)。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辅助性应用白芍总苷能够提高机体内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物质,清除高迁移率族蛋白1,清除患儿体内的炎症因子,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柴胡-白芍药对干预大鼠抑郁症模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下载:86 浏览:537

​张洪财1陈雁雁2王文姌2付新3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抑郁模型血清代谢组学进行研究,寻找与柴胡-白芍药对干预抑郁症关联的生物标志物,探索该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CUMS方法造模,通过糖水偏爱率和摄食量实验评价。建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柴胡-白芍药对组、氟西汀阳性药组、模型组、空白组。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收集血清样品。样品通过UPLC-MS分析,采集数据用Masslynxv4.1进行PCA分析。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色氨酸、尿酸、胆酸、溶血磷脂酞胆碱发生明显变化,给予氟西汀或者药对后,代谢物组发生变化并具有回调作用,推测潜在的标志物可能是上述内源性代谢物。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可能通过调控氧化应激、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来实现抗抑郁作用。

当归-白芍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下载:99 浏览:545

徐甜 连雅君 李振汉 樊姝宁 邓楠 马重阳 程发峰 王雪茜 王庆国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当归-白芍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得到当归-白芍药对化学成分的口服利用率和药物相似性等参数,并筛选药对的有效成分组。利用UniProt数据库找到当归-白芍药对有效靶点的官方基因名称,并利用CTD数据库进行靶点相关疾病注释。通过DisGeNET数据库得到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靶点,并与当归-白芍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靶点。将上述靶点输入到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富集分析,揭示当归-白芍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信号通路。结果筛选出了当归的2个活性成分和白芍的9个活性成分以及63个抗溃疡性结肠炎的靶点。通过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当归-白芍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MAPK14、PTSG2、PPARG、TNF、IL6、NOS3、BCL2等蛋白质有关。此外,当归-白芍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靶点显著富集于HIF-1、TNF、NF-κB等信号通路中。结论当归-白芍药对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的特点,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可能与以HIF-1、TNF、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