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东北地区坡耕地主要土种土壤可蚀性估算 下载:86 浏览:475

张天宇1,2 尚晨晨1,2 韩笑3 《中国土壤》 2020年5期

摘要:
土壤可蚀性(K)反映土壤对侵蚀的敏感程度。本研究旨在查明东北地区坡耕地主要土种K特征。共采集了70个土种的土样,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USLE诺谟图获取了它们的K_n,分析了东北地区耕地土壤主要土种的可蚀性。结果表明:(1)K_n最小值为0.011,最大值为0.070,平均值为0.031,标准差为0.012。无论是沿纬度方向,还是经度方向,K_n没有持续递增或递减的趋势。(2)各土种之间K_n差异明显,极值比达到6.4;同一土类各土种之间K_n也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土类的K_n极值比超过了1.5;因此,土壤侵蚀预报应尽量使用土种的K_n。(3)随着侵蚀程度加重,吉林省黑土的K_n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4)近6%土种的砾石盖度超过1.5%;如果不考虑砾石因素,它们的K_n平均被高估37%。对于侵蚀严重、砾石较多的山区土壤,应考虑砾石对K_n的影响。

旋风分离效果研究 下载:67 浏览:289

蔡天舒1 王军1 汪威2 王计强2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气体流量和加砂速度对旋风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量对压降和粒径分布有显著影响,加沙速度对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试验采用的旋风分离器对粒径大于50μm的砂粒分离效果明显,加砂速度的增大有利于小颗粒砂粒的分离,气体流量的变化对大颗粒砂粒的分离影响较大。

芬顿-混凝反应对藻类胞外有机物去除机制研究 下载:52 浏览:442

林英姿1 任睿君1 邹瑜斌2 杨炼3 柳乐怡4 肖峰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2期

摘要:
文章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芬顿-混凝反应与铁盐(Fe2(SO4)3)混凝反应对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EOM)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室温,pH=3,Fe2+/H2O2摩尔比为1∶1时,EOM的去除率达到最佳。Fe2+投加量为5 mmol/L时,TOC、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70%、34%。通过三维荧光(EEM)与分子量分布(HPSEC)分析表明,藻类EOM中主要成分是亲水性大分子多糖和蛋白质,其次是疏水性类腐殖酸物质。单独的铁盐混凝反应表明混凝过程促进了芬顿反应对EOM的去除,EOM中亲水性大分子量物质的去除率很大程度是由Fe2+氧化为Fe3+通过混凝过程贡献。此外,在芬顿反应处理EOM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絮体粒径受Fe2+投加量影响较大,形成的絮体粒径越小,TOC去除率越高。

ZIF-8纳米颗粒的粒径调控及生物医学应用 下载:28 浏览:309

胡强强 郭和泽 窦红静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ZIF-8)是由锌离子与2-甲基咪唑配位自组装成的多孔结晶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合成便捷、尺寸可控,在功能物质的包封与输运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这类材料更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且其结构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在酸性条件下解体,对于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的弱酸性环境具有响应性,是控制药物运输与释放的理想载体,因而在生物医学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事实上,ZIF-8不但能高效负载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小分子化疗药物,而且可以充当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保护层。ZIF-8的粒径等性能对于相应的生物医学应用非常关键,而如何实现ZIF-8功能性的精准调控将是实现其生物医学应用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本文就ZIF-8的制备机理、性能调控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行综述和展望。

ZIF-8纳米颗粒的粒径调控及生物医学应用 下载:31 浏览:316

胡强强 郭和泽 窦红静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ZIF-8)是由锌离子与2-甲基咪唑配位自组装成的多孔结晶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合成便捷、尺寸可控,在功能物质的包封与输运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这类材料更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且其结构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在酸性条件下解体,对于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的弱酸性环境具有响应性,是控制药物运输与释放的理想载体,因而在生物医学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事实上,ZIF-8不但能高效负载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小分子化疗药物,而且可以充当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保护层。ZIF-8的粒径等性能对于相应的生物医学应用非常关键,而如何实现ZIF-8功能性的精准调控将是实现其生物医学应用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本文就ZIF-8的制备机理、性能调控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行综述和展望。

脱硫废水烟气喷射蒸发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下载:24 浏览:259

吴文庆 杜小泽 杨立军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确保喷雾液滴在接触烟道壁面前完全蒸发,是保障电站脱硫废水在锅炉尾部烟道内蒸发处理安全运行的关键。喷雾液滴的破碎、聚并等动力学行为,以及液滴群的粒径分布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机制,是喷雾蒸发的主要特性。设计搭建了热态风洞实验台,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imagevelocimeter,PIV),在不同的引射空气压力、喷嘴水流量,以及风速、加热空气温度等条件下,对喷雾液滴群的粒径变化和速度变化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大液滴形态离开喷嘴的射流在引射气流的携带作用下,因破碎而形成小液滴,而后液滴间聚并效果会显现出来。液滴初始粒径仅与引射气体压力和水流量有关;风速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液滴间的聚并。提高高压气体压力、温度、风速以及减小水流量均有助于提高液滴群速度,其中提高风速对液滴群的增速效果最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喷雾的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改进方向提供了参考。

预交联体膨颗粒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55 浏览:412

彭田杰 兰锋 柳建新 徐魏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综述了预交联水膨凝胶颗粒类深部调剖剂的研究进展。从初始粒径、吸水膨胀速率、抗温抗盐性能及封堵与运移能力等的调控方面,介绍了预交联颗粒的应用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联系。对常规水膨颗粒类深部调剖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预交联体膨颗粒类深部调剖剂的材料制备提出了建议。

基于结构光的粗集料颗粒粒径计算方法研究 下载:84 浏览:421

丁旭东 耿超 崔珊珊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在公路施工和养护领域,测量矿质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粒径分布正逐渐受到工程研究人员的重视。但传统的二维图像颗粒粒径表征方法,无法真实地反映粗集料三维特性,针对在结构光下采集的三维深度图像提出了一种粒径计算方法。介绍了三维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将集料颗粒三维重构、去燥和颗粒分割,同时使用最佳外接立方体和球当量径两种方法计算颗粒粒径,并对两种方法的粒径计算结果准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当量径法粒径误差较小,可以作为粗集料颗粒粒径的一种有效表征方法。

MMA-BA-AA共聚反应中单粒径产物影响的研究 下载:23 浏览:240

尚成新1 郭志成2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4期

摘要:
选择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稳定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进行共聚合成了MMA-BA-AA共聚乳液。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用量、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单体用量和MMA/BA配比对乳液的影响。结果显示,羧甲基纤维素效果显著,既是稳定剂又是接枝底物,CMC用量为0.4%~0.5%,引发剂用量为0.2%~0.35%,丙烯酸AA用量为1%~2%,单体总量应低于45%,MMA/BA配比为1/1~9/7时,制备的乳液较好,且粒径分布呈单峰状态。

负载小粒径Au纳米粒子SiO2亚微球的制备 下载:35 浏览:359

沈启慧1 徐欣辰1 李妙1 刘曼1 于东冬2 周建光3 刘岩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1期

摘要:
Au纳米粒子(AuNPs),特别是小粒径(~1 nm)AuNPs的粒径、形貌和表面状态对其催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以小粒径Ag纳米粒子(<5 nm)为牺牲剂,通过金属置换反应,在SiO2亚微球上生长表面裸露的小粒径AuNPs。由于Au NPs表面完全暴露该材料在氧化还原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陶粒材质和粒径对方斑东风螺存活、生长和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259

黄瑞频1,2 张磊1,2 张伟霄1,2 刘洺源1,3 隋长润1,3 王宝龙1,2 刘鹰1,4 张倩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室外水泥池养殖适宜的底质,采用海砂(SS)、细陶粒(FC)、粗陶粒(CC)和海砂+粗陶粒混合(SS+CC)4种底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陶粒材质和粒径大小对体质量为(4.692±1.033)g的方斑东风螺存活与生长、养殖水质及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底质条件下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均大于90%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FC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最高,为(1.386 4±0.219 6)%/d,显著高于CC、SS、SS+CC组(P<0.05);不同底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不同,SS组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FC组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高;FC组底质微生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较高;FC、SS+CC组中弧菌(Vibrio)相对丰度较低,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和盐单胞菌(Halomonas)相对丰度较高,表明细陶粒对抵抗病原弧菌、防止水质恶化具有积极作用;微生物功能预测显示,FC组中微生物不同物质代谢相关通路的相对丰度增加;水质分析显示,24h内CC和FC组的NH4+-N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SS、SS+CC组(P<0.05),FC组NO2--N质量浓度显著低于CC组(P<0.05)。研究表明,底质材质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和底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有显著影响,选用细陶粒作为方斑东风螺室外养殖池底质材料,能促进其体质量增长,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并对养殖池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粒径小于3纳米的TiO2对小鼠的肺部损伤 下载:53 浏览:546

李俊纲1 李晴暖2 李文新3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评估了粒径小于3 nm的TiO2在滴注剂量为0.0l mg/只、0.1 mg/只和1 mg/只条件下对小鼠肺部造成的损伤.小鼠肺灌洗液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的结果表明,粒径小于3nm的TiO2对肺部造成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性.与微米级TiO2相比,粒径小于3 nm的TiO2在较低滴注剂量时就会造成小鼠肺部"超载";在滴注剂量相似时,比大粒径的纳米级TiO2(>10 nm)更易逃脱巨噬细胞监视,进入肺泡间质,刺激肺泡上皮Ⅱ型细胞增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