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物成像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40 浏览:270

丁陈君 陈方 吴晓燕 陈云伟 郑颖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生物成像技术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研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技术发展和科研基地建设受到多个国家的重视。本文分析生物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发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成像性能,开发多模态、多功能的仪器设备是未来的主要方向;信息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使得成像技术发挥更大作用。最后,对我国生物成像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二维MoS2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0 浏览:317

刘阳1 张新波1 赵樱灿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其层状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吸附、膜分离、催化、抗菌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吸附和膜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实现对水中各种离子、染料、抗生素、致病菌等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最后,对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出了评价,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二维MoS2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3 浏览:328

刘阳1 张新波1 赵樱灿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其层状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吸附、膜分离、催化、抗菌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吸附和膜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实现对水中各种离子、染料、抗生素、致病菌等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最后,对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出了评价,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手性钙钛矿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光电性能 下载:31 浏览:300

周明浩1,2 姜爽1 张天永1 史永宏2 金雪2 段鹏飞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材料因其丰富的化学结构和优异的光电性能,已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半导体材料。在钙钛矿无机框架中引入有机手性分子后,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手性钙钛矿纳米材料,从而可以极大地推动智能光电材料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本文将综述手性钙钛矿纳米材料的构筑与手性产生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一维手性钙钛矿纳米线、二维及准二维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片、三维手性钙钛矿纳米晶、超分子组装体系中诱导的手性钙钛矿纳米晶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手性钙钛矿纳米材料在圆二色性、圆偏振发光、铁电性、自旋电子学等方面展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及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有关手性钙钛矿纳米材料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很多机理还存在争议,许多基础性和应用型的工作也有待开展。

二维金属或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化学与生物传感应用 下载:62 浏览:407

杨涛1 崔亚男1 陈怀银2 李伟华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随着人们对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2D)纳米材料不断深入与扩展研究,近些年来,以2D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为代表的2D骨架材料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和广泛关注.与其它的中孔或微孔的纳米材料相比,这些有机骨架材料提供了均一的纳米尺寸的孔,并且相较于石墨烯,2D有机骨架材料可以预期性地设计和组装功能化的结构单元,如羧基、氨基、羟基等基团可以通过多样的化学反应人为可控地接枝到骨架上,这些优点有望使2D有机骨架材料成为新一代提高传感界面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功能材料.本篇综述分别对2D MOFs和COFs进行简单的概述,总结目前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制备2D MOFs和COFs纳米材料的方法并对其做出简单的点评,介绍(2D)MOFs和COFs材料在化学传感和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讨论了2D MOFs和COFs在传感应用中的潜质和关键性问题,并对未来2D MOFs和COFs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纳米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汞离子 下载:62 浏览:413

沈洋1 胡继文2 刘婷婷1 郜洪文1 胡张军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汞离子是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对环境和人体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开发能够快速检测环境中汞离子的分析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被广泛用于环境中汞离子的检测。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一些代表性的基于纳米材料的汞离子荧光、比色传感器。根据纳米材料的不同,将这些传感器分为基于金、银、碳和硅基材料,以及量子点、有机纳米颗粒和其他纳米基材料的荧光、比色传感器,并分别从设计原理、识别性能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这些传感器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展望。

多巴胺功能材料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404

陈贺1 张帅其1 赵致雪1 刘萌1 张庆瑞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多巴胺又名4-(2-乙氨基)-苯-1,2-二酚,具有官能团丰富,吸附位点多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众多优势,近年来,利用多巴胺研制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及环境应用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多巴胺结构特性以及自聚组装机理入手,介绍了将聚多巴胺涂布于不同基底材料进行改性,总结性能优异的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及应用前景。

自组装技术在特殊形貌无机纳米材料制备中的作用 下载:89 浏览:410

陈娟 江琦 《新材料》 2019年4期

摘要:
目前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低维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如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等,其制备方法已相当成熟,而对高维特殊形貌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具有特殊形貌的高维无机纳米材料因独特的结构和表面性质在催化、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微波吸收、医学等领域展现出优于低维纳米材料的性能,但制备出的材料种类少,形貌不均一,可控性较差。因此,研究者们致力于特殊形貌无机纳米材料生长机理的研究,为材料制备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法、水/溶剂热法等。其中水/溶剂热法制备的无机纳米材料具有晶粒发育完整、粒度分布均匀、颗粒之间少团聚、原料价格较便宜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特殊形貌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自组装技术作为超分子领域的新概念,在制备特殊形貌的材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将低维的纳米结构单元通过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等非共价键作用力进行连接而组装成各种复杂的层级结构。现已通过自组装技术合成了片状、棒状、花状、海绵状、树枝状等特殊形貌无机纳米材料。其中片状材料的生长过程如下:第一步是纳米颗粒的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第二步是熟化的纳米颗粒定向附着自组装成片状材料。棒状材料的生长过程出现了两种情况,第一种与片状形成过程相同,第二种则是先形成片状,然后片状发生卷曲形成棒状材料,棒状材料再定向附着自组装成长径比不同的棒状材料。花状、海绵状、树枝状等复杂形貌的形成则是基于片状或棒状材料,通过氢键自组装而成。自组装过程会受到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溶剂、沉淀剂、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们发现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时,引入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能够促使低维纳米结构单元进行有序自组装而形成结晶度好、尺寸均匀的特殊形貌纳米材料。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溶剂、沉淀剂的种类和剂量及酸碱度等因素,影响纳米颗粒的生长方向、生长速率及颗粒之间的作用力,进而控制产品的形貌和尺寸。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特殊形貌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分析讨论了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因素,并对自组装制备特殊形貌无机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制备性能优越的特殊形貌纳米材料提供参考。

铜基电催化剂还原CO2 下载:93 浏览:499

刘孟岩1,2 王元双1,2 邓雯2 温珍海2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给全球气候造成潜在威胁,电化学还原CO2为有用的化工产品作为一种人为的碳循环的方式,拓展了新的利用CO2的可能性,并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显著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然而,在转化CO2为有价值的产品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抑制析氢副反应的同时达不到高效率、高选择性。铜因其在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优异的催化性能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电催化还原CO2的发展以及电化学转化CO2的优缺点,介绍了CO2RR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并概述了Cu电极、CuMOFs材料电极以及通过氧化、合金化、纳米化和表面修饰等方法修饰的铜电极的进展,但是电催化还原CO2的反应机理尚不太确定。最后,讨论了未来铜基电极催化剂高效率地选择性转化CO2会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研究的方向。

基于纳米材料的气凝胶制备及应用 下载:80 浏览:461

管庆顺1 李建1 宋如愿1 徐朝阳2 吴伟兵1 景宜1 戴红旗1 房桂干3 《新材料》 2018年11期

摘要:
气凝胶是一种三维多孔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等特性。以纳米材料构筑气凝胶可进一步调控孔隙结构、改善机械强度,同时还能赋予气凝胶高导电性、低热导率、高吸附性和隔音吸声等特性,在储能、保温隔热、吸附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重点对近年以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不同形态纳米材料构筑的气凝胶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展望了气凝胶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金属纳米颗粒导电墨水制备与后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91

刘云子 张伟 宋占永 《新材料》 2018年10期

摘要:
印刷电子技术是一种低成本、简捷高效、绿色环保的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已在柔性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导电墨水作为印刷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关键材料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报道。结合印刷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对金属纳米颗粒导电墨水的各项性能指标及其机理进行概述,综述了金属纳米颗粒导电墨水的制备和后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部分有潜力的前沿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对应的优势与局限及其发展方向。最后结合印刷电子技术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EHD喷墨打印制备微热板气敏材料的研究 下载:14 浏览:374

曹睿 余隽 吴昊 朱思鹏 李中洲 唐祯安 《传感器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采用静电流体动力学(EHD)喷墨打印技术在微热板上沉积了气敏材料。将纳米气敏材料分散到溶剂中制备出墨水,研究了墨水材料、打印距离和针头尺寸等参数对起始电压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估算相一致。在制备微热板气体传感器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控制三坐标平移台移动实现微热板与打印点的对准。采用外径为300μm、内径为180μm的针头,调节打印距离和电压,实现了气敏材料在微热板上的定位微滴打印。EHD喷墨微滴打印过程稳定,无针头堵塞现象,液滴直径约65μm,满足微热板打印需求。制备的气体传感器对甲醛表现出良好的气敏响应。

基于真空冷冻干燥法ZnO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下载:14 浏览:416

赵晨曦 范贺良 彭文然 王俊凯 《传感器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探索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制备ZnO气敏材料的应用价值,采用此方法制备了PVA-Zn(CH3COO)2·2H2O泡沫板状前驱体,再分别以不同温度煅烧前驱体制备了ZnO纳米粉体,并将产物制成旁热式气敏元件。对产物进行XRD、SEM和TG-DSC表征并详细探讨了产物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nO粉体的粒径随着煅烧温度的降低显著缩小,气敏性能显著升高。在500℃煅烧冷冻干燥前驱体得到的ZnO粉体平均粒径为40~100 nm,在工作温度为440℃时对300 ppm乙醇的灵敏度可达51.43。

水体中硝酸盐污染治理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50 浏览:61

张翔 向松 李杨海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硝酸盐是我国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其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化学法、吸附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其中因吸附法操作简便、设计简单,近年来各种吸附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化学法中,纳米材料因其体积小、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在水体中硝酸盐的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吸附和纳米材料在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中的研究现状,并对水体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趋势做综述。

燃煤电厂烟气元素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下载:25 浏览:267

姚杰1 刘晓萌1 张杨1 朱跃1 郭金2 朱玉华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5期

摘要:
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汞由于其剧毒性和生命体易富集性一直以来是烟气检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EPA、MESA、HEST和OHM等传统取样检测技术采样困难和抗干扰能力弱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基于光谱法和化学传感器技术建立的在线检测技术发展显著。光谱法精度高,应用广泛,但操作复杂且仪器昂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具有高选择性、操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检测汞为目的,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取样检测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汞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纳米材料在肿瘤磁热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下载:93 浏览:501

王煦漫 张彩宁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对磁热疗以及纳米材料在磁热疗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磁流体、磁性脂质体、肿瘤靶向磁性纳米粒子及低居里点磁性纳米粒子,同时就磁性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四针状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发射稳定性研究 下载:88 浏览:507

陈捷 雷威 狄云松 储开荣 穆辉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采用四针状氧化锌纳米材料作为阴极发射体制作了真空场发射二极管,观察其阴极发射电流的稳定性.在实验过程中,阴极发射电流的波动幅度在2%以下,说明四针状氧化锌纳米发射体具有较好的发射稳定性。

纳米材料在观赏鲤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5 浏览:485

​刘安勋 曹玉江 廖宗文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试验通过室内箱体养殖鲤鱼,研究了纳米材料对鱼苗生长和对水体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可提高水体pH值,降低NO2-和NO3-含量,改善水质;纳米材料处理水体可明显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其中纳米网效果最好,使成活率提高-倍。

纳米磁性氧化铁粒子对HeLa及HEK293细胞的毒理作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476

陈克正 胡迎花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定量研究了随柠檬酸包覆纳米磁性氧化铁粒子浓度的增加,两种不同的细胞系(HeLa及HEK293)中细胞数目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细胞与纳米磁性粒子在37℃及5%CO2气氛中培养24小时.通过实验确定了纳米氧化铁粒子对两种细胞系的临界浓度c,即超过该浓度细胞出现大量死亡.对HeLa细胞,Φc=3×10-4(1.5 mg/mL);对HEK293细胞,Φc=7×10-5(0.35 mg/mL),显示了与HEK 293细胞相比,HeLa细胞可耐更高浓度的纳米氧化铁粒子.这些临界浓度为纳米磁性氧化铁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安全剂量的上限。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84 浏览:485

​贺志荣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纳米材料在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纺织和军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文章简述了纳米材料的种类、特性以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就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