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励磁线圈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361

马立伟 吴美景 《中国仪器》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提高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简述了励磁线圈的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讨论了励磁线圈在设计、制造及装配中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影响,指出了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在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移动式无线供电系统电磁耦合机构研究 下载:28 浏览:316

白新雷1 白佳航2 冯剑3 张瑞芯4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为提高移动式无线供电系统电磁耦合机构的耦合系数,须对电磁耦合机构进行合理设计,针对以往移动式电磁耦合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接收线圈,而对发射线圈的研究较少的情况,重点研究发射线圈的具体设计问题,来提高电磁耦合机构耦合系数,通过分析发射线圈不同宽度、长度、间距对耦合机构耦合系数的影响,得出发射线圈设计规律,为发射线圈设计提供依据。

大型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散热系数工程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474

王超1,2 赵小明1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期

摘要:
散热系数的确定是利用简化公式法计算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平均温升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已有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散热系数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并基于CFD数值仿真结果拟合了转子线圈新的散热系数关联式,进而利用获得的关联式计算了一些类似结构转子线圈平均温升,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获得的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散热系数关联式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电磁感应/谐振无线输能的场-路混合仿真 下载:51 浏览:325

钟贻 陈星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电磁感应/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效率计算,研究(电磁)场-(电)路混合仿真。将电磁感应/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划分为2部分:线圈耦合单元与电路单元。采用Comsol软件对线圈单元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得到线圈电感值及线圈间的耦合系数,将电感值及耦合系数带入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得到系统总效率。混合仿真中电路单元不仅包括放大电路,还包括耦合线圈的等效电路模型,以此将耦合线圈和放大电路相互影响和匹配纳入仿真中。为检验场-路混合仿真准确度,设计和测试一套四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谐振频率为4.78 MHz、无线传能距离为40 cm。混合仿真得到该系统效率为98.8%,与测试得到系统效率96.9%吻合良好。

超导薄膜磁场穿透深度的双线圈互感测量 下载:42 浏览:398

张若舟1,2 秦明阳1,2 张露3 尤立星3 董超4 沙鹏4 袁洁1 金魁1,2,5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磁场穿透深度是联系超导体宏观电动力学与微观机制的重要物理量,其精确测量对于研究超导机理以及探索超导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的磁场穿透深度测量方法中,双线圈互感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技术相对成熟、对样品没有破坏等优点,可被用于细致地研究超导薄膜的磁场穿透深度对温度、掺杂、外延应力等参量的依赖关系.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双线圈互感法的基本原理,指出该方法的测量精度主要受系统几何参数及薄膜边缘漏磁的影响;之后对自主设计搭建的透射型双线圈互感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校验,并详细说明了其测量精度:对于厚度为100 nm,穿透深度为150 nm的典型薄膜样品,穿透深度绝对值的测量误差小于10%;最后通过测量Nb N超导薄膜的磁场穿透深度进一步检验了装置的精度,分析表明穿透深度的测量值与文献报道结果符合.

线圈参数及地形因素对航空瞬变电磁的影响 下载:64 浏览:483

巩铭扬1 周磊1,2 严良俊2 王新宇2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浅层勘探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对航空瞬变电磁进行三维正演模拟,采用中心回线观测方式来研究磁场Hz的响应特征。首先验证了均匀半空间和层状地层响应精度,模拟表明,数值解与解析解在0.1 s前误差基本维持在5%以内,可以有效地进行正演模拟。然后讨论了发射线圈参数(高度、半径、电流、匝数)对磁场Hz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值与发射线圈半径、电流、匝数成正比,不同发射线圈高度只是影响了早期响应,到晚期磁场Hz分量均趋向同一值;由于瞬变电磁对低阻异常反应更为灵敏,研究了埋有低阻异常体的起伏地形条件对Hz场值的影响,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脉冲涡流传感器在刹车盘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13 浏览:428

张华宇1 刘文贝1 谢凤芹2 张伟鹏1 《传感器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采用控制变量法从激励信号的占空比、电压幅值和激励线圈提离高度3个方面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脉冲涡流传感器检测刹车盘表面缺陷的影响规律。用DG1022U函数发生器产生脉冲激励信号;设计了由圆柱形激励线圈和霍尔传感器构成的脉冲涡流检测探头并制作放大滤波电路;用USB4711A数据采集卡采集信号,经MATLAB小波去噪后提取信号的峰峰值和信噪比。

考虑传感结构中气隙的电工钢片三维磁特性研究 下载:10 浏览:398

耿鑫 李永建 杨克为 郭栋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为了全面分析材料的磁特性,提出了三维磁特性测量方法。考虑到硅钢片叠片方向的磁场不均匀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精度B-H复合传感线圈。并针对三维磁特性传感信号的精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改善信号精度的方案。采用新型线圈和补偿方案,讨论了在空间球形的激磁模型下,无取向硅钢片(35WW270)的三维磁特性和损耗特性。

基于隧道磁阻阵列的钢索断丝检测传感器研制 下载:10 浏览:361

吴斌 高震 刘秀成 王钰珏 肖君武 何存富 《传感器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为将新型高灵敏度磁敏元件——隧道磁阻(TMR)器件应用于钢索断丝漏磁检测,采用带磁屏蔽层的类赫姆霍兹线圈作为励磁结构,设计了基于柔性印刷电路的隧道磁阻圆环阵列,可实现对直径为14 mm钢索表面断丝处漏磁场的检测。利用加工有全环向沉槽的钢杆试件,测试7个TMR阵元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宽、深均为0.5 mm的沉槽缺陷检测信号幅值均值约33 mV,信噪比可达14.5 d B,而7个阵元输出电压的极限误差为±1.85 mV。将研制的隧道磁阻阵列传感器应用于钢索表面6处位置不同的断丝缺陷检测,依据检测信号或扫查成像结果,可以清晰分辨出单根0.5 mm断丝缺陷,并确定各断丝在轴向和周向的位置。

高频天线性能增强方法研究 下载:92 浏览:499

李广立 马纪丰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一选定天线的场强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实际测试来研究和论证的。工作频率为13.56 MHz。基于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叠加的原理,考虑在工作天线附近增加一开路线圈,区别是线圈与工作天线不直接相连。在电磁场环境下,附加的开路线圈感应出相应的电流和磁场进而对工作天线产生影响,并且改善工作天线的阻抗,通过调整附加线圈与工作天线之间的距离来增强所需位置的场强。此方法分析了附加线圈与工作天线之间不同的位置、距离以及附加线圈的大小和通断等情况,给出了这些情况下工作天线的电流和磁场的变化。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三分量感应线圈姿态测量系统的设计 下载:57 浏览:334

褚越强 吴强 卢帅华 刘晨晨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航空电磁系统的接收线圈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姿态的改变,这会使得三分量感应线圈所接收到磁场数据产生偏差。如果得到三分量感应线圈的姿态数据则可以用来做数据校正,但是目前关于姿态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很少见到实际的测量方案。本文设计了一种三分量感应线圈的姿态测量系统,直接在三分量感应线圈上加MEMS姿态传感器模块来测量三分量感应线圈的姿态,并通过GPS模块的授时功能对所采集的数据附上时间戳,最后将数据存入TF卡中为后续的数据校正提供数据支撑。

符合FT3帧格式的电子式互感器的仿真研究 下载:48 浏览:459

于飞 张海龙 孙庆乐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4期

摘要:
在电力系统中,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数字变电站中的应用已十分普及。在对电子式互感器的组成及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atlab的simulink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了模拟仿真。Rogowski线圈来模拟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通过Σ-ΔADC转换器及数字滤波器环节将高压侧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输出,并通过simulink实现FT3格式组帧后经光纤以太网送至FPGA开发板,经曼码编解码及CRC校验送至互感器接口合并单元中。通过实验验证网络接口得到了FT3帧格式数据,满足设计要求。

基于Matlab的电子式互感器传变特性仿真研究 下载:91 浏览:512

金世鑫1 李华2 金晓非3 李籽良1 耿莉娜1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国内外智能变电站系统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大量的电子式互感器投入使用,对电子式互感器的仿真研究也越来越多。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搭建了罗氏线圈的仿真模型,并对其传变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源、无源级联积分器,通过仿真找到了积分器传变特性随元器件变化的规律,并对积分环节的元器件进行优化,提高了罗氏线圈对雷击电流传变的精确度。

基于PSCAD的超导储能系统建模 下载:159 浏览:780

王煜栋 有雨彤 李佳盛 黄旭 付士勇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7期

摘要:
储能技术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辅助部分,对能源的消纳过程起到重要作用。超导储能系统的储能特性优异,是极具潜力的储能形式。目前,超导储能技术已进入应用验证阶段,开始论证其性能分析和成本。本文建立超导线圈参与的超导储能系统,分析它在降低电网的低频功率振荡,调节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以及改善供电品质和提高电网的动态稳定性的作用。它可以主动参与电力系统的功率补偿,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功率传输能力。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仿真设计 下载:220 浏览:2388

郭金龙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1年12期

摘要:
本文使用场路耦合方法对 WPT 系统进行电磁仿真设计,并研究分析了关键参数与互感、输出功率和系统效率的敏感性变化趋势,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发电机定子线圈绝缘击穿故障分析 下载:83 浏览:811

高驰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发电机长期高温运行,绝缘老化加速,发电机线棒高低阻区域制造工艺不佳导致绝缘层开裂,绝缘层开裂部位极易受到水汽的侵蚀导致绝缘损坏,发电机定子绝缘受潮后绝缘材料中的水分很难去除,可采用通入大电流的方法进行短路烘干,但受现场条件的制约,难度较大。因此,对于发电机定子绝缘受潮的问题应从源头考虑,消除可能引发绝缘受潮的因素。

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定子线圈制造技术及装备 下载:175 浏览:2307

张俊霞 朱剑波 王晨璐 《装备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各个领域都有了相应的提高。作为人们生活的基础,交通也快速地发展起来。作为快速交通的一部分,中国高速铁路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并且高速动车的技术含量,以及高速动车的装备水平等,都在世界占有领先地位。但在进行高速动车的制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动车组各项装置的正常运行,各装置组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高速动车的各项性能以及运转得安全性等。因此,应更加注意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定子线圈制造技术和设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