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环境法体系中的自然保护地立法 下载:91 浏览:431

吴凯杰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作为正在制定过程中的新兴环境立法,自然保护地法、国家公园法等自然保护地立法与环境法体系中的其他法律存在发生规范冲突和赘余的可能,有必要明确其价值定位以及相应的规范表达。在生态文明入宪、入环境基本法的背景下,环境基本法的保护优先原则和综合治理原则内含对优先保护生态整体性的价值期待,需要自然保护地立法予以表达。相较于污染防治法与资源保护法,自然保护地立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调整目标,且具有调整对象的系统性和调整方式的调适性,契合优先保护生态整体性的需要。为落实这一价值期待,自然保护地立法需构建以分区定保护级别制度、总行为控制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并采用"自然保护地基本法+各类自然保护地特别法"的总分结构。

掘进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分析 下载:80 浏览:444

王利元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在分析矿井掘进面瓦斯问题的基础上,对掘进面瓦斯的综合治理开展全面分析,并对其相应保障措施进行总结,希望能为矿井现代化建设水平和整体生产安全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特厚煤层瓦斯综合治理分析 下载:86 浏览:439

张勤鹏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提出了实现特厚煤层瓦斯有效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对其应用效果做出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后,瓦斯涌出得到有效控制,矿井生产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关于现行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中河流计算模型的探讨 下载:46 浏览:373

刘晓东1 杨婷1 石佳佳1 刘朗2 吴偲1 姜翠萍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0期

摘要:
水域纳污能力确定是实施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基本工作,现行的《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争议。文章在综述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中河流计算模型中的若干问题,推导了改进后的计算模型,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为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未来计算规程的修订提供参考。

光热转换材料及其在脱盐领域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409

郭星星1 高航1 殷立峰2 王思宇3 代云容1 冯传平1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光热脱盐技术在缓解水资源短缺和减少水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已吸引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光热脱盐主要是利用光热转换材料将吸收的太阳光能直接、高效地转化为热能,以蒸发水分实现含盐水脱盐和水质净化,其效率取决于光热转换材料的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如金属基材料、碳基材料、半导体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复合光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光热转换机理,并介绍了光热转换材料在脱盐领域的应用进展。基于上述分析,对光热转换材料在未来脱盐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应针对光热转换材料的低强度全光谱吸收和高效转化利用、光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提高,以及光热脱盐系统的热传递损失最小化和热量利用最大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清丰山溪水质状况及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分析 下载:30 浏览:320

关文浩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对清丰山溪在丰城市境内的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与研究。随着河长制的推行,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清丰山溪水质明显好转。清丰山溪芗水断面(入丰城断面)以Ⅲ类为主,朱罗村断面(出丰城断面)以Ⅱ类为主。通过对清丰山溪水质进行监测评价,分析影响水质的原因,提出污染防治对策,为清丰山溪水污染治理提供有效依据。

化工项目地下水事故源强计算与污染预测 下载:56 浏览:434

周梦甜1 韩龙喜1,2 陈博1 刘甜甜1 张奕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摘要:
以南通市某化工项目为例,分析地下水事故的主要污染途径,进行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提出源强计算方法。利用Visual 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选取特征污染物COD为预测因子,模拟预测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在地下水的迁移与浓度变化。研究表明,20 a后污染物超标范围已超出厂区,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厂区应做好分区防渗,建立监控体系等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土壤重金属高光谱反演研究综述 下载:45 浏览:399

郭颖1,2 毕如田2 郑超1,2 袁宇志1 柴敏1 郭治兴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摘要:
土壤是地理环境统一体的重要组成要素。目前,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快速获取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前提。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快速高效定量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提供了科学的手段。通过对近20年利用高光谱遥感实现土壤重金属定量反演的方法以及不同光谱处理对反演模型精度的影响等方面的总结以及定量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基本流程及实现间接反演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元素的简要概述。发现反演模型决定了反演精度,光谱预处理影响反演精度。最后探讨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在土壤重金属研究方面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常见水生植物对城市河道水质净化影响试验研究 下载:67 浏览:393

李纯洁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用水生植物对城市河道低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良方法。本文选择了3种本土水生植物,探讨其净化机理,并通过水生植物的模拟水培试验得到以下结果: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43. 3%~54. 1%、54. 3%~88. 2%,而植物组合对TN、TP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植物,总去除率可达61. 3%~65. 0%、79. 2%~88. 6%。同时污染物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N去除率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和物理化学作用,而TP去除率来自植物处理。

智慧视角下的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顶层设计 下载:74 浏览:403

张涛 黄锐 王妍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提出利用5~10年时间逐步将永定河恢复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为了支撑《总体方案》的实施,并使智慧水利研究成果深入流域管理实际,海河水利委员会选定永定河进行智慧河流设计,力争运用先进的信息新技术和智慧水利框架体系,支撑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所确定的生态水量目标、水环境目标、水生态功能目标、防洪目标和跨区域协同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充分考虑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对主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智慧永定河顶层设计的设计思路进行总结,从智慧水利视角提出了支撑具体业务所需的感知、网络、永定河大脑、业务支撑等架构,以期为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人物交互、科学分析、决策支持等提供支撑。

莒南县鸡龙河综合治理探讨 下载:38 浏览:505

秦夫锋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阐述了鸡龙河综合治理过程中推行河长制、强化水污染治理、打造防洪生态工程、夯实河道管理基础等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管护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镇村河长积极性不高、河流水质有待提升、部分河段防洪标准偏低、村庄周围的河滩有待治理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加强教育并严格考核问责、多方施策补短板、提高防洪能力确保行洪安全、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的治理对策,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综合治理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司法实践为研究样本 下载:44 浏览:366

王敏远1,2 《法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醉驾"入刑以来,酒后驾驶行为的治理效果明显。但在司法实践中,"醉驾"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案件数量增长迅猛,持续保持高位;犯罪情节大都轻微,司法处置宽缓;各地执行存在差异,争议问题增多;司法效能严重制约,负面效应显现等。经统计分析,"醉驾"犯罪治理主要存在案件证据的"薄弱"、司法适用的实践争议和行为规制的"潜在漏洞"三大症结。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行刑事法体系下,应从诉源治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刑法统一适用规则,完善犯罪打击处遇体系,释放认罪认罚制度效能,构建犯罪源头防控系统。

浅析生态理念在诏安县赤水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的应用 下载:75 浏览:426

余燕琼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赤水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应用的生态理念。治理中,以小流域为建设单元,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泥沙入河入库,蓄水保土,保护水土资源,因害设防,防灾减灾,建设安全生态水系,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安全、生态水系、民生结合起来。

临洪小流域(湿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设计研究 下载:79 浏览:476

程建敏1 李沛2 徐天文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湿地是地球表层最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在湿地区域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战略对策和措施,将湿地保护及景观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对接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可使小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连云港市临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瓦斯分布特征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下载:42 浏览:360

李博 《冶金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以西曲矿1840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作面多个位置进行瓦斯含量监测,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来源及瓦斯分布特征规律,提出了本煤层预抽、高位裂隙带抽采、煤柱钻孔综合瓦斯治理技术实现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同时为类似地质条件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

宿迁“生态立市”战略下水环境综合治理探索 下载:42 浏览:448

王明明 房凯 方琼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宿迁水环境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污染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宿迁水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减少和控制工业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态河道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河湖长效管护机制等对策措施,期望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宿迁能成为河清湖秀、人水相依的宜居城市。

主动作为 勇于担当 龙南县生态优美明珠县建设成绩斐然 下载:77 浏览:477

刘毅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0期

摘要:
江西省龙南县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20世纪80年代就创立了稀土矿山尾砂综合治理的"龙南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出台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铸造了一把"尚方宝剑"。同时,该县水土保持部门与时俱进,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生态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水土保持智慧和力量,促进了龙南县生态明珠县建设。

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与应用 下载:35 浏览:473

顾根龙 《冶金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以虎龙沟煤业公司8501工作面瓦斯抽取方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瓦斯的来源,针对瓦斯异常涌出的因素,从工作面试生产与正式生产两方面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方式,为矿井治理回采工作面瓦斯超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森林公园中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探讨——以北安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下载:69 浏览:450

杨之恒 李丹雄 周连兄 武亚南 赛硕 胡雪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8期

摘要:
为探索在森林公园区域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技术体系,以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为例,根据森林公园的特殊需求制定和调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各分区内所对应的技术措施及其布局,尽量采用近自然、生态型的措施与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在保障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基础上,突出森林公园的景观效果,弥补了在森林公园内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空白。

南方典型崩岗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下载:83 浏览:477

冯舒悦 文慧 倪世民 张德谦 王军光 蔡崇法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5期

摘要: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花岗岩低山丘陵区特有的水土流失形式,具有发展迅速、侵蚀剧烈、危害严重和难以治理等特点,对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生态保护威胁严重,被称为当今的"生态溃疡"。崩岗的综合治理研究已日趋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不同地区崩岗的地理信息、立地条件和发育程度各不相同,其治理的措施与模式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发育阶段崩岗的治理模式进行提取归类,分析总结出了生态防护型、产业经济型和修复完善型三大治理模式,以期为构建具有明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且惠及民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崩岗区生态系统恢复及重建提供总体思路和技术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