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 下载:14 浏览:370

虞露艳1 应燕2 王秋月3 陈朔晖4 徐红贞4 诸纪华4 胡雁5 2019年8期

摘要:
将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儿科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方法检索静脉输液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循证资源。通过文献质量评价,纳入2篇指南和1篇系统评价作为证据资源的参考文献。总结12条证据,通过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进行评价,产生7条最佳证据,并转化为4条临床审查指标。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进行证据的临床应用,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记录收集数据。以护士每条审查指标执行率、静脉炎和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及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评价证据应用的效果。结果基线审查中外周静脉敷料出现潮湿、松脱和(或)明显污染时护士应更换敷料等3条依从性差的执行项目,在证据应用后执行率显著提高(P<0.001)。证据应用后禁食和非禁食患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外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可规范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的护理行为,延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

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85 浏览:2009

闫笑1 冯栋栋2 何莉1 《肿瘤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1-2022.10月,2年内PICC置管的166例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运动指导)和观察组(83例,实施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可以显著提高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应用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