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miR-145靶向Glut1调节Akt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218

王敬1 邢惠海2 徐书方3 白雪3 荆娇3 贾丽丽3 张玉清3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45)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和丝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20例乳腺癌样本及其癌旁组织样本进行Glut1的免疫组化染色,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组织样本中Glut1和miR-145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Glut1蛋白的表达,选择Glut1表达量较高的MDA-MB-231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5对Glut1的转录调控,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实验和细胞迁移侵袭(Transwell)实验验证miR-14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Glut1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提高(t=7.230,P=0.002),而乳腺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下降(t=4.246,P=0.013)。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Glut1表达明显下降(t=7.664,P=0.002),并且miR-145对Glut1基因转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依赖于Glut1基因的3′-UTR区域。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细胞在3d和4d的增殖能力(t=7.746和8.086,P=0.001和0.001)以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t=4.960,P=0.008),并且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t=5.406,P=0.006)。[结论]在乳腺癌中Glut1表达和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能够被miR-145所抑制,并且miR-145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秸秆生物炭对葡萄园土壤改良效应及葡萄品质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89

熊荟菁 张乃明 赵学通 包立 段红平 《中国土壤》 2018年4期

摘要:
云南是我国长江以南重要的酿酒葡萄产地,其以红壤为主的葡萄园土壤粘度高、酸性强、养分含量偏低,制约了其葡萄酒品质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研究以秸秆生物炭为改良材料,设计常规施肥、生物炭+常规施肥2个处理的三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葡萄园土壤改良、葡萄产量、品质三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秸秆生物炭能使葡萄园土壤容重降低9.40%,土壤含水量增加35.37%;(2)葡萄园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秸秆生物炭施用年份延长而逐年增加;(3)施用生物炭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葡萄产量分别增加了11.74%和20.07%;葡萄的总酸含量降低了6.30%和10.34%,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提高了6.29%和10.34%、13.51%和25.04%。可见将秸秆生物质炭应用于南方葡萄园土壤改良效果明显,具有一定推广前景。

231例葡萄膜炎临床分析 下载:56 浏览:357

闫璐1 刘晓弟1 丁琳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临床类型、病因及预后。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诊治的231例(290只眼)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1例葡萄膜炎患者中,男性124例,女性107例,男女比例1. 16:l,患者平均年龄(43. 9±17. 5)岁;汉族93例(40. 26%),维吾尔族101例(43. 7%),其他37例(16. 01%)。按解剖位置分类,前葡萄膜炎138例(59. 74%),中间葡萄膜炎11例(4. 76%),后葡萄膜炎25例(10. 82%),全葡萄膜炎57例(24. 68%)。能够确定病因或归于特定类型的患者109例(47. 19%),其余为特发性葡萄膜炎122例(52. 81%)。结论葡萄膜炎多发于青壮年,男性整体上稍多于女性,少数民族整体多于汉族。就诊后很大一部分患者因伴随眼部并发症视力不理想。除特发性葡萄膜炎外,以强直性脊柱炎、VKH综合征、Behcet病所致的葡萄膜炎最为常见。

短串联重复序列检测技术在部分性葡萄胎诊断中的作用 下载:73 浏览:400

荆福祥 袁雪芹 史永灿 《肿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多态性检测在部分性葡萄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病理科2005~2016年临床及病理形态学上明确部分性葡萄胎和水肿性流产各20例。组织标本经STR基因多态性检测,STR检测包括9个多态性位点(D7S820、D13S317、D16S59、TPOX、TH01、CSF1PO、VWA、F13A01、FESFPS),分析其在葡萄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水肿性流产患者中位年龄27岁(23~33岁),部分性葡萄胎患者中位年龄30岁(25~37岁)。组织病理学结果:水肿性流产可见局灶绒毛组织水肿,滋养叶细胞增生不明显;部分性葡萄胎局灶绒毛组织水肿,中度滋养叶细胞增生。STR结果显示:水肿性流产在每个STR位点均含有父源性和母源性各1个等位基因(17/17),另外3例未检测成功。在部分性葡萄胎中,单卵单精型部分性葡萄胎和单卵双精型部分性葡萄胎分别为3(3/19)例和12例(12/19),还有4例为均含有父源性和母源性各1个等位基因(4/19),另有1例未检测成功。[结论 ]传统的组织病理学对部分性葡萄胎的诊断准确性仍然不够,9个STR位点多态性分析对部分性葡萄胎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治观察 下载:57 浏览:351

成拾明1 张勇1 李欣2 齐佳1 袁均1 何国磊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9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感染性葡萄膜炎并接受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8例(19只眼)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其中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8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3例、弓蛔虫性葡萄膜炎1例、弓蛔虫合并弓形虫性葡萄膜炎1例及结核性葡萄膜炎5例。8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分别经过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仅2例患者视力有轻度提高,余病情稳定,但视力无改善。1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因延误治疗导致视力降为光感/眼前,另外2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了提高。1例弓蛔虫性葡萄膜炎经过药物治疗后行玻璃体手术,视力由0.5提高到0.6;1例弓蛔虫合并弓形虫性葡萄膜炎经过对症治疗后视力由0.1提高到0.15。结核性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抗结核等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弓形虫、弓蛔虫及结核性葡萄膜炎通常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后,病情稳定,视力有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预后相对较差。

晚清葡萄牙驻广州领事馆的设置及其活动分析 下载:87 浏览:424

叶宇昊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1 8世纪中叶以后,领事制度愈加受重视,西方各国将领事制度作为争夺市场和向外扩张的工具。因葡萄牙国力相对较弱,与清政府关于澳门地位的谈判迟迟无法达至共识,致使葡驻广州领事的交涉事宜一拖再拖。在葡领事设置之前,葡国在广东等地的事宜多由外国商人或他国驻广州领事兼领。后经中葡多年交涉,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才得以正式设置。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地区,领事的主要职责是密切联系广州等地方政府;参与一些政治性礼仪活动;协调粤澳两地重要的交涉事宜;维护葡商在华利益;收集相关资讯资料等等。葡驻广州领事馆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地方统治,维护了澳门、广州等地的稳定发展。

15世纪葡萄牙民族精神的历史画卷:《圣维森特的崇拜》祭坛板画 下载:61 浏览:302

顾卫民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剖析了保存在里斯本国立古代艺术博物馆的葡萄牙国家宝藏——著名祭坛板画《圣维森特的崇拜》的艺术风格以及历史内容。该祭坛板画在15世纪后半叶由葡萄牙画家奴诺·贡萨尔维斯创作,它以葡萄牙全民族对于圣徒维森特或是"圣王子"费尔南多的崇拜为中心,描绘了当时葡萄牙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民族和宗教感情以及对于海外地理大发现事业的憧憬和向往,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葡萄糖氧化酶对模拟热加工食品中呋喃生成量的抑制作用研究 下载:31 浏览:323

毕可海1,2 张伶俐1,2 张玉莹1,2 孙玉奉3 张玉清1,2 张佳雪2 申裕荣2 石佳乐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5期

摘要:
呋喃是食品热加工的产物之一,会损伤肝肾,并且已经被列为Ⅱ类致癌物,因此探究呋喃在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生成规律并且研究调控其生成量具有重要意义。以葡萄糖与丙氨酸、甘氨酸模拟体系研究食品热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通过向模拟体系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呋喃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为50℃,时间为40 min,葡萄糖-丙氨酸模拟体系和葡萄糖-甘氨酸模拟体系中酶的添加量分别为3000、4000 U/mg时,对呋喃的抑制率分别为80.79%和78.68%。通过响应面优化,在葡萄糖-丙氨酸模拟体系中,酶解温度为57.8℃,时间为45.6 min,酶添加量为3254 U/mg时,对呋喃的抑制可达83.63%。而在葡萄糖-甘氨酸模拟体系中,酶解温度为57.9℃,时间为45.7 min,酶添加量为4252 U/mg时,对呋喃的抑制率可达81.02%。研究为日后调控呋喃在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生成量提供基础。

葡萄电商运输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36 浏览:371

王剑 功褚伟 雄吴剑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网套、双层充气袋与柱形袋3种常见缓冲包装开展模拟葡萄运输试验,同时对不同类型和质量的保鲜冰袋进行包装箱内环境温度控制状态进行筛选,明确适宜的缓冲包装方式以及合适保鲜冰袋类型和质量;另对葡萄冰点进行测定,确定预冷环节使用的温度。结果显示,对比其他2组包装,双层充气袋包装葡萄的失重率、脱粒率和呼吸强度分别为2.32%、4.89%和34.23 mgCO2/kg.h,均为各包装组最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分别4.70 kg/cm2、15.16%、0.20%,色差值(L*、a*)分别为23.51、2.95,均高于其余2种包装组;说明双层充气袋模拟运输过程中维持葡萄质构、减少葡萄脱粒、维护葡萄感官品质、降低呼吸强度、保留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作用明显,使葡萄具有更好的外观、风味;在凝胶冰袋和盐水冰袋数量为750~1000 g的条件下,可使环境温度在室温(25℃)下保持30 h以上,且不会对葡萄果实产生冻伤;葡萄冰点范围为—4.8~—3.6℃,预冷温度应保持在—3.6~0℃,既不对葡萄产生冻害,又可以维持葡萄果实鲜活状态。

聚葡萄糖在凝固型酸水牛乳中的稳定性研究 下载:63 浏览:294

黄丽 杨攀 冯玲 李玲 农皓如 曾庆坤 唐艳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0期

摘要:
以生水牛乳为原料、聚葡萄糖为功能性添加物,研究不同条件下凝固型酸水牛乳中聚葡萄糖的稳定性。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凝固型酸水牛乳在不同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及冷藏时间下聚葡萄糖的保存率。结果表明:该法可快速准确测定聚葡萄糖的含量,所作葡萄糖标准曲线的R2为0.992,说明葡萄糖浓度在(0~2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酸乳体系中酸度越大,聚葡萄糖稳定性越弱,但仍能保持较好的保存率;在不同的发酵温度下,41℃左右的聚葡萄糖分解的较多,温度较低或较高时乳酸菌活性较低,聚葡萄糖在凝固型酸水牛乳中保存率均在75%~98%之间,稳定性良好,可用于聚葡萄糖酸水牛乳的生产。

水解毛桃果酒中花色素苷的β-葡萄糖苷酶酶学特性 下载:64 浏览:293

王兴吉 王克芬 闫宜江 刘文龙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9期

摘要:
花色素苷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花和果实的主要呈色物质。毛桃果酒酿造过程中添加β-葡萄糖苷酶处理后,花色素苷被分解,提升了果酒品质和风味。选取果酒中花色素苷含量最大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作为样品,对β-葡萄糖苷酶水解花色素苷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β-葡萄糖苷酶水解花色素苷的最佳条件为35℃、pH4.0、最佳添加酶量为30 U/mL,Na+及Fe3+能促进反应进行,适当乙醇浓度对酶活有促进作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花色素苷的米氏常数Km和Vmax分别为1.175 mg/L和0.221 mg/h·L。

显齿蛇葡萄中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下载:75 浏览:464

焦思棋1 廖利2 冯淳1 余正文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显齿蛇葡萄醇提物及8种主要黄酮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用75%无水乙醇回流提取制备显齿蛇葡萄提取物,对其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之后选取显齿蛇葡萄中8种主要黄酮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醇提物在(0.1~1.0)mg/mL之间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338mg/mL。8种黄酮化合物均对α-葡萄糖苷酶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槲皮素的抑制效果最强,半抑制浓度为0.083 mg/mL,是醇提物的1/4。结论:显齿蛇葡萄醇提物与主要黄酮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显齿蛇葡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种快速高效的DNA提取方法及其在q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下载:47 浏览:427

田小兰1 冯俊丽1,2 汪艺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8期

摘要:
探究一种高效快速便捷地提取菌体DNA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运用热裂解过柱法和直接热裂解法提取菌体DNA,同时用试剂盒法提取DNA作为对比。用qPCR检测技术对样本DNA的提取效果进行验证,并将最优的提取方法应用于纯培养的和人工污染的鱼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qPCR检测结果显示热裂解过柱法仅比试剂盒法低一个梯度,体现了热裂解过柱法良好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实用性。热裂解过柱法可高效提取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结合q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1.04×10~2 cfu/m L。

葡萄牛蒡酵素的研制 下载:69 浏览:469

张艳明1 胡传银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6期

摘要:
以气调糖化后的牛蒡、紫皮葡萄为原料,研制葡萄牛蒡酵素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立了牛蒡的最适储藏糖化条件:在库温(5~6)℃、相对湿度为70%75%、二氧化碳浓度1%2%、氧气浓度10%20%的条件下,糖化(90~100)d效果较好。经感官评定得出葡萄牛蒡酵素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紫皮葡萄加入量为5%,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45 d。

金黄色葡萄球菌前噬菌体PT1028ORF00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下载:76 浏览:482

何文迪1 陈新江1 吴立山2 盛佩群1 吴玲净1 陈逸璐1 羊晓敏1 吴佳艳1 李文通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前噬菌体的PT1028ORF00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原核表达,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前噬菌体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菌株功能未知的基因通过BLAST比对,从中发现了一个噬菌体PT1028的基因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PT1028ORF001。使用Protparam、Prot Comp9. 0、NCBI保守结构域数据库、TMpred、Net Phos 3. 1 Server、PSIPRED、SWISS-MODEL等在线生物信息软件,分析PT1028ORF001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结构域、跨膜区域、磷酸化修饰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扩增PT1028ORF001基因,扩增产物经酶切回收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 coli TG1内,经菌落PCR鉴定后,增菌培养并提取质粒,再转化E. 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检测分析。[结果]PT1028ORF001蛋白由569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64 671. 34 Da,等电点为8. 07,负电荷氨基酸残基总数为71个,正电荷氨基酸总数为73个,分子式:C2894H4530N762O885S16,原子总数9087个,是一种稳定的亲水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膜上,与功能未知的DUF927蛋白超家族具有高度同源性,第202-223、240-258位氨基酸分别形成一个典型的跨膜区,潜在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共71个,二级结构中ɑ螺旋占比最高(40. 60%),其次是无规则卷曲(39. 89%),三维空间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 ET-32a(+)-PT1028ORF001,经IPTG诱导后重组蛋白获得了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2. 4 k Da。[结论]PT1028ORF00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以及该基因的成功克隆与表达,为深入研究该蛋白及其他金黄色葡萄球菌前噬菌体基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金黄色葡萄球菌ymdB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71 浏览:481

夏佳音1 陈新江2 李文通2 吴佳艳2 羊晓敏2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克隆、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ymd B基因,并对其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ymd B基因,将扩增基因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TG1,增菌培养后提取质粒,经PCR、基因测序鉴定后,再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对转化菌株进行诱导后,进行10%SDS-PAGE分析。使用Protparam、PSORT、CDD、Signal P 4. 1、TMpred、Net Phos 3. 1 Server、PSIPRED、SWISS-MODEL等软件,分析YmdB蛋白的氨基酸数目、相对分子质量、理论等电点、带电荷氨基酸总数、半衰期、稳定性、疏水性、亚细胞定位、保守结构域、信号肽、跨膜区、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三维结构等。[结果]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ymd B,在37℃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获得表达。YmdB蛋白由26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0134. 53Da,等电点为6. 23,正电荷氨基酸总数为33个,负电荷氨基酸总数为35个,在大肠杆菌内的半衰期为10 h以上,是稳定的亲水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中,与YmdB蛋白家族具有相似的保守结构域,没有信号肽,有一个跨膜区和14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中ɑ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42. 11%、9. 40%、48. 49%,三维空间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大致相同。[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金黄色葡萄球菌ymdB基因,并对YmdB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该蛋白的分子作用机理打下一定基础。

硫苷在甘蓝型油菜中的作用及合成代谢研究 下载:81 浏览:503

姚琳 咸栓狮 范建春 孙璇 耿振刚 杜春芳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硫苷及其降解产物在植物风味、植株防御、人类抗癌保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中,但菜籽中的硫苷在加工过程中会生成对禽畜类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严重降低了菜籽粕的饲用价值,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来实现油菜种子中硫苷含量降低而其它组织中硫苷有效保留甚至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综述了甘蓝型油菜中硫苷的作用及其合成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并就存在问题和未来硫苷代谢调控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添加葡萄糖和胞外多糖条件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青枯病病原菌入侵关系研究 下载:72 浏览:486

谷益安1,2,3 孙晨1,2,3 陈嘉欣1,2,3 刘雪1,2,3 董珂1,2,3 《土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微生物多样性、病原菌入侵及微生物群落物质利用的关系尚未系统阐明。本研究通过土壤悬液梯度稀释并外源添加方法构建不同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借以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青枯病病原菌(青枯菌)入侵的关系,并通过添加低分子量葡萄糖和高分子量胞外多糖探索物质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原菌入侵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悬液梯度稀释并外源添加方法能有效构建不同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森林和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上升,青枯菌入侵成功率均逐渐降低。此外,添加葡萄糖至不同微生物多样性土壤中均能显著促进青枯菌的生长,而胞外多糖仅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时(即竞争较为激烈时)可体现对青枯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综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原菌入侵成功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受土壤微生物群落来源影响较小,物质添加能降低微生物多样性对病原菌入侵的抑制能力,但是该效应与碳源的性质有关。

添加葡萄糖和胞外多糖条件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青枯病病原菌入侵关系研究 下载:55 浏览:243

谷益安1,2,3 孙晨1,2,3 陈嘉欣1,2,3 刘雪1,2,3 董珂1,2,3 《土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微生物多样性、病原菌入侵及微生物群落物质利用的关系尚未系统阐明。本研究通过土壤悬液梯度稀释并外源添加方法构建不同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借以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青枯病病原菌(青枯菌)入侵的关系,并通过添加低分子量葡萄糖和高分子量胞外多糖探索物质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原菌入侵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悬液梯度稀释并外源添加方法能有效构建不同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森林和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上升,青枯菌入侵成功率均逐渐降低。此外,添加葡萄糖至不同微生物多样性土壤中均能显著促进青枯菌的生长,而胞外多糖仅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时(即竞争较为激烈时)可体现对青枯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综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原菌入侵成功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受土壤微生物群落来源影响较小,物质添加能降低微生物多样性对病原菌入侵的抑制能力,但是该效应与碳源的性质有关。

不同砧木与接穗组合对盐胁迫下的马瑟兰葡萄幼苗离子分布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221

袁军伟 李敏敏 刘长江 韩斌 尹勇刚 孙艳 贾楠 郭紫娟 赵胜建 《土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以耐盐的101-14、耐盐中等的贝达、盐敏感的188-08和5C为砧木,以马瑟兰为接穗进行嫁接,测定Na Cl胁迫下的马瑟兰嫁接苗及自根苗盐害指数以及根系、叶片中Cl-、Na+、K+、Ca2+、Mg2+等离子含量,探讨了不同砧穗组合酿酒葡萄品种马瑟兰幼苗离子吸收、分配和转运特性及其与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70和100 mmol L-1NaCl处理后30 d,与101-14和贝达嫁接的马瑟兰叶片中Cl-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与188-08、5C嫁接的幼苗及自根苗叶片Cl-含量比对照均有显著的增加;当NaCl处理浓度增加到130和160 mmol L-1时,所有嫁接组合幼苗叶片中Cl-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马瑟兰嫁接组合K+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和Ca2+选择性运输系数(SCa,Na)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浓度为70 mmol L-1时所有嫁接组合SK,Na和SCa,Na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浓度增加至100 mmol L-1时马瑟兰/188-08和自根苗的SK,Na和SCa,Na显著低于对照,马瑟兰/5C的SCa,Na显著低于对照,浓度增加至130和160 mmol L-1时所有砧穗组合SK,Na和SCa,Na均显著低于对照。不同砧木嫁接的马瑟兰葡萄耐盐的阈值不同,耐盐性强的101-14和贝达嫁接的马瑟兰葡萄耐盐阈值均超过100 mmol L-1,显著高于耐盐性弱的188-08、5C嫁接苗及马瑟兰自根苗。在阈值范围内,马瑟兰嫁接组合K+、Ca2+选择性运输能力增强得以抵御盐害,一旦超过阈值,则K+、Ca2+选择性运输能力迅速下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