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研究 下载:79 浏览:466

李俊杰1 刘国阳2 叶唐进1 薄雾1 赵鹏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西藏高原岩质边坡监测资料及失稳启动特征,对岩质边坡进行分类,总结其失稳条件及破坏的基本规律。将一般接触理论引入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3-D DDA),使得三维块体系统内部复杂接触的几何和拓扑计算转化为便于编程的代数运算,发展适用于三维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分析的3-D DDA方法。将岩质边坡块体运动细分为滑动、斜抛或自由落体、弹跳或碰撞、滚动或倾倒等基本运动形式,验证3-DDDA计算精度。通过工程实例,研究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特征、破坏过程、块体运动形式转化及失稳破坏范围。结果表明,3-D DDA可精确模拟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是岩质边坡破坏分析的有效工具。同时,为高原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拉萨市城关区春季室外空气真菌多样性分析 下载:78 浏览:484

郭小芳 潘成梅 张俊勋 次旦 胡志伟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为监测和评价西藏拉萨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了解拉萨市春季室外空气真菌多样性,采用自然沉降法于2017年春季对拉萨市城关区6个功能区12个样点室外空气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拉萨市城关区春季室外空气真菌分属于14个种,11个属,其中优势种为Alternaria rosae、Penicillium sp.、Phoma medicaganis和Alternaria atra,优势属为Alternaria、Penicillium和Phoma;拉萨市城关区春季室外真菌总丰度平均值为290CFU/m3;绿化区真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该功能区真菌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明显高于商业区;风速显著影响拉萨城关区春季空气真菌分布均匀程度。总之,拉萨市城关区春季室外空气真菌数量较少,表明,该季节拉萨市城关区空气质量良好。

藏乌鸫(Turdus merula maximus)在西藏拉萨市区的繁殖生态 下载:87 浏览:474

普布次旦 李真仓 木决 陈正琼 刘静娇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文章报道了藏乌鸫(Turdus merula maximus)在西藏拉萨市区的繁殖生态。藏乌鸫在拉萨地区是一种留鸟,主要栖息在人工林、沙棘林、高山灌丛等地,巢址选择密闭性较好的杨树及柳树等的侧枝分叉处。4月底开始筑巢,营巢历时4-9d。巢的平均内径(10±0.08)cm(n=13)、外径(15.6±0.89)cm(n=13)、巢高(12.43±3.64)cm(n=13)、巢深(5.36±0.63)cm(n=13)、平均离地高(2.52±1.84)m(n=13)、巢重(285.03±43.83)g(n=3)。每窝产2-3枚卵,卵重(6.91±0.64)g(n=17),卵的平均长径(3.00±0.22)mm(n=17)、短径(2.14±0.10)mm(n=17)。孵卵期为14-16d,孵化率为56.7%,离巢率为53.4%(n=10)。营巢和孵卵均有雌鸟承担,雌雄参加育雏。人为干扰和天敌是影响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子。

1980-2013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要素时空特征 下载:85 浏览:479

尼玛 旦增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文章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1980-2013年10个气象站7个气候要素资料,采用ARCGIS样条函数插值对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分布均呈单峰型,1980-2013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升高幅度为0.44℃/10a,升幅最大的地区在拉萨站附近,各季节平均气温的升高幅度分别为0.45℃/10a、0.33℃/10a、0.36℃/10a和0.62℃/10a;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升高幅度为9mm/10a,升幅最大的地区在拉孜站附近,各季节平均降水量的升高幅度为4.9mm/10a、3.9 mm/10a、0.7 mm/10a和0.6 mm/10a。

拉萨市城区公共卫生间空间分布研究 下载:87 浏览:429

赵剑波 金彦龙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在实地调研拉萨市城区公共卫生间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卫生间的空间属性数据库,并制作了公共卫生间分布图。调查发现,拉萨城区公共卫生间的空间分布呈现中间多、四周少的格局,分布不尽合理。建议拉萨市城区公共卫生间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历史和水平、区域内旅游景点的分布及人流量大小,应结合行业标准朝着网格化和高等级的旅游城市方向发展。

利用PFU法研究拉萨河城区段藻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下载:78 浏览:463

杨欣兰 巴桑 黄香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揭示拉萨河城区段夏、秋季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2015年8月和11月在拉萨河城区段设置5个样点20个水样。采用PFU采集水样,活体观察法鉴定物种,直接计数法计数藻类数量。共鉴定出藻类56种,隶属于4门6纲11目16科28属,其中夏季藻类54种,秋季38种。夏季和秋季的优势门类依次为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表明拉萨河城区段为贫营养型水体。平均多样性指数较高(夏季2.68,秋季2.37),优势度指数不明显,说明拉萨河城区段夏、秋季藻类物种分布较均匀,群落结构稳定。藻类群落参数和水体主要理化因子二元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夏、秋季影响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分别为p H和水温。根据藻类群落参数和水体理化指标,对拉萨河城区段水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拉萨河城区段夏、秋季水环境质量总体为轻污染,表明拉萨河城区段水环境整体状况良好。

拉萨根培乌孜山阴阳坡维管束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比较 下载:52 浏览:492

明升平1 钟杨2 许敏3 扎西次仁4 拉琼1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根培乌孜山位于拉萨市西北角,属于拉萨河谷典型的高山山地,拥有独特的高山带植物群落。为系统研究根培乌孜山维管束植物区系组成特点,沿其南北坡海拔梯度对维管束植物进行样方调查。结果发现:根培乌孜山共有维管束植物57科,183属,377种;坡向对其植物区系组成有一定影响,阳坡在科、属、种的组成上高于阴坡;科的优势现象明显,阴阳坡优势科保持一致,属的优势现象不明显,种分布分散,单种属丰富,种的优势现象明显,稀有种丰富;全山蕨类植物科、属分布型单一,科以泛热带为主,属以世界分布为主;种子植物分布型丰富,科以世界分布为主,属以温带分布为主,东亚成分次之,热带成分、地中海成分和中亚成分鲜有掺入;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从乔木、灌木到草本,物种丰富度依次递增,阳坡在群落演替中具有滞后性;阴阳坡在种的组成上差异大,但科、属的亲缘关系很近。

拉萨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下载:69 浏览:470

德吉 赵文菲 阿旺 多吉土 邓他巴 志华塔 郎色吉 董海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拉萨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获得流行病学基础数据,为拉萨市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拉萨市城关区幼儿园中随机抽取3所幼儿园,对在校3-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对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570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率为52.11%,龋均为1.70,填充率0%,龋失补牙数为970颗;儿童乳牙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藏族儿童乳牙龋患率大于汉族,民办幼儿园儿童乳牙龋患率大于公办幼儿园,但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长文化程度越低儿童乳牙龋患率越高。结论:拉萨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严重,填充率低,建议加强口腔健康宣教,培养儿童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家长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视觉记忆的海拔效应——来自配对联想学习任务的证据 下载:79 浏览:482

高晓雷 孙敏 任晓 飞高蕾 马海林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考察低氧环境对视觉记忆的影响,并探测这种影响的海拔效应。本研究以剑桥认知系统(CAN-TAB)为工具,采用配对联想学习任务(PAL),从平均海拔3000m、3800m和4500m处分别选取39名、38名和43名藏族大学生参与本实验,在4个观测指标上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选取的4个观测指标上,不同海拔高度被试的配对联想学习能力差异均不显著,PAL成功时的平均错误F(2,117)=0.60,P>0.05;PAL成功时的平均试验F(2,117)=1.22,P>0.05;PAL错误总数(调整)F(2,117)=0.60,P>0.05;PAL试验总数(调整)F(2,117)=1.08,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没有发现视觉记忆的海拔效应。但这一结果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验证。

现代藏语名词性短语结构规则研究 下载:87 浏览:481

完么扎西 尼玛扎西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文章在深入研究藏语语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藏语真实语料的统计和分析,归纳了现代藏语名词性短语的2种典型结构类型及9种具体组合模式,并面向藏语计算语言学的实际需求,借鉴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方法,尝试以形式化的方式对现代藏语名词性短语的整体性质及对其内部组成成分约束条件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论藏文格结构体及其语法功能 下载:88 浏览:471

才华1 群诺2 欧珠3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藏文传统语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从自然语言处理角度来讲,藏文传统语法存在重义轻形,不便于形式化等问题。文章通过Fillmore格语法与藏语传统语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藏语语法单位即格结构体,并证实格结构体才是藏语句子最直接的组成成分的观点。该研究对藏语语法研究和藏语自然语言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空腹式板拱桥承载力及技术状况分析 下载:87 浏览:495

斯朗拥宗 《中国设计》 2018年1期

摘要:
对于早期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空腹式板拱桥,多数存在荷载等级低、整体性差的问题。随着使用年代的增长,其承载力、刚度以及耐久性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桥梁的运营安全性。因此,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技术状况和承载力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以某空腹式板拱桥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现场外观检测和荷载试验数据对该板拱桥进行承载力和技术状况评定。结果表明:该桥的承载力验算满足城-A级荷载要求,但是外观检测结果显示该桥局部构件存在安全隐患。文章提出的评定技术对类似桥梁的承载能力分析和评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具备Nagumo条件的三阶微分方程三点线性边值问题 下载:88 浏览:463

杜媛芳 赵蕾巴 桑卓玛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文章用一个简单的替代条件,结合不动点原理,借助微分不等式定理和上、下解方法,解决了一类不具备Nagumo条件的三阶微分方程线性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和唯一性。

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下载:49 浏览:310

张济琛 《体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健身产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加快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途径有:健全健身产业人才供给、完善健身产业制度供给、提升健身服务产品质量、提高健身产业创新能力。以此确保健身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身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背根神经节在骨癌痛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33 浏览:337

潘雅斯1 赵晨1 舒宇航2 宋启斌1 《肿瘤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癌症引起的疼痛是严重的慢性疼痛之一,而骨转移性癌痛困扰着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无论在解剖学结构还是功能学位置均位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交界处,具有传导和调节内脏感觉的作用,在骨转移性癌痛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全文综述了关于DRG在骨癌痛研究的最新文献,以期阐明两者的关系有助于寻找治疗或缓解癌症疼痛的有效措施。

新农村建设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效应机理与实证 下载:48 浏览:305

孙天柱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摘要:
自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其取得了丰厚成果。但这一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驱动作用仍有待研究。文章基于现有文献分析得出了新农村建设所具备的五种消费推动效应,并依据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和因子分析法构造了新农村建设综合指数,并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性,进一步构建新型农村消费市场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

藏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及融合 下载:67 浏览:393

苏雪菁 叶富成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有互动也有冲突,其对国家法治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及契合的基础,国家法"取材"于习惯法,习惯法向国家法靠拢,二者价值相似、功能互补。最后提出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互融互补的建议。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法治建设的意义 下载:68 浏览:368

苏雪菁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建设的文化根基,是我国法治建设必须重视的本土资源。传统法律文化经过漫长历史的沉淀,深深地渗入人们的观念之中,对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分析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深入思考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建设的关系理论,有助于发挥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法治建设。

双模异构+超级电容通信技术在采集系统的应用研究 下载:66 浏览:415

郑江 刘刚 王娟 张洪峰 孔伟忠 王敬义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存在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较低、台区户变关系混乱、台区线损较高、用户停电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停电故障抢修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双模+超级电容及存储器的通信技术,通过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改造为高速窄带载波+微功率无线+超级电容及存储器的方式,实现智能电表停电事件主动上报、台区识别、相位识别等功能;同时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功能模块进行升级改造,在采集系统对现场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应用。

松赞干布陵的古史传说与考古探索 下载:65 浏览:408

霍巍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松赞干布陵是吐蕃王朝开国君主的陵墓,历史上对其陵墓的营建、内部构造与随葬品、地面建筑等有若干传说记载,近年来随着西藏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对这座举世闻名的藏王陵墓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地面陵垣建筑的遗迹,证明吐蕃王朝的陵墓制度很可能受到唐代帝陵的影响,是唐代中原王朝礼制影响到周边民族的一个重要例证。
[1/12]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