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文艺高峰评价标准及其三重张力 下载:31 浏览:305

吴键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文艺发展史上的"文艺高峰"现象涉及复杂的机制与多维的层面,从规范论视角展开研究以确立"文艺高峰"的评价标准,是其核心命题之一。通过对文艺高峰概念的细读,抽绎出其评价标准的三重张力,分别是文艺性质上的社会性与审美性,历史向度中的永恒性与时代性,空间向度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张力,并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探讨当代中国艺术公众在对文艺经典的接受与欣赏之中如何处理身份认同中群体与个体、过去与当下、民族与普世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共识的前提下代际间也形成了对文艺高峰评价标准的不同偏向。

气田锅炉节能监测评价标准研究 下载:17 浏览:353

刘洪霞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8期

摘要:
通过统计、聚类和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气田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确定主要评价项目,研究制定了评价标准。通过现场测试和应用,为气田锅炉节能监测评价及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依据。

南票区女儿河流域乌金塘水库上游段河流健康评价 下载:85 浏览:528

贺磊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从水质、水文、形态及生物等方面选择代表性评价指标,通过对河流健康和PSR模型的分析,构建了南票区女儿河流域乌金塘水库上游河流段健康评价体系和等级标准,通过建立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来评价河流健康水平,结果表明乌金塘水库上游河段处于亚健康状态。本文结合流域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河流生态管理的建议措施,可为女儿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协调研究:理论基础、评价标准与政策建议 下载:66 浏览:485

王守海 张晖 陈作华 高媛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会计信息是评价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金融市场稳定。尽管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是基于不同实践目标的制度安排,但是会计准则是金融监管的工具,也是政府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本文在保持会计准则制定相对独立的前提下,首先研究了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之间协调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满足金融监管信息诉求下,提出评价会计信息的五大标准;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之间协调的政策建议。

《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下载:70 浏览:469

武海艳1 王倩2 李林超1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8期

摘要: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综合性、实践性要求高,采用单纯讲解知识点的方法,学生无法形成网站建设的整体概念。探索在该课程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把课堂范例教学和实验项目设计制作同步进行,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采用多元评价机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和监督,实现以评促学,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合城市设计的城市热岛效应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91 浏览:502

韩冰1 李昊2 贾杨1 《中国建筑》 2019年3期

摘要:
该文通过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及其形成机理,阐述其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对热岛效应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措施,从热岛效应的所属范畴、评估指标和评估尺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的热岛效应评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城市设计中应该从减少人为热释放量、降低室外环境的壁面辐射、提高室外潜热交换量入手,缓解热岛效应;对热岛效应的评价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设计。

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下载:48 浏览:519

曾强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价值取向偏差、目标导航缺位、测评标准含糊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个人发展为基本遵循,从社会对人才需求、高校对人才期盼、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出发,奠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基,以"三位一体"的人才目标观,依托良好的德性、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项特色技能的人才评价标准,夯实人才培养目标之本。

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99 浏览:534

张静颖1 赵华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过去几年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包括标准制定的依据、标准的内容、标准的构建与评价方法、标准的实施。未来研究应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发挥其导向性功能,与时俱进;增强标准的区分度,形成分层的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非预定性评价标准,强调对教师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合格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标准初探 下载:70 浏览:351

陈瑜1 王晨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7期

摘要:
当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尚存有"滥""偏""繁""僵"等偏差与误区。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在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建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过程中当树立"回归教学原点、崇尚教学本真"的思想,立足合格达标,力倡开拓创新,并在践行时力求做到:凝心聚力,坚持民主性;长善救失,强化反馈性;推波助澜,激扬创新性;求同存异,注意针对性;循情察变,体现动态性。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级制度的历史审视与改革建议 下载:80 浏览:504

蒙有华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6期

摘要:
从近代高校创办至今,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级制度经历了萌芽初创、起步发展、停滞恢复、规范优化、改革完善等阶段,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变革、改进和完善,逐渐成为衡量及评价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现行制度仍然存在诸多弊端: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评价指标对不同院校及学科专业特殊性的考虑不足,评定方式不够机动灵活,评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评定流程较为复杂繁琐,评定结果与人才使用相脱离,聘后管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高校职称晋级制度,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经验,逐渐与国际接轨;进一步修改、明确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评审监督力度,加强评聘过程各环节监督约束;探索构建高端紧缺人才破格晋级制度;建立灵活、便捷和规范的职称评审机制;促进职称评定结果与人才使用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具有激励与约束作用的聘后考核管理机制。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级制度的历史审视与改革建议 下载:79 浏览:486

蒙有华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5期

摘要:
从近代高校创办至今,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级制度经历了萌芽初创、起步发展、停滞恢复、规范优化、改革完善等阶段,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变革、改进和完善,逐渐成为衡量及评价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现行制度仍然存在诸多弊端: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评价指标对不同院校及学科专业特殊性的考虑不足,评定方式不够机动灵活,评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评定流程较为复杂繁琐,评定结果与人才使用相脱离,聘后管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高校职称晋级制度,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经验,逐渐与国际接轨;进一步修改、明确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评审监督力度,加强评聘过程各环节监督约束;探索构建高端紧缺人才破格晋级制度;建立灵活、便捷和规范的职称评审机制;促进职称评定结果与人才使用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具有激励与约束作用的聘后考核管理机制。

一曲云水彰化境 半池墨香显仁心——论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载:64 浏览:414

储呈进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可行性。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三种实践策略:吟咏品赞自然,培养正确的自然观;描述风土人情,再现生活场景,培养正确的人文观;抒发情感,阐幽探微,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优良的个人品质。通过语文教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可借鉴"格物致知"的原则,具体需关照三个方面:遵循"人合自然"的理念,考量学生全面素质;注重"万象含道"理念,考量学生全面素质;坚持"从象察因"的理念,考量学生全面素质。

英国高校“教学卓越”的评价标准及其运用——以诺丁汉大学为例 下载:84 浏览:499

罗燚 石隆伟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自2015年英国高等教育开启新一轮改革——实施"教学卓越框架"以来,诺丁汉大学为巩固其世界领先大学的地位,根据该框架的评价标准,从教学质量、学习环境和学生学习成果及收益三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同行观察学院、推行合作伙伴计划、扩充学习和研究资源以及重新规划就业服务项目等。这些举措促进了诺丁汉大学教师的卓越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技能,并确保了学生收益的最大化。借鉴诺丁汉大学的成功经验,可以从设立独立的教学评估机构、优化学习环境、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着力,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

规范论视野下中小学校长制定道德规范的原则与评价标准研究 下载:63 浏览:320

彭虹斌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0期

摘要:
从规范伦理出发,中小学校长应制定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告诫教师和学生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合理的道德规范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关心和爱护学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至善的价值。学校道德规范合理性的评价标准主要有:符合人性的程度、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体现程度、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尊重多元文化的体现程度、社会可持续发展价值的体现程度。

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下载:5 浏览:247

邢双双1 顾则娟2 蒋秀美3 陈霞3 魏兴玲3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旨在为临床评价急性白血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标准。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专家会议、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74%、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48、0.854,肯德尔协调系数W分别为0.273、0.420(P<0.01)。最终形成的评价标准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4个(结构指标3个、过程指标7个、结果指标14个)。结论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过程科学,内容设置合理,能够反应急性白血病的护理特点。

新时代下供电企业党建工作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与探索 下载:199 浏览:2570

耿秀杰 《能源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供电企业要积极适应新时代下党的建设新要求,善于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党建工作向数字化转型,改变党建传统工作模式,治理党建工作薄弱环节,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实现党建工作精益管理、党组织责任有效落实、党建人才全面培养。

基于新高考的生物实验教学评价标准与实践探索 下载:71 浏览:864

​周文娟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价标准与实践路径。新高考制度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实践性和探究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本文旨在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全文围绕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展开,力求避免内容重复,采用不常用词语搭配,确保论述的严谨性和学术性。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创新实践 下载:30 浏览:657

李艳雪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12期

摘要:
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质量飞跃,离不开对教学过程的不懈优化与深度改革。初中英语,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的坚固基石,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直接关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当前的评价标准仍存弊端,过度偏重结果、轻视过程、缺乏综合考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教学研究 下载:426 浏览:2055

左蓓蓓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7期

摘要: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旨在培养3-6岁儿童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顺利步入小学教育阶段奠定坚实基础。在学前教育中,教育质量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前教育的实施效果以及幼儿发展情况。在当前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中,由于存在评价主体固定、评价标准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难以保证质量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探索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先阐述了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有效分析当前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不足,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