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财政政策不断发生刺激过度现象的原因、机理及对策 下载:55 浏览:352

徐源浩1,2 杜亚斌1 张润驰1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中国多年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矫枉过正或过度刺激,其表现是初始财政刺激措施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迫使政府追加刺激,但结果却是刺激过度,政府又不得不采取反向的降温措施。财政政策刺激过度产生的原因与固定资产的短期通货紧缩效应有关。传统理论从供求渠道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通货膨胀效应,得出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必然引发通货膨胀的结论。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还存在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在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会引发短期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这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刺激不足的错觉,促使其加大刺激力度,结果是刺激过度。有必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资产价格、消费支出缩减和短期通货紧缩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创新驱动导向下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探索 下载:65 浏览:392

王波 张念明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节点。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内容,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属性、外部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可以为财政政策的适度介入提供现实依据。财政政策可通过有的放矢的精准化财政投入渠道,为科技创新输入供给端推力;通过有扶有控的差异化税收优惠管道,为科技创新构筑引导性激励;通过导向明确的选择性政府采购通道,为科技创新设定需求端拉力。近年来,中国财政科技政策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政策布局碎片化、施力结构重"果"轻"源"、政策系统性合力不足等问题。在创新驱动导向下,要提升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性,就应遵循法治性、整体性、过程性与差异性的原则,破除现实约束,才能形塑规范透明、运行高效的"三位一体"的联动政策体系。

欧亚经济联盟财政政策影响及其收益 下载:55 浏览:453

孙钰 贾亚男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财政是推进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手段之一。实行何种财政政策既取决于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深度又取决于其他因素。欧亚经济联盟财政政策通过对成员国的财政权利和义务影响实施。通过分析欧亚经济联盟财政政策对成员国权利和义务的影响可以发现,各成员国的收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各方面的收益差异很大。

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的思考 下载:81 浏览:487

王丽文 杨竹晴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2009年我国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使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其中财政和税收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工具,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探讨了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据,结合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公共财政政策创新与展望 下载:86 浏览:478

李秉坤 王均宇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未来"三农"政策的核心。乡村发展是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财政政策的选择和施行贯穿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文章首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随后简述国家对于促进乡村发展实施的基本财政政策,对照国家的财政政策分析黑龙江省的特色财政政策,最后根据近些年黑龙江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对未来黑龙江省财政政策的发展提出美好展望。

地方债“自发自还”模式对土地财政政策的影响探究 下载:135 浏览:1318

陈露 《中国土壤》 2023年11期

摘要:
城市建设需要资金,地方债和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主要的融资渠道,地方债的自发自还模式将直接影响政府的融资规模,通过作用机制间接使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发生变化。本文透过土地财政的成因和地方政府“自发自还”模式下的制度漏洞,分析地方债“自发自还”模式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自发自还”模式下,地方政府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存在利用土地财政获得更多财政收入的动机。最后,本文为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政策意见。

装配式建筑经济政策评估与建议 下载:160 浏览:1551

章恒 《中国经济》 2023年11期

摘要:
在中国产业界的不断革新下,住宅已经具备了大批量制造的能力,仅需按设计图制作并装配好住宅组件即可实现住宅的建造。由于其造价低廉、施工快捷等优点,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装配式施工在中国建筑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装配式施工的激励和强制措施。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对中国在土地使用及金融领域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策略,旨在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