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法典中债权让与和债权质押规范的统合 下载:85 浏览:473

李宇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债权已成为现代交易的重要标的,实务中多采用债权让与或债权质押形式,两者在经济功能与法律规则上高度相似。我国合同法与物权法分别规定债权让与和应收账款质押,可适用的债权范围不一致,且各有法律漏洞:合同法未规定债权转让对第三人的效力,物权法未规定债权质押的对内效力与对债务人的效力。此种双轨制对司法实务造成诸多困扰,且无法适应交易需求,减损了制度效用。改进方向应是采用功能主义方法,统合债权让与和债权质押规则,包括统一标的范围,统一对外效力与对内效力规则,仅就债权质押的个别特殊事项设置特别规则。在民法典合同编中单设保理合同一章,不足以解决问题,且有违法典体系效益最大化之本旨,不如着力于债权让与一般规范的充实和完善。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约束条件探析 下载:62 浏览:362

杜静 宋杰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2016年发改委2698号文下发,具有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退出机制、盘活存量资产等作用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开始兴起,目前已有多单产品成功发行。约束条件设置的本质是为了筛选PPP项目,降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风险,以保证现金流的持续、稳定且可预测,从而筛选出合格产品供投资者选择。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研究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和落地情况,归纳梳理了不同文件中的约束条件,得到了较为清晰的约束体系,指出了现有规定及成功发行的案例中需进一步规范完善的问题,认为在当前理论与实践结合阶段仍需以积极的态度、稳健的步伐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 下载:71 浏览:478

廖静仪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选取17家中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法,从信用及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证实:第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与以上两种风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开展信用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够降低银行的信用及流动性风险水平。第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异质性影响。盈利能力越强的银行经营越稳健,信用风险分散效果更明显;对于流动性风险,变量中仅银行资产规模与资产证券化影响有同步效应。研究还发现,银行可通过"去杠杆化"转移信用风险;并提出监管者在鼓励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发展时,可继续完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等监督制度、提高监管者的风险应对能力的建议,从而保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优化研究 下载:61 浏览:440

杜怡倩 《财会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受限于风险资产不能超过自有资本十倍的规定,制约公司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资金问题。融资租赁公司的前期资金来源为股东资本金投入,后期融资渠道主要方式是银行贷款,不仅渠道单一,而且缺乏创新,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本文将围绕融资租赁公司存在的融资渠道问题,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融资需求,探索创新的融资渠道,帮助融资租赁公司打破瓶颈,谋取长远发展。

中小银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前景展望:机遇、挑战和建议 下载:47 浏览:429

邵骏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中小银行创新绿色融资工具,拓宽绿色债务发行渠道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立足中小银行经营发展特点,指出在积极的政策引导下,庞大的存量绿色信贷资产规模、日趋突出的融资流动性分层趋势和快速发展的绿色资产证券化市场,为中小银行发力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准入门槛过高、发行收益与成本不匹配等问题是制约中小银行市场实践的现实障碍。着眼于"降门槛、提收益、减成本"目标,提出优化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机制设计和加快中小银行市场实践的政策建议。

关于中国石化土地资产证券化思路的研究分析 下载:287 浏览:2957

崔广周 《土壤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近期美欧银行业动荡,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面临多重严峻考验,金融稳定风险迅速上升,国际融资环境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的价值不断攀升,土地要素市场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各方主体新的效益发现点。中国石化正在向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高速迈进,如何通过思路创新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庞大土地资源,推动各类资源向价值创造流动,增强随时经受并应对发展安全性、稳定性的考验,已成为新形势下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土地证券化及中央企业土地证券化成功案例的研究分析,探讨中国石化土地证券化的实施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模式,以期为中国石化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模式分析 下载:327 浏览:3117

黄小慧 《中国经济》 2021年12期

摘要: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操作是将房地产投资转变成有价证券形式,在市场中加以出售,随后向房地产企业进行融资。从金融角度来说,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对于传统房地产投资起到了冲突和变革作用,打破了传统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隔阂,拓展了房地产企业的有效融资渠道,提高了融资效率,对于商业地产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为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对于房地产金融创新来说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将对商业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模式展开探讨与分析,结合当前商业地产发展模式提出科学的金融发展方案希望可谓我国地产企业资产证券化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金融证券化趋势及我国金融证券化发展现状 下载:169 浏览:1379

刘静敏 《金融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在金融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证券化是逐渐凸显的发展趋势,也是该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在此背景下金融证券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凸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此必须加强对金融证券化的正确认知。本文以此为基础,对金融证券化的趋势展开具体分析,就我国金融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展开具体讨论,明确分析现阶段我国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不足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最后积极展望我国金融证券化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基于互联网消费的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 ——以蚂蚁花呗为例 下载:167 浏览:1278

屈志文 李睿 《金融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尽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可仍然面临着棘手的难题。本文以互联网消费金融为研究对象,以蚂蚁花呗为研究案例,首先,从ABS的特点、消费金融ABS发展速度、监管力度三个维度,阐述了其证劵化的发展现状。其次,从消费金融企业的个人信息不完善等几个维度,指明了其证劵化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此现状和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其一,加快个人信息完善体制,确保入股人的信息安全,保证入股人的合法权益;其二,以立法的形式,加强消费金融企业发起者的经营力审核,避免财产资源浪费。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