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在不同眼轴长白内障患者中对眼高阶相差的对比研究 下载:52 浏览:347

袁媛 彭华琮 陈雅琼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在不同眼轴长白内障患者中对眼高阶相差影响的差异。方法白内障手术患者按眼轴长不同分为22 mm≤AL<24 mm组、24 mm≤AL<26 mm组及AL≥26 mm组,各组内均100例(100只眼),组内患眼再随机均分为飞秒激光组及传统超声乳化组,每组各50例(50只眼)。所有患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行眼高阶相差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眼轴≥22~<24 mm组,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手术患眼手术后全眼及眼内的三种高阶相差(眼总高阶相差、3阶像差及4阶像差)均比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膜的三种高阶相差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传统超声乳化手术组,全眼及眼内的三种高阶相差均比术前明显减少,角膜的三种相差均有比术前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24~<26 mm组中,无论是飞秒激光组还是传统超声乳化组,在眼总高阶相差及3阶像差这两项指标上,全眼及眼内相差均比术前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飞秒激光组及超声乳化组手术前后角膜相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4阶像差的各项数据比较中,所有差异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眼轴≥26 mm组中,传统超声乳化组患眼全眼及眼内三种高阶相差均比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相差的改变虽然有比术前增加趋势,但统计学数据显示差异不明显。飞秒激光手术组中仅眼内的眼总高阶相差和3阶像差改变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值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眼轴长组中所有相差指标在飞秒激光组和传统超声乳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飞秒激光辅助还是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都能有效减少眼内高阶相差,而且两种手术方式对眼高阶相差的改变差异不明显。对于正常眼轴白内障患眼,飞秒激光辅助手术切口制作能减少角膜相差的产生。

挤压核、压核块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64 浏览:423

刘少勤 张进松 侯泽江 胡继元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挤压核、压核块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62例(162只眼),随机分成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采用水平劈核技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研究组(A组)采用挤压核、压核块技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能量、后囊膜破裂发生率、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结果研究组(A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挤压核、压核块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能够缩短超声乳化时间,减少能量使用,降低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观察 下载:52 浏览:366

顾雪芬 荣翱 王富彬 吴田静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估病理性近视黄斑劈患者白内障单纯行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合并白内障26例(3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SD-OCT测量手术前后黄斑劈裂视网膜厚度。结果术前黄斑劈裂视网膜厚度为(460.06±87)μm。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视网膜厚度(463.50±86)μm(P>0.05),术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469.71±73)μm(P>0.05),术后3个月视网膜厚度(478.81±11)μm(P>0.05)。术后BCVA不同程度提高(P<0.01)。结论合并黄斑劈裂的病理性近视眼白内障,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助于视功能的改善。

手术室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71 浏览:753

陈华 郑惠珍 李丹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8月-2024年6月在我院实施上述手术的患者80例,打乱顺序后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应用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应用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黄斑变性区域、心理状态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等眼部指标、焦虑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帮助其恢复眼部功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分析 下载:146 浏览:1492

韩峰1 林英2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惠阳爱尔康明眼科医院眼科诊治的28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采用简单化随机表法将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眼压水平、前房深度与角度、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有所降低(P<0.05),前房深度与角度有所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明显更低(P<0.05),前房角度与深度明显更高(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角膜知觉检测结果及干眼症状评分的影响 下载:134 浏览:1370

赵立娟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病发干眼症患者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中对角膜知觉检测结果及干眼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诊的80例白内障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干眼症,将患病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按40例人数基线抽取,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在超声乳化术后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术后采取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以治疗前、治疗4周后作为时间观察范围,对患病对象临床指标、疗效、生活质量变化、治疗效果满意度进行统计学数据测算。结果:采取治疗手段前,测得2组BUT、SIT、FI、眼干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用治疗手段4周后,测得观察组BUT、FI数值呈更高显示,SIT与眼干症状评分呈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测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对策开展前,2组测得生活质量分值均较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测得生活质量分值观察组呈更高水平(P<0.05)。观察组对本次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患者眼内组织的影响分析 下载:152 浏览:1546

金佳丽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白内障是由于人眼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人眼晶状体蛋白变性混浊的一种病症。晶状体在正常状态下呈无色、透明状且伴有一定有弹性,用以聚光视物,当其变混浊后,光线无法进入人眼,影响视物能力。超声乳化术为近年来国内外临床治疗白内障应用率较高的一种手术疗法。相关资料显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虽临床成效显著,但患者眼内组织结构还是会因术中操作或仪器原因受到损伤,影响前房、玻璃体结构稳定性,使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出现创伤及炎症反应,引起眼内组织病症(如玻璃体液化、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因此,临床应充分认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眼内组织的影响,明确诱发病因,强化围术期眼底检查,予以有效防治措施。现本文就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下载:141 浏览:1447

杨艳红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2021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入院,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两组。常规护理由对照组执行,手术室护理由试验组执行。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量表(BCS)评分、心理状态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较护理前比较BCS评分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较护理前比较SDS、SAS评分增加,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为试验组更低(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舒适度与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下载:195 浏览:1986

张蕾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以接受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为患者提供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分为试验组(n=44)与参考组(n=44),参考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为试验组患者提供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术后暂时性高眼压等并发症总发生率9.09%,参考组术后前房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0.45%,试验组术后前房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干预前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干预前且与参考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为接受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提供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其不良心态并可有助于使手术治疗安全性获得提高。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下载:216 浏览:2198

唐瑶 杨雪莲 陈欣华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对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合计6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白内障摘除+小梁切除治疗;观察组30例,进行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合并白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下载:274 浏览:2770

全贝子 孙文柯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接收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选择4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常规手术,观察组22例在其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手术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压,改善其视力水平,同时并发症风险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比较 下载:277 浏览:2796

王传红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2~2021.6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选取白内障患者一共90例展开研究分析,分组方法取随机数字表,一共可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P<0.05)。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以及术后4周视力情况均显著较优,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升高、前房积血、角膜水肿、虹膜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巨大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视力情况,且安全性较高,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应用分析 下载:294 浏览:2961

郝晓燕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白内障患者166例,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手术,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含患者83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强化手术室护理。结果:相较参照组,研究组眼压更低,视力恢复更好,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59%)高于参照组(83.1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3.61%)低于参照组(12.0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降低眼压,减小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超声乳化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294 浏览:2991

史雪琴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至2022年收治的80例病房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和B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每组40例。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的恢复治疗效果。结果 角膜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厚度,其改善效果没有B组对应数据好,如经过治疗后,A组角膜厚度从(513.28±50.47)μm改善为(589.64±74.59)μm,B组角膜厚度从(512.46±50.23)μm改善为(556.38±63.27)μm;泪膜改善情况:B组改善效果高于A组,并且两组治疗后组间存在明细差异,治疗前后同组数据差异明显;不良反应:A组总发生率为30.00%,B组总发生率为7.5%,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