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303

夏晓璇 《体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重视幼儿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对其今后各年龄段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拟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对3~6岁幼儿身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对其身体形态、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行为等有积极影响;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建立和增强、良好性格的养成等;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水平与幼儿今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密切相关。幼师工作者应把握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期,基于幼儿各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调查——以湖南理工学院与湖北大学为例 下载:32 浏览:243

邓辉剑 《体育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身体素质3个方面对湖南理工湖北大学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比2018年全国测试数据,深入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为教育行政部门更好开展公共体育体质与健康活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BMI评价标准待完善;测试项目需优化;规定待落实。

广西沿海地区3~6岁幼儿身体素质状况分析 下载:23 浏览:262

宁小春1 赖银娟2 彭迎春1 俞玲1 《体育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沿海城市3~6岁幼儿目前的身体素质现状,为促进幼儿的健康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的要求,收集到广西沿海城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15所幼儿园3~6岁儿童有效样本933人,通过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广西沿海城市男、女童立定跳远3、4岁组高于全国。网球掷远3、4岁女童和3、5岁男童组均值均高于2014年全国水平,6岁男女童年龄组均值均低于2014年全国水平。坐位体前屈均值除6岁男童均低于2014年全国水平,10m折返跑均值除3岁女童以外均高于2014年全国水平。结论:广西沿海城市3~6岁幼儿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下肢力量和速度较强,上肢力量和柔韧性有待提高。

体育美学视野下身体审美观对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 下载:30 浏览:313

李诗敏 《体育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身体审美观是身体的精神属性,是建立在生物和社会差异基础上的文化差异。本文通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中西方人们身体审美观对体育活动的演变历程进行总结,同时,对目前国内人们身体审美观影响体育活动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身体审美观受到传统观念、文化导向、传媒及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会直接影响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特别是影响女性的体育活动。

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精准识贫”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33 浏览:280

陈旸 李昱辉 《体育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社区居民对准确识别身体情况的愿望更加迫切,但我国却缺乏测评结果足够准确的社区居民身体素质指标体系。文章在身体素质和"精准识贫"概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精准识贫"概念的指导下,分析所构建指标体系的测评对象、内容设计、方法选择三大方面的精准性,得出以合适社区的居民作为测评对象,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抗病能力这四个维度进行内容设计,以在百分制法的基础上以改良后的德尔菲法赋权并辅之以建立个人档案的方法构建的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精准识贫"指标体系较为精准,但还需实际调研检测其测评结果精准性的结论。

体智能对5至6岁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下载:26 浏览:216

张立滨 邱礼强 《体育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近几年的教育工作中,体智能培育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智能对于5~6岁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坚持按照科学的实验模式来完成,最大限度的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促使他们对于疾病抵抗能力,以及外界适应能力更好巩固,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较多的帮助。文章就体智能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实验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化蛹成蝶——古典萨克斯从初级演奏到专业演奏的蜕变 下载:90 浏览:500

高新周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对音乐并不陌生,而萨克斯在中国来说也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由于它外形的特点比较突出,音色独特优美,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对它的痴迷与研究。但是中国萨克斯的研究者水平参差不齐,演奏技巧差别较大,要想演奏好古典萨克斯,就需要从基本功抓起,循序渐进地围绕萨克斯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刚步入大学学习古典萨克斯演奏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主要遇见的几种问题,和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明晰古典萨克斯演奏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化蛹成蝶。

福建省U14男足身体形态对策研究 下载:11 浏览:212

薛潘龙 《体育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以福建U14男足共2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其专项身体形态进行现状分析,从研究分析中可了解其身体发育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福建U14男足特点明显,队员都是省内队员,都相对比较高大化。各位置球员身体形态特点也比较符合足球运动规律。因此要紧密结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征,采用科学和有效的训练方法及手段,用于培养我省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为今后福建足球人才选拔提供参考和依据。

“民族身体”的想象性重塑 下载:31 浏览:305

田湉1,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中国舞蹈之"中国",必然体现在对民族舞蹈形态的找寻上。这个不断找寻、建立民族舞蹈形态和审美的过程,就是对"民族身体"的重塑过程。这一重塑过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被"传统化"的,带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规约感,趋于集体归属感而致力于创造一种民族艺术语言,对"民族身体"的建立表现为通过不同方式实现民族舞蹈的"传统化"。而在当下的国际语境中,它已经逐渐走向了更为开放的"世界性"表达,固有传统的舞蹈模式在艺术语言的生成和创作中被转化、和解,表现为以"世界性"来观照民族舞蹈语言及其创作。当下的舞蹈艺术创造主体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就是不断建立自身与世界对话关系的过程。

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美学融合视域中视知觉感知建构的身体美学理论 下载:25 浏览:310

李伟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从以往研究身体美学的学者来看,研究领域大多都是从生理学、医学和社会学等角度来研究,虽有颇多建树,但对脑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将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美学融入身体美学的理论建构,使身体美学不再单纯以可见的身体作为研究对象,交叉至包括脑、神经元、躯体等多维的系统性领域,可以得出身体不仅是审美对象,更是审美主体的结论。同时,审美认知活动不能割裂身体与大脑,以"我们并非‘拥有’一个身体,或者我们身体性地‘存在’"的系统论思维和"人是‘理、情、意’三者的统一"的身体意识和身体表现理念是构建现代身体美学理论基础。

中西方身体观与英式橄榄球身体文化的逻辑关系研究 下载:33 浏览:232

闫化昆 黄桑波 《体育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梳理等方法,对中西方身体观与英式橄榄球身体文化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中国身体观受中国传统文化道家的影响逐渐建构成"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和谐发展观,而西方身体观则受古希腊奥运会和身体与精神的二元对立的影响,西方以协调且富有力量的身体为荣,并力求超越自我,与阻止身体达到完美的一切障碍进行斗争,逐渐形成外在竞争和自我突破的身体观。而英式橄榄球以激烈的身体对抗为基础,逐渐建构成肉搏、团队、超越性身体文化,这种身体文化与中国身体观的发展逻辑相向而行,但却与西方身体观的发展逻辑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阻碍我国橄榄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我国应该推广及普及英式橄榄球运动,以英式橄榄球运动为渠道,促进中西方身体观的交流与融合,使中西身体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谈足球比赛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下载:67 浏览:466

胡茂柏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在足球比赛中,足球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足球比赛对于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同样有着独特的要求。足球比赛与其他项目相比有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以谈足球比赛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为题,从足球比赛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足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提高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建议三方面展开论述,深度讨论足球比赛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基于身体维度的体育性别审美诠释 下载:63 浏览:168

孟欣欣 《体育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商品化浪潮席卷社会的每个角落,消费行为以市场为先导,通过大众媒体的强化,把原本先赋性的性别特征置换为市场行为中的消费对象,成为社会大众自我创造、自我选择的商品。同时,由于消费行为使个体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因此性别形象也处于不断建构的过程中。

一种新的哲学批判何以可能?——拉康与胡塞尔 下载:60 浏览:393

马迎辉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胡塞尔将超越论的建构刻画为从本质现象学到意向心理学的建基生成,并将此建构的基础具身化为零位身体从原区分、相互压抑到意向融合的构造,而拉康则对此作出了两个关键性的突破:首先,在镜像阶段理论中揭示出意向融合的本质是误认和异化;其次,以根基于客体小a的存在的拓扑构型改写了纯粹意识的流形结构。胡塞尔以母婴间身体性的融合关联为基础建构零位存在,但拉康认为,零位存在最终建基于在先于前摄的"将来"相位上永恒涌动的客体小a,正是通过对这种特殊客体具有的新的本质化和时间化的揭示,我们在拓展现象学的直观与存在范围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新的哲学批判的可能。

张爱玲书信与《小团圆》身体书写──档案学视角的解读 下载:62 浏览:366

林幸谦 《中国文学》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将从张爱玲书信的档案学视角及其写作《小团圆》的心路历程,探讨张爱玲如何在自传体小说中展开作家个人自我、身体与情欲的叙事建构。从这本1970年代中期已成书定稿的《小团圆》,可发现张爱玲的女性身体书写已超越那个年代的文化价值观,也构成了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叙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团圆》一书是张爱玲在深具争议性的身体书写与情欲叙事建构中,针对爱情毁灭后还能剩下"什么东西"的思考,进行了生命哲学的反思;其所建构的情与欲的身体书写,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重要的女性叙事作品,亦是文学乃至文化的一种叙事建构,为中国现当代女性身体书写提供了新的叙事模式。

不同锻炼行为对哈尔滨市中老年女性身体成分的影响 下载:20 浏览:178

王忠阳 李雨潞 王宏坤 《体育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对哈尔滨市中老年女性的锻炼行为与身体成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锻炼3~5年对脂肪重量和体脂率降低有明显影响;(2)每周锻炼5次以上对中老年女性的肌肉重量增加有明显影响;(3)锻炼强度为主观感觉强度5级对脂肪重量减少和体脂率降低的影响最大;而锻炼项目和持续的时间对其影响效果不是十分的显著。

初中生身体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3 浏览:469

刘梦环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解连云港市初中生身体活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调查了连云港市某初中的55名学生,使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短版国际身体活动问卷,了解该中学初中生的身体活动以及静坐时间情况。结果表明:(1)初中生整体身体活动时间不足,男女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存在差异性;(2)学生存在严重的久坐行为,且女生的久坐时间高于男生,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3)初中生身体活动不足与静坐时间过长主要来自于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因素。

身体、心灵与自然的融通——王阳明心学主体性的结构 下载:44 浏览:392

张新国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主体性是人在其伦理行动中所展现出的自主的、能动的与合目的性的地位与特性的综合性范畴。儒学以其治世的文化特质而对主体性思想揭橥甚深。宋明理学继承了先秦儒学在阐扬主体性时的"身"与"心"两个维度。相对于程朱理学较为注重人的行动的理据和根由,阳明心学则既注重美德所从出的人的内在良知即"心灵",同时也颇为注重人的道德行动展开的直接现实性基础即"身体";在本体论上则显示为,自觉在气论中展开其心学演绎,建构一种即主体即本体、既重价值型塑又重现实关怀的道德哲学新形态。

健身街舞对不同体重中学生运动体适能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05

李馨怡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为了分析健身街舞对提高不同体重中学生运动体适能是否有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组的运动体适能的前测值均无显著差异,实验后两组的体脂肪百分比皆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动态平衡能力、爆发能力、敏捷能力和速度能力皆有明显进步。结果表明健身街舞能有效改善身体组成,并有助于提升运动体适能。

幼儿体育运动干预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 下载:97 浏览:480

赵茜 李凤新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质强弱的一种外在表现。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保证幼儿能在一个多元的、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最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幼儿出现免疫力低下和肥胖的问题。基于上述现象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主要研究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对幼儿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性的影响研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