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菊苣与葛根、金银花、蒲公英相互配伍后糖类成分变化研究 下载:68 浏览:464

王斌 张腾霄 孙红梅 王双侠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6期

摘要:
研究比较了菊苣、葛根、金银花、蒲公英配伍前后糖类成分的变化规律,为开发上述4种食药同源药物的保健品提供理论支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配伍前菊苣中总糖、多糖含量最高,蒲公英中总糖含量最低,葛根中多糖含量最低;配伍后葛根与金银花中总糖含量最高,蒲公英与金银花中总糖含量最低;配伍后葛根与菊苣中多糖含量最高,葛根与金银花、葛根与蒲公英中多糖含量最低。通过对配伍后糖类物质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配伍后各样品中总糖、多糖、可溶性多糖含量实测值明显高出理论值,各样品中还原糖含量实测值低于理论值。研究所采用测定总糖、还原糖、多糖的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金银花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39 浏览:227

杨娟 于晓涛 郭丽娜 王单单 吴作敏 王瑞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金银花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20%和类药性(DL)≥0.1为条件筛选金银花活性成分。并采用Cytoscape3.7软件构建金银花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图。利用TTD数据库以"Anti-inflammatory"为关键词搜索抗炎靶点,再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抗炎相关靶点之间的PPI网络图,并将其与活性成分-预测靶点融合,获得金银花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金银花抗炎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金银花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获得金银花中具有类药性、口服吸收良好的40个成分,包括槲皮素、芹黄素、山柰酚等。其中抗炎成分主要有金圣草(黄)素、山柰酚、槲皮素、毛地黄黄酮等。金银花抗炎作用的主要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选择素(SELE)、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erbb-2(ERBB2)等。其中金圣草(黄)素、5-羟基-7-甲氧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铬酮、2-(3,4-二甲氧基苯基)-5-羟基-7-甲氧基-铬酮、麦黄酮主要作用于MAPK14;山柰酚、槲皮素作用于SELE;毛地黄黄酮、槲皮素作用于EGFR和ERBB2。KEGG分析得到与金银花抗炎作用有关的通路18条,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MAPK14、EGFR、ERBB2、SELE等靶点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炎症反应的启动等,最终发挥抗炎作用。

金银花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116 浏览:1129

朱文亮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金银花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1-2023.1收治的68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金银花口服液治疗)与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比较2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结果: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实行金银花口服液治疗,能有效缩短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治疗效果更理想,可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