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刑事专家辅助人向专家证人的角色转变 下载:21 浏览:187

张保生1 董帅2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中国的刑事专家辅助人具有既类似于律师又类似于鉴定人、证人的多重属性;围绕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性质,也形成了质证方式说、鉴定意见说、证人证言说等多种观点。角色定位上的混乱,不仅造成了独具特色的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的双轨制,而且常常使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法庭采信陷入困境。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专家辅助人的新近规定看,专家辅助人的角色呈现出向专家证人转变的趋势。这种转变的核心要求,一是实现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平等,专家辅助人意见和鉴定意见在专家证言意义上的证据效力平等;二是使专家辅助人回归专家证人本色,将强加给专家辅助人的不合理的质证职责交还给律师、检察官;三是提高律师、检察官熟练运用交叉询问规则、对科学证据进行质证的能力,充分发挥法官的科学证据"守门人"作用,以适应事实认定科学化的需要。

专家参与刑事司法的多元功能及其体系化 下载:47 浏览:283

陈如超1,2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专家参与我国刑事司法的制度功能变得开放而多元。专家制度功能的多元化,根源于刑事司法的三重逻辑:弥合法律人与专家之间知识鸿沟的"认知逻辑";落实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权力逻辑";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实现控辩平等的"权利逻辑"。从结构主义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当前,刑事专家制度存在明显的体系化缺陷,主要表现为专家制度过度权力化、专家制度功能尚未结构化、专家制度不够规范化。改进刑事专家制度,应当采取体系化路径:首先,将多元专家参与模式调整为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二元专家模式;其次,彰显专家制度的"权利逻辑",矫正过度权力化倾向;最后,构建系统化的专家制度,为专家服务刑事司法创造制度条件。

司法鉴定人准入制度研究 下载:111 浏览:1509

钟思佳 《法学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的法治不断发展,司法鉴定行业逐渐成为了司法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鉴定意见作为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作出鉴定意见的司法鉴定人的专业知识、执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直接地决定了鉴定意见作为科学证据的法律效力,司法鉴定人的能力和素养如何,对整个司法鉴定行业发展的情况的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对司法鉴定人的准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样从源头上保证了鉴定意见的质量和证据效力,从而保证司法的公正。当前我国法律对司法鉴定人的准入方面有相应的规定,但随着其在诉讼中的实践越来越多,暴露出了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从司法鉴定行业的源头即司法鉴定人的准入进行思考,来保证司法鉴定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法治建设视角下的司法鉴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下载:117 浏览:1594

郭怡均 《法学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本研究从法治建设出发,就司法鉴定行业监管不足、资质审核宽松和人员水平不一等问题提出策略。首先建议加强监管与执法,完善监管体系和严格资质审核,确保从业人员专业与合法。其次,强调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包括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人员培训,提高鉴定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出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促进司法机关与行业协作。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也对司法鉴定制度和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