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预后特征相关性分析 下载:56 浏览:393

曹端荣 龚静青 金玲 邓铤明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CSC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BMI)、文化水平、病程以及FFA检查结果(渗漏类型、面积和分布情况),规律治疗6个月复查视力和FFA,统计患者预后及病情转归。分析CS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与FFA诊断类型的相关性。结果各因素中年龄、病程、渗漏类型、渗漏位置和渗漏面积可影响CSC预后,各因素不同组别预后不良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2、7.61、15.77、20.46和14.72,P均<0.05);而性别、BMI、病眼数量和分布、文化水平不影响CSC预后,各因素不同组别预后不良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02、2.89和1.27,P均>0.05)。对年龄、病程、渗漏类型、渗漏位置和渗漏面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病程>12个月,墨渍样、多病灶渗漏类型,渗漏面积>1/3 PD,渗漏位置靠近黄斑区域是CS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影响CSC预后的危险因素中,病程、渗漏类型、渗漏位置和渗漏面积与预后不良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而年龄与预后不良无明显线性关系(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CSC患者预后,FFA诊断类型与CSC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渗漏类型、面积和位置与CSC预后不良呈线性相关关系,在临床上可作为预测CSC预后的指标。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WBC与早期预后不良的关系研究 下载:77 浏览:501

​刘仲仲1 蔺文娟2 逯青丽1 王静1 刘佩1 刘燕1 常乔乔1 蔺雪梅1 王芳1 史亚玲1 王清1 刘国正1 吴松笛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入院WBC与早期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纳入西安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连续入院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90 d预后不良的随访,比较分析入院WBC四分组后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mRS评估预后不良。分别将WBC按照连续性变量和四分组变量(Q1~Q4)处理,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入院WBC与早期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研究最终纳入AIS患者共计2 196例,平均年龄(63.8±12.2)岁,其中男1 372例(62.5%),女824例(37.5%)。90 d随访发现,入院WBC在Q4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较高(Q4组19.09%vs. Q3组12.83%、Q2组10.27%、Q1组1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WBC水平升高是AIS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95%CI:1.03~1.15,P=0.003);与Q1组相比,入院WBC水平位于Q4组时90 d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OR=1.69,95%CI:1.14~2.5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WBC是AIS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指标对于AIS早期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