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乌托邦理解的流变 下载:39 浏览:234

王闯闯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20世纪以来,乌托邦研究在西方学界蔚为大观。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从整体上把握乌托邦研究的趋势。反观国内,对乌托邦的研究还很不足。长期以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语境下,用科学/空想的二元对立模式解释乌托邦成了人们的基本认知。譹訛有鉴于此,本文聚焦乌托邦研究的元问题——定义,试图从社会思想、人性倾向以及文学体裁三个维度整合现有观点,认为乌托邦研究正从两个方面转向历史。首先,乌托邦已从非历史的空想被理解为历史地推动变革的力量;其次,从历史语境出发,赋予乌托邦具体的、动态的、多元的特性,已成为学界共识。

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再思考 下载:63 浏览:455

侯振武1 杨耕2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交往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但不等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命题是对"生产力-交往形式"命题的深化。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交往内生于生产,生产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进行。个人的生产能力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形成社会生产力,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内在地包含着互动。当交往发展为世界交往时,社会形态发展中的派生形式和跨越现象就成为普遍现象,社会发展道路就形成多样性。哈贝马斯对精神交往及其语言、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但由于对劳动及其与互动之间的关系作了错误理解,因而他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批判从根本上说是"误批",其交往理论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存在与一:皮科·米兰多拉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一致性 下载:63 浏览:319

吴功青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柏拉图的复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成为人们讨论的核心问题。其中,斐奇诺站在新柏拉图主义的立场上,认为柏拉图哲学的最高本原是一,高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高本原存在,学习亚里士多德是学习柏拉图的基础准备。而皮科·米兰多拉则认为,在存在与一的问题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态度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本文试结合皮科《论存在与一》的文本,分析表明:他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调和,主要依据托马斯主义和基督教化的新柏拉图主义(以伪狄奥尼修斯为代表)。皮科的这一调和方案,虽然既不可能容于斐奇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也不可能容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但对于重新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对于构建他的古代神学、实现哲学的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范式的效力与边界——马尔库什与哈贝马斯的争论及其启示 下载:84 浏览:467

孙建茵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批判和反思经济决定论与教条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歪曲,"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思潮。其中,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尝试用"生产范式"来理解马克思的理论范式。围绕"生产范式"的理论重构成为这一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马尔库什与哈贝马斯曾就生产范式展开过一场公开的学术争论。马尔库什认为,哈贝马斯将劳动/生产和交往理解为不可还原的两种范式是对马克思的误解。哈贝马斯则在正面回应中再次强调了生产范式与实践哲学的不相容关系。双方争论的分析框架恰恰揭示出生产范式的理论效力与边界,并为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范式提供了契机。

马斯洛理论在河南窑洞村落适老化改造中的应用研究——以石门村为例 下载:24 浏览:246

李刘蓓1 于冰清2 常利武1 《中国城镇》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基于当前河南窑洞村落面临的问题,提出以适老化改造为驱动的乡村再生模式。在马斯洛理论的指导下,构建"需求分析"框架。以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石门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法,对留守老人的内在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乡村适老化改造方向。从路网梳理、景观提升、空间整合及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乡村整体层面的适老化改造设计。设计方案直观反映了研究思路的可行性,对河南窑洞乡村的保护及乡村适老化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哈贝马斯哲学思想对家校沟通行为的启示 下载:69 浏览:440

王春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摘要: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现代性哲学理论,包括厘清歪曲的理性型态、明确"理解"的重要作用、探讨什么是沟通能力等。这对于当前的家校沟通,尤其是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使用适切的措辞表达、营造和谐的交往关系、采取恰当的沟通策略、实施合宜的"差异"活动,以力促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四川省养老需求现状及趋势的调查研究 下载:23 浏览:748

付能荣 邱林利 陈晶晶 陈薇嘉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调查四川省45岁及以上人的养老需求和愿望,以应对“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攀升期” 的养老需求。方法:使用自制《老年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调查长期居住在四川省21个地市州,45岁及以上的人3021 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占老年50.6%,60岁以下占49.4%。结果: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需求度依次为:“尊重需求”(74.83%),“爱与归属需求”(54.83%,) “自我实现需求”(50.53%), “生理需求”(39.74%),“安全需求”(26.07%。)。普遍支持“抱团养老”和“共享农场”养老模式。 结论:45岁及以上人的养老需求内容符合普通人群的需求,但在各维度的需求度不同。对精神层面的需要更在乎 。 所以,应该配套有尊严、有爱和有成就感的养老政策和服务项目。

心理护理在老年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47 浏览:1580

李超 《心理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护理应用中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老年人进行研究,共50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分为参照组25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5例(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孤独感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为(89.96±5.05),参照组为(81.47±5.63),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应用心理护理,有效改善孤独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33 浏览:1571

马斯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当前不管是人们的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的生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由此因为彰显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其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之下,使人们对信息技术都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度,由此也说明了其的应用范围在进一步地拓宽。而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来实现技术的革新,环节的优化,工艺水平的提升,进而通过全方位的把控,来实现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基于此,本文以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其的应用现状,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相关的应用优化策略,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帮助性地参考。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军动机分析及现状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 下载:245 浏览:2686

杨鸿 邓贤慧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大学生作为优质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防力量的强弱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如今大学生的征兵率低、入伍动机功利化的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西藏大学学生的参军动机,从而发现大学生征兵中所存在的内在问题,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予相应的对策,以达到提高征兵率,帮助做好征兵工作的目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