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TMS320F28377D的微型舵机控制系统设计 下载:88 浏览:425

唐瑞敏 王洪生 杨茜 刘佳 陈子玮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利用TMS320F28377D双核CPU,实现了飞控和舵控集中在一个CPU,通过CPU1核与CPU2核之间内部信息共享区(IPC)实现信息交互,解决传统飞控计算机与舵控计算机需要通过外接通信接口实现通信的问题。舵系统采用片内AD采样设计,大大减少电源模块,其次实现了片内AD低电压状态下,舵反馈仍旧保持较高采样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论证该设计可靠性高,具有较强抗干扰性,工程价值较高,并能够实现舵系统微型化。

解淀粉芽孢杆菌Q426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81 浏览:472

师舷 刘佳璐 董极靓 吴亚多 权春善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分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TCS)的结构、功能和分布,为挖掘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物功能、开发其商业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由笔者实验室分离得到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Q426的TCS。[结果]Q426菌株所携带的HKs和RRs分别为42和40,其中成对的TCS(HK-RR)数为19,杂合的TCS(Hybrid)为1,而HKs和RRs分别为22和20,并对19对TCS中15对的生物学功能做出预测。[结论]Q426菌株的TCS涉及杆菌肽、羊毛硫抗生素和多种抗菌肽的合成,为深入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调控提供思路。

曲面接触设计——全钒液流电池性能优化研究 下载:77 浏览:488

周正 刘佳燚 陈光颖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3期

摘要:
全钒液流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集流板、电极、电解液以及离子交换膜4部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各种极化损失,包括欧姆极化、电化学反应活化极化以及浓差极化。其中欧姆极化分为2部分,一部分由本体电阻产生,另外一部分由不同导体之间接触界面电阻产生。本文通过文章分析了一种曲面集流板设计,改变集流板与电极的接触面形式,达到减小界面接触电阻、降低电池整体极化电压的目的。另外,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集流板与电极接触形式的改变引起电极内部反应分布的改变,从而影响反应活化极化的分布状况。

小曲率半径斜拉桥拉索与索导管的侧向空间分析 下载:47 浏览:4

马成涛1 王昕2 李从印1 刘佳琪3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为确保拉索在成桥后的减振装置安装施工便利,降低斜拉索与索导管之间的挤压风险,需要开展斜拉索与索导管的侧向空间分析。该分析基于空间索单元对斜拉桥的拉索进行精细化的数值模拟,迭代求解得到斜拉索在初始张拉力工况下的重力影响拉索线形,进而确定索梁交界位置索导管的空间角度。考虑小曲率半径斜拉桥的主梁预抛高及索塔竖向偏位和横向偏位对拉索和索导管侧向净距的影响,研究拉索与索导管的侧向挤压效应。

泵类设备主动浮筏隔振技术研究 下载:80 浏览:436

陈纠 蔡龙奇 刘佳 刘立志 黄伟 李毅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减振需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针对泵类设备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浮筏隔振、主动隔振等振动控制措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根据泵类设备振动控制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泵集中布置、浮筏隔振与主动隔振相结合的主被动混合减振技术——主动浮筏隔振技术,以隔离泵宽频振动幵抑制特征线谱。通过开展固有频率分析、减振效果分析等对主动浮筏隔振技术可行性迚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主动浮筏隔振减振效果良好。

长春市不同城市绿地类型绿化树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下载:51 浏览:353

冯博1 徐光花1 丁哲2 冯保新3 刘庚1 陈建军1 刘佳艺2 《林业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研究对长春市不同类型城市绿地进行了树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长春市公园绿地与道路绿地的乔木树种多样性相对较高,但道路绿地中的灌木与绿篱树种多样性相对较低,其原因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因此,在长春市城市绿地营造与建设中,应重视乔木、灌木与绿篱树种的合理配置,营造具有地带性植被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化景观,以提高城市森林群落的稳定性、适应性与抵抗生态风险能力,并维持城市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长春市主要城市绿化树种保存率与健康状况分析与评价 下载:55 浏览:361

徐光花1 冯博1 冯保新2 丁哲3 刘庚1 陈建军1 刘佳艺3 《林业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基于保存率与健康指数指标对长春市主要绿化树种的保存率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长春市主要绿化乔木树种中白桦、红皮云杉、黄檗、拧筋槭、樟子松等乔木树种的保存率与健康状况较差,榆叶梅与东北连翘等灌木树种的保存率与健康状况较差,在长春市城市绿化中要谨慎选用,注意管护。山皂荚、山楂、蒙古栎、日本落叶松、山杏等乔木树种的保存率与健康状况较好,适合作为长春市城市绿化主栽或配植乔木树种。多季玫瑰、红王子锦带和小叶女贞等灌木树种的保存率与健康指数较高,适合做为长春市城市绿化配植灌木树种。

长春市不同绿地类型绿化树种生长状况调查与评价 下载:57 浏览:362

冯博1 徐光花1 冯保新2 陈建军1 丁哲3 刘庚1 刘佳艺3 毛启超4 《林业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通过典型抽样法,按照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公共绿地3类对长春市不同绿地类型绿化树种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旱柳、垂柳、榆树、红皮云杉、黄花落叶松等乔木树种,榆叶梅、紫丁香、金银忍冬等灌木树种,金山绣线菊、东北连翘等绿篱树种在长春市城市绿地中生长状况较好,以上树种均为较适应长春本地环境特点,生态功能与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或外来引进树种。

长春市不同绿地类型绿化树种生长状况调查与评价 下载:59 浏览:362

冯博1 徐光花1 冯保新2 陈建军1 丁哲3 刘庚1 刘佳艺3 毛启超4 《林业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通过典型抽样法,按照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公共绿地3类对长春市不同绿地类型绿化树种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旱柳、垂柳、榆树、红皮云杉、黄花落叶松等乔木树种,榆叶梅、紫丁香、金银忍冬等灌木树种,金山绣线菊、东北连翘等绿篱树种在长春市城市绿地中生长状况较好,以上树种均为较适应长春本地环境特点,生态功能与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或外来引进树种。

一种提高认知无线Mesh网络性能的技术研究 下载:59 浏览:274

马晓鑫1 辛向青1 展先彪1 刘佳琪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近年来,数据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如何能在有限的频谱下传送更多的数据,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线认知Mesh网络的出现及发展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文中对无线感知技术中PCA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结合MATLAB对PCA算法进行了实际的仿真,最终得出了利用PCA算法的降维技术能有效解决数据量大带来的计算、处理、分类等难题,是提高无线认知Mesh网络性能的一个有力措施。

红河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下载:95 浏览:493

周秀美 刘佳 韩迁立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云南省红河州1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使用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红河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暴雨与降雨极值、降水量等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河州暴雨日数和年暴雨雨量自北向南增多,单点暴雨最多,占69%,主要出现在南部地区;红河州大部分站点20世纪80年代后期暴雨日数、站次数和暴雨量都有增多的趋势;红河州全年均有暴雨发生,1月、2月最少,6月、7月最多;年暴雨雨量存在着3~7 a、5~11 a、8~17 a的周期变化规律,各县市以3年左右的小周期最具有普遍性;暴雨极值大多出现在5~9月份,年暴雨量与年雨量的丰-枯变化趋势一致。

基于噪声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均方一致性 下载:76 浏览:481

邱丽 过榴晓 刘佳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拓扑结构为有向强连接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均方一致性问题.考虑到非线性系统中的个体在传递信息时受到噪声环境的干扰,提出一种新的延迟控制方案,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基于Lyapunov稳定性和Ito^积分方程理论,得到多智能体系统渐近趋于均方一致的充分条件.同时,得到相同的耦合强度下容许的最大延迟间隔,数值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水稻秧苗调理剂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82

段立华 刘佳蔚 梁喜龙 方淑梅 《农业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理想的秧苗素质对水稻后期的产量形成与品质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以垦粳7号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利用空白和商品调理剂双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的水稻秧苗调理剂对水稻秧苗生长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水稻秧苗调理剂,可降低株高,增加茎基宽、根条数、根长及根体积,改善生理代谢(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而强化秧苗素质。综合来看,处理4(5 g/L)的效果较好。

内蒙古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及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93 浏览:523

张建平1 张福金2 王振3 秦济4 哈斯1 刘佳5 《农业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马铃薯是内蒙古传统优势作物,随着20世纪90年代面积迅速增加、产业蓬勃发展,其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重。文章分析归纳了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病虫害不同时期的发生特点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种麻醉剂对马口鱼幼鱼麻醉效果研究 下载:17 浏览:240

周烨 骆小年 段友健 李姣 罗来幸 曾雪 刘佳欣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为减少马口鱼人工繁殖和运输过程中应激反应而导致的较高死亡率,通过使用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乙二醇苯醚对马口鱼[体质量(99.17±7.43)g]进行有效麻醉试验、深度麻醉后离水暴露试验、水温影响试验和镇静状态下模拟运输试验,研究其在最终麻醉状态及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试验结果显示:(12.0±0.5)℃,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使马口鱼在3min内麻醉,5min复苏的有效质量浓度为30~35mg/L,麻醉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各组(20~40mg/L)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经最适质量浓度35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深度麻醉的马口鱼,在空气暴露8min后,复苏率为100%。乙二醇苯醚使马口鱼在3min麻醉,5min复苏的有效剂量为0.30~0.38mL/L,麻醉效果随乙二醇苯醚有效剂量的升高而增强,各组(0.26~0.42mL/L)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经最适有效剂量0.34mL/L乙二醇苯醚深度麻醉的马口鱼,在空气暴露8 min后,复苏率为92%。2种麻醉剂的麻醉效果与水温密切相关,麻醉效果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鱼水质量比1∶20情况下,24h内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最佳运输质量浓度为7mg/L、乙二醇苯醚最佳运输剂量为0.10mL/L。本试验为马口鱼筛选了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结果可为提高马口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效率及运输存活率提供数据支持。

广泛性焦虑从胆论治理论探析 下载:33 浏览:233

张靓 刘佳 张宁 岳利峰 赵振海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广泛性焦虑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对于广泛性焦虑的治疗有其特有的优势,临床疗效确切。目前对于广泛性焦虑的认识主要以肝、心为主,而胆在本病病因病机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性却鲜有论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胆的功能失常在广泛性焦虑的发病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本文基于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从胆与肝、胆与心、胆调五志、胆司勇怯四个角度出发,论述胆与情志的生理关系、胆与广泛性焦虑的病因病机及从胆论治广泛性焦虑的治则治法。通过探究胆与情志调节的生理病理联系,阐述从胆论治广泛性焦虑的理论基础,以期能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328

李静1 刘佳亮1 曹学彬1 王福辰1 李君华1 郑龙华1 郭治诚1 孙路平1 石林2 《中国水产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为研究光照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生长、摄食和免疫特征的影响,试验以不同品系刺参包括白刺参、青刺参、紫刺参(体质量均为5.3g左右)为对象,设4个光照处理组(5~10、25~50、1000、20 000lx)和1个黑暗对照组(0lx),每组设4个平行,养殖水温为14~16℃,进行为期90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能够显著影响刺参体质量特定生长率(P<0.05),强光或全黑均不利于刺参生长,前者影响尤为明显;当光照强度为5~10lx时,即白刺参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最为明显的光照强度条件下,白刺参体内淀粉酶活力明显高于青、紫刺参;不同光照强度对青紫刺参蛋白酶活性影响基本与特定生长率一致,即在光照强度为25~50lx时,青、紫刺参特定生长率最高,蛋白酶活性也最高;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系刺参肠道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作用基本一致,青刺参和紫刺参两种磷酸酶活力在25~50lx光照强度时最大,而白刺参在5~10lx时酶活力最大;在不同光照强度下,3个品系刺参体腔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有一定差异,其中在全黑条件下白刺参SOD活性最高。研究表明,3个品系刺参在5~50lx光照强度下生长性能最优。

社会养老服务中多元利益主体行为演化博弈研究 下载:60 浏览:366

方永恒 刘佳敏 《老龄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路径之一。基于动态演化博弈视角,构建不同初始意愿状态下政府、养老服务机构及老年人三方主体的稳定策略仿真模型,对比分析策略概率选择对主体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选择提供社会养老服务的支持意愿始终稳定,养老服务机构在政府支持前提下选择合作意愿,而老年人在初期接受社会养老服务的意愿较弱,甚至态度消极;主体间受彼此稳定策略选择的影响程度不同,政府的支持行为会增强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意愿,养老服务机构相比政府更能影响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态度。

刺参速生耐高温品系生长性能及高温期摄食性能分析 下载:79 浏览:498

曹学彬1 王福辰1 刘佳亮1 李静1 王俊杰1 李君华1 张志伟1 刘石林2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为分析定向选育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速生耐高温品系的生长性能和高温期摄食性能,对该品系刺参第四世代(G4)、第三世代(G3)及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对照)4—30月龄的生长指标进行连续和定期测定,并对26~30月龄刺参高温期排粪个体数量比例及粪便相对质量(RFM)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组刺参体质量增长分化时间点出现在13~14月龄时期,G4、G3两组刺参的体质量峰值和终末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4组体质量峰值和终末值高于G3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016年6—10月(14~18月龄)和2017年4—8月(24~28月龄)两个高温时期内,G4与G3两组刺参的增重率(W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G4与G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排粪个体数量比例和RFM均随水温升高显著降低(P<0.05),同温度下G4>G3>对照;排粪个体数量比例仅在水温上升期升至26.4℃和水温下降期降至23.8℃时差异显著(P<0.05);RFM在各取样水温下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当RFM取值为0.001~0.020,G4、G3组对应水温值比对照组高出0.30~2.48℃,RFM取值为0.010时,G4、G3组水温分别为26.39、26.09℃,对照组水温为23.91℃,表明水温因素限制选育品系刺参摄食活动的影响有所降低。研究表明,经累代定向选育的速生耐高温刺参品系比普通刺参生长增重更快,高温期摄食性能更具优势。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党参增强免疫功能机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492

陈冬梅1 蒙洁1 刘佳佳1 赵翊2 王晶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党参增强免疫功能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找党参的活性成分及与活性成分相关的潜在靶点,并采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党参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NCBI网站下Gene数据库中以"immunosuppression"为关键词搜索免疫抑制靶点,使用装载ReactomeFIViz插件的Cytoscape3.6.1软件构建免疫抑制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将其与党参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融合,获得党参活性成分的免疫作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党参免疫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党参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党参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靶点有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录因子p65(RELA),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等。其中木樨草素,芹菜素,棕榈酸甲酯,棕榈酸,白术内酯III主要作用于TNF;芹菜素,月桂酸,辣椒素,木樨草素,棕榈酸甲酯主要作用于RELA;木樨草素,棕榈酸甲酯,棕榈酸主要作用于IL-10;月桂酸,木樨草素,棕榈酸甲酯主要作用于IL-6;芹菜素,木樨草素主要作用于IL-2。KEGG分析得到与党参免疫作用有关的通路16条,主要涉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党参中的免疫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TNF、RELA、IL10、IL6等靶点,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