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Engineer Base的常规盘图符模板设计 下载:56 浏览:406

李颖1 刘娜1 宿俊海2 刘颖1 《中国仪器》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工程设计的数字化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Enginner Base平台介绍了常规盘图符模板设计流程和方法,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图符样式与供货商的供货能力相匹配以及功能的可实现性,并通过项目的验证表明,该模板能够合理地体现设备的信息。

国产先进压水堆核电厂通用调试导则的设计方法 下载:22 浏览:393

尚臣1 田齐伟1 毛欢2 刘勇1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7期

摘要:
通用调试导则作为核电厂调试的基础性技术指导文件之一,其作用是针对核电厂中同类型设备、部件或某种给定类型试验给出通用试验方法。基于国内外核电厂调试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分析国产先进压水堆核电厂的设计特点和调试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了一种国产先进压水堆核电厂通用调试导则文件的设计方法。通过核电厂主要设备和功能梳理、导则试验项目筛选、标准化分析等关键步骤,同时结合国产二代压水堆核电厂调试经验,设计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国产先进压水堆核电厂通用调试导则文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种新的文件分类和编码形式,降低文件被错误使用和引用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调试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满足文件的使用、管理和归档要求。

截断总体最小二乘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数值研究 下载:65 浏览:298

刘蕴1 刘新建1 李红2 方晟2 毛亚蔚1 曲静原2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放射性释放源项是核事故应急与事故后果评价的基础。核事故源项反演方法利用事故期间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估计事故释放源项。由于其不依赖电厂状态参数,在福岛核事故后被广泛重视。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模型(VAR)对释放源项的求解为全局最优,但受大气扩散模型误差的影响较大。为降低大气扩散模型误差对源项估计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截断总体最小二乘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数值计算模型(TTLS-VAR)。该模型可对扩散模型算子与监测向量进行修正,以提高源项反演的准确性。基于风洞实验数据对TTLS-VAR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TTLS-VAR模型对释放源项估计结果的准确性较VAR模型有所提高。

狭小空间新旧结合承台托换施工技术 下载:62 浏览:402

朱文秀1 姜爽2 刘丽2 田松伟2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提出人工挖孔灌注桩联合新建承台的基础托换方案。在新建承台施工中,确定了预先固定泵管及水平与竖向联合振捣的狭小空间混凝土浇筑工艺。对新旧承台的结合部位,采取承台间预留后压浆层,后期压入水泥基灌缝剂浆体的做法,使新旧承台结合紧密。

压水堆核电厂新概念堆芯捕集器设计研究 下载:80 浏览:229

韩旭1,2 荆春宁1 朱晨1 王一光2 李军3 元一单1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总结了未来堆芯捕集器的设计目标,提出分组捕集(CGC)、强制铺展(WCC)及引流冷却(CCC)3种新概念堆芯捕集器方案。梳理了欧洲先进压水堆(EPR)及俄罗斯水-水高能反应堆(WWER)2种典型堆芯捕集器的技术特点,并对3种新方案的性能倾向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新方案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基于G格式的保护逻辑可视化展示系统方案设计 下载:18 浏览:178

王旭东1 王雷涛2 《电气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继电保护动作行为评价中存在的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格式的保护逻辑可视化展示系统实现方案。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表达图形的方法,提出了基于G格式的保护逻辑可视化展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其次,通过分析基于G格式的保护装置总体设计方案,研究了保护装置中实现基于G格式的保护逻辑图抽象的方法,以及在综合应用服务器中实现可视化展示和回放的步骤;最后,对所提方案可视化展示与回放效果进行了示例展示。展示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以时间为线索,清晰再现保护装置故障过程中各保护功能元件的动作逻辑和顺序,提高发现保护装置隐形故障的效率。

核电站污染废金属的再循环利用路线图研究 下载:84 浏览:890

杨晓卿1 任丽丽2 姚振宇3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10期

摘要:
核电站运行和大修期间,积累了大量放射性污染废金属,其中大部分废金属可以回收后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废物减容,而且符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本文通过废金属预处理、熔炼技术及设备、再利用产品形式及制造技术,分析了国内废金属熔炼再循环利用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放射性废金属熔炼再循环利用路线图。

核电项目批量化建设下的安调备件采购管理 下载:86 浏览:946

田宜1 钟滔2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重点研究在考虑核安全监管的提前,考虑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充分调研核电公司在核电项目建造过程中安装调试备品备件采购领域的管理流程、运作方法及典型问题,提出批量化建设核电项目时安装调试备件采用联合采购及储备的优化管理措施。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36 浏览:328

唐文冠1 韦国靖2 朱翠3 《传感器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改革后,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带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运用进行探究,以揭示其在提高效率、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潜力和价值。同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中,论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相关技术的进展和挑战,以及智能化技术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和优势。最后提出未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核电厂用紧凑换热器设计及强度校核 下载:189 浏览:2033

张后龙1 王晓和1 张义光2 《核工业与技术》 2022年11期

摘要:
为了解决热交换器的能效问题,以某核动力厂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为原型,设计一种印刷电路板型紧凑式换热器,根据加工制造和设计经验初步确定换热板片尺寸,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换热板片进行强度校核,校核结果表明换热板强度合格,再对加工后的设备进行耐压试验,进一步证明所设计的换热器强度合格,产品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浅析方家山核电技术改造总包模式质量管理 下载:196 浏览:1986

刘鹏飞1 周勇2 《核工业与技术》 2022年10期

摘要:
对方家山核电技术改造总包模式实施过程质量管理控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此次总包项目质量管理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为后续技术改造完善总包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华龙一号首堆核电项目DCS采购管理若干良好实践总结 下载:189 浏览:1964

吴德波1 刘艳丽1 张易牧2 《核工业与技术》 2022年7期

摘要:
文章介绍了DCS合同执行工作的特点、难点,以及其在华龙一号首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出华龙一号DCS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干良好实践及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全周期合同执行工作以风险为抓手,组建专项组,形成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充分发挥EP(设计及采购)协调的优势,做好DCS提资链管理,并形成方法论;采用主动沟通、保守决策的原则来配合核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党建融合业务,高度统一认识,形成大团队合作的格局,协调解决复杂的跨单位接口问题等,为后续核电项目DCS采购工作提供参考。

AP1000核电站设备模块制造技术及问题探讨 下载:189 浏览:1901

刘鹏飞1 周勇2 《核工业与技术》 2022年3期

摘要:
针对浙江三门核电项目施工特点,文章对AP1000设备模块的制造进行了分析,并对制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核燃料包壳氢化物再取向研究综述 下载:174 浏览:1912

刘臣伟1 陈涛2 《国际科技论坛》 2023年10期

摘要:
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核燃料包壳锆合金的吸氢、氢化物的析出与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对锆合金包壳氢化物再取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讨论。热梯度的存在导致较冷区氢浓度的升高并优先析出氢化物;氢化物在应力集中的地方优先析出,并会在环向应力达到应力阈值后产生再取向;热循环过程会导致氢化物的再取向;高温预处理会降低氢化物产生再取向的应力阈值;随着氢含量的增加,包壳中氢化物再取向程度先增加后减小;包壳中产生的氢化物泡会对环向氢化物产生约束作用,强化径向氢化物的生长。通过对氢化物再取向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高燃耗乏燃料组件的氢化物再取向科研试验和贮运相关的工程项目提供有效的试验指导、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308 浏览:1752

刁新海1 时璐2 《中国机械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融入制造业中,让传统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让机械制造行业工作和生产效率逐步提升,向着绿色生态化方向发展。因此,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